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道不适的影响。方法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07例TAA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3例,女32例,男21例;年龄范围为50~65岁,年龄(58.85±3.12)岁,采用普通面罩式雾化器吸氧方式;观察组54例,女30例,男24例;年龄范围为49~66岁,年龄(59.01±3.15)岁,给予HHFNC。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水平、呼吸道不适症状、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为(90.26±6.62)mmHg(1 mmHg=0.133 kPa)、氧合指数为(312.24±12.52)mmHg,较对照组[分别为(86.28±6.98)mmHg、(280.24±15.28)mmHg]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33.26±1.26)mmHg,较对照组[(34.25±1.98)mmHg]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24 h、48 h后口腔鼻腔干燥评分为(4.25±1.23)分、(2.26±0.62)分,咽喉疼痛评分为(5.33±0.26)分、(2.26±0.32)分,较对照组[分别为(5.36±1.21)分、(3.28±0.98)分,(6.29±0.29)分、(3.25±0.38)分]低,Kolcaba舒适状况评分为(60.25±6.36)分、(82.65±3.26)分,较对照组[分别为(56.02±6.28)分、(75.25±2.98)分]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9.26%(5/54)、二次插管发生率7.41%(4/54),均较对照组[分别为24.53%(13/53)、22.64%(12/53)]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HHFNC可调节TAA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血气水平,改善呼吸道不适症状,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2型巨噬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HNSCC)多原发癌患者中的浸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及发掘M2型巨噬细胞在多原发癌患者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502例HNSCC患者的癌组织与44例癌旁组织样本RNA表达谱数据,使用R包及R软件v4.0.3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筛选1998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随访并确诊为HNSCC多原发癌的患者4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筛选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随访为单发的牙龈癌患者4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景切片分析CD16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表达特点,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低表达组,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高表达。采用χ²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单发牙龈癌患者与HNSCC多原发癌患者 CD163阳性计数和(或)浸润深度与发病次数间差异及关联。多原发癌及单发牙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RNAseq数据结果提示,巨噬细胞浸润在HNSCC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增加(P<0.001)。多原发癌患者原发肿瘤的CD163阳性细胞数[90.9%(40/44)]显著高于单发牙龈癌患者[61.0%(25/41)](P=0.001),且CD163阳性细胞计数与发病次数呈正相关(r=0.368,P=0.001)。CD163原发肿瘤阳性细胞数与浸润深度比值与发病次数也呈正相关(r=0.331,P=0.03)。44例多原发癌患者以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Tis~T2期以及N0期HNSCC为主,多原发次数自第2至第8次不等。同时癌发病比例随多原发次数增加而增大。原发癌发病部位以舌、牙龈、颊为主,随着多原发次数增加,发病部位牙龈、颊及腭部占比增高。结论M2型巨噬细胞数和(或)结合浸润深度与多原发癌发生次数相关,可能成为临床鉴别单发与多原发癌患者的指标。对发生于头颈部(舌、牙龈、颊部为主)的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的早期HNSCC患者,应加强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