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术后儿童角膜地形图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行激光光凝术后的ROP儿童25例(50眼)为ROP组,同时收集年龄匹配的足月儿童23例(46眼)为对照组。2组儿童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分析时转换为LogMAR视力。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2组儿童的各种角膜参数: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角膜曲率的最大值(K1)和最小值(K2)、平均角膜曲率(Avg);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的陡峭半径(rs)、平坦半径(rf)、非球面参数(e)。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ROP组儿童BCVA(LogMAR) (0.24±0.25)较对照组儿童(0.07±0.10)差,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P=0.003)。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屈光力均比对照组儿童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1(角膜前表面3、5、7 mm,角膜后表面3、5、7 mm):t=3.139、3.050、2.710,-4.216、-3.821、-2.474;K2:t=2.816、2.688、2.286,-4.252、-3.883、-3.178;Avg:t=3.190、3.041、2.649,-4.848、-4.271、-3.121。均P<0.05]。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形态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f(角膜前表面6、8 mm,角膜后表面6、8 mm):t=3.395、3.354,-4.427、-4.613;rs:t=2.928、2.807,-4.055、-4.175;e:t=3.437、3.991,2.268、4.355,均P<0.05]。结论: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是研究ROP激光光凝术后全角膜发育方面的有利工具。ROP激光光凝术后早产儿儿童与足月产儿童相比,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的屈光力更大,BCVA更差,在视觉发育过程中更易发生屈光不正等视功能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调节人小梁网细胞功能的可能通路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分别将SIRT1过表达慢病毒(SIRT1过表达组)和对照慢病毒(空载体对照组)按照最佳感染复数转染人小梁网细胞系,提取两组样本的总RNA进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芯片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芯片差异性lncRNA进行分析,并用实时定量PCR法对筛选的差异性lncRNA进行验证。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lncRNA表达谱显示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SIRT1过表达组人小梁网细胞有636个lncRNA上调和2 246个lncRNA下调(差异倍数绝对值>2,均P<0.05)。基因本体分析显示SIRT1对人小梁网细胞外基质、细胞代谢、增殖、凋亡等有调节作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生物学通路分析显示差异性lncRNA涉及19个信号通路,主要包括Notch信号通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通道的炎性反应介质调节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的相互作用等。结论SIRT1能通过调节Notch、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等多个信号通路的lncRNA影响小梁网细胞的功能。(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15-22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生态学研究。收集深圳市眼科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2018年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逐日就诊资料(包括就诊日期、性别、年龄等)及同期大气污染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SO2、NO2、CO和O3)及气象(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正态分布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相关关系,非正态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使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PM2.5浓度与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纳入的过敏性结膜炎儿童16 133人次,年龄2个月至18岁,男性和女性占比分别为49.3%和50.7%。2018年深圳市日均大气PM2.5浓度为22(15,31)μg/m3。大气PM2.5浓度与过敏性结膜炎就诊量的相关系数为0.150(P=0.004)。单污染物模型显示,大气PM2.5浓度对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在滞后第3天效应最强(相对危险度为1.111,95%可信区间为1.071~1.152),大气PM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增加11.112%(95%可信区间为7.011%~15.212%)。多污染物模型显示,引入NO2、O3、CO后,大气PM2.5浓度对过敏性结膜炎就诊效应强度有所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大气PM2.5浓度与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就诊量呈正相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0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