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择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参与研究,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策略。方法 研究时间:2022年3月—2023年3月,择此期间于本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6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了解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护理方案的拟定。结果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即年龄>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以及深静脉置管,其他指标未见明显性差异。结论 通过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即年龄>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以及深静脉置管,基于此,院内应加强预防干预手段,完善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流程,加强护理工作监护力度、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并优化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以促进患者机体恢复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智力障碍家系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及产前诊断。方法家系3代17人,4例男性罹患智力障碍,2019年10月先证者之姐于孕8周时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要求遗传咨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先证者(Ⅱ-9,男)及父母基因编码序列,筛选候选致病变异,运用Sanger测序进行候选变异与表型共分离分析。采用同源重组构建候选变异表达载体,进行体外剪接实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A克隆和Sanger测序分析候选致病变异对剪接的影响。明确智力障碍的遗传学病因后,采用goldeneyeTM20A基因分型系统和Sanger测序为先证者之姐(Ⅱ-7)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DLG3基因c.1302G>A(p. S434S)半合子同义变异,该变异与家系内患者表型共分离,先证者之母(Ⅰ-1)为该变异杂合携带者。体外剪接实验结果显示c.1302G>A变异明显影响RNA的正常剪接,88.24%的转录本剪接异常,导致阅读框移码,蛋白功能受损。产前诊断胎儿(Ⅲ-7)羊水未检测到该变异,男胎活产,现1岁6月龄,精神行为发育未见异常,继续随访中。结论DLG3基因c.1302G>A同义变异是导致该家系X连锁智力障碍的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 测定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 根据CLSI2010年版标准,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结果 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 95.0%、 65.0%、 75.0%、 40.0%、 65.0%和 100.0%、 95.0%、 95.0%、 20.0%、 80.0%。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 1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杆菌的MIC50分别为 0.13、 2、 8、 12、 4mg/L和 0.13、 1、 6、 8、 3mg/L, MIC90分别为 3.65、 256、 64、 64、 128mg/L和 0.13、 14、 16、 64、 64 mg/L。 结论 美罗培南对肺炎克雷伯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他啶的敏感率较低,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将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本院 9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总结护理安全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方法。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发现,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涵盖窒息( 3.33%, 3/90)、药液渗漏( 5.56%, 5/90)、意外脱管( 6.67%, 6/90)、皮肤损伤( 16.67%, 15/90)、跌倒( 1.11%, 1/90)、查对不严格( 4.44%, 4/90),发生率最高的就是皮肤损伤。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会遇到诸多护理安全危险,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只有结合相关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方法,才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与参照组均为30例。将常规护理模式应用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中,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的情绪状况相比而言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重度小耳畸形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对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将符合先天性小耳畸形伴或不伴有其他畸形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了有明确染色体综合征的患者。对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和围孕期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运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模型评估。结果共纳入593例患儿,其中男456例(76.9%),女137例(23.1%),年龄(11.4±4.1)岁,右侧329例(55.5%),左侧217例(36.6%),双侧47例(7.9%)。其中家族性病例16例,其余患者均为散发。593例中392例(66.1%)合并多发畸形。危险因素方面,母亲妊娠初期患病史(OR=2.205,95%CI:1.020~4.020)、父亲饮酒史(OR=2.221,95%CI:1.329~3.677)是重度小耳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亲此胎生育年龄在26~30岁(OR=0.507,95%CI:0.281~0.913)、31~35岁(OR=0.258,95%CI:0.125~0.531)、父亲居住于平原地区(OR=0.512,95%CI:0.288~0.913)可能是保护因素。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列线图后,其C指数=0.703(95%CI:0.646~0.760);内部验证的校准曲线显示与标准曲线贴合良好;模型通过了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4.512,P=0.808);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好发于男性,右侧及散发病例多见,且常合并其他畸形。基于父母围孕期多种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重度小耳畸形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构建乳腺癌术后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方案,并验证其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循证护理方法从文献中提取最佳证据,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以知识行为模型(knowledge to action model,KTA)为指导制定乳腺癌术后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实践方案,评价应用方案后的护士执行率及患者依从率。选取2017年7—12月方案应用前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6—11月方案应用后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达标率。结果共提取出8条最佳证据用于构建方案,方案应用6个月中,护士执行率为94.6%,患者依从率为91.1%。方案应用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前屈活动度达标51例,外展活动度达标49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83,6.766;P<0.05)。结论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方案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应用效果较好,护士执行率和患者依从率高,可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肾苓芪合剂从炎症因子方面治疗CGN的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湿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人。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肾苓芪合剂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8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减少明显(P<0.01),;治疗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苓芪合剂能显著改善CGN(脾肾气虚湿毒证)患者症状,显著减少患者蛋白尿。经益肾苓芪合剂治疗后,患者的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本方治疗CGN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IL-10水平,抑制血清IL-6、TNF-α合成与分泌,从而减少蛋白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个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6日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个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分析,筛选候选变异。随机选取50名健康个体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以排除基因位点多态性。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连锁分析确定致病变异的亲代来源。结果Trio-WES及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母亲均携带GNAS基因c.121C>G(p.His41Asp)变异,家系其余成员及健康对照人群均未发现相同变异,检索数据库未见收录。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判断为可能致病变异。结论GNAS基因c.121C>G(p.His41Asp)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丰富了GNAS基因的变异谱。
简介:摘要:慢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病因素,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约有2亿慢性高血压患者,约占全球慢性高血压总人数的1/5。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处于较低水平。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多种疾病和多重危险因素并存、合并用药种类多等特点。有研究显示,每增加1种慢性病,多重用药风险增加1.3倍。多重用药的老年患者存在用药间隔随意、使用方法错误等状况。本研究通过医院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团队,对其进行用药教育,开展药学服务,以期证实医院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慢病管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