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术前第腰椎平面骨骼肌指数(L3 skeletal muscle index, 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收治胃癌患者,基于术前腹部CT影像学数据,将第腰椎平面骨骼肌面积(cm2)除以身高平方(m2),得到归一化LSMI(cm2/m2)。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胃癌患者术前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胃癌患者132例,其中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9例,Ⅱ期患者36例,Ⅲ期患者57例。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胃癌患者LSMI与外周血红细胞计数(P<0.01)、血红蛋白(P<0.01)前白蛋白(P<0.01)呈正相关,与白细胞介素6(P=0.027)和C反应蛋白(P=0.014)呈负相关。结论LSMI可作为胃癌患者营养状况评定指标,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在胃癌患者中肌减少症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胃癌 肌减少症 营养指标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术前第腰椎平面骨骼肌指数(L3 skeletal muscle index, 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收治胃癌患者,基于术前腹部CT影像学数据,将第腰椎平面骨骼肌面积(cm2)除以身高平方(m2),得到归一化LSMI(cm2/m2)。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胃癌患者术前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胃癌患者132例,其中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9例,Ⅱ期患者36例,Ⅲ期患者57例。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胃癌患者LSMI与外周血红细胞计数(P<0.01)、血红蛋白(P<0.01)前白蛋白(P<0.01)呈正相关,与白细胞介素6(P=0.027)和C反应蛋白(P=0.014)呈负相关。结论LSMI可作为胃癌患者营养状况评定指标,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在胃癌患者中肌减少症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胃癌 肌减少症 营养指标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控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监护病房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住院 132 例开颅手术患者,对纳入研究患者病历进行查阅,统计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 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肺部感染患者年龄、吸烟史、既往史、气管切开、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均是颅脑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颅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指导临床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控对策,以达到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颅脑术后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信息系统对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查阅北京世纪坛医院病案系统,收集信息化管理前后所入住老年科/干部病区患者中出院诊断包含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肌间静脉血栓或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E)。分析患者基本资料,疾病转归,相关危险因素,VTE检出率和评估率。结果共纳入146例患者,呼吸科、心内科综合科高龄患者为主要患病人群,其中糖尿病、肿瘤、慢性心力衰竭为前位高危因素,以高危和极高危患者为主。使用信息化管理后老年患者入院VTE风险评估率较信息化管理前升高(93.22%和24.66%,P<0.05)。VTE抗凝规范诊治例率较信息化管理前有升高趋势(8.47%和5.48%,P>0.05)。与患者安全相关负性事件PEVTE全因死亡发生率较信息化前有下降趋势(3.39%和9.59%,P>0.05)和(5.08%和9.59%,P>0.05)。结论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可有效提高VTE风险评估率,有望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相关不良安全事件发生。

  • 标签: 信息系统 静脉血栓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全科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工作中所起到作用进行讨论。方法 早在2019年12月底开始,湖北省武汉市产生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蔓延。全科医生属于社区健康工作守门人,疫情期间在级综合医院首诊隔离点担当“排雷手”筛查甄别患者,以及在社区场所对病人开展不间断管理与服务,为家庭和个人开展综合性以及连续性医疗照顾预防服务、以及健康维持,可以及早发现疑似和感染病人,进行处理,对于传染源进行及时控制,切断传播途径。结果 全科医生担负首诊隔离点医疗任务和社区居家隔离常规慢性疾病病人治疗和随访工作,病人同时能够为病人提供用药指导,告知病人慢性病急性加重期间需要马上进行转诊,同时在疫情期间重视病人心理变化,为病人提供心理疏导。结论 在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疫情中存在不可或缺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全科医生 防控工作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开始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诊疗、防护、手术与康复带来全新挑战,疫情下均须做出相应调整。老年髋部骨折占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超过半数,为更好应对此次疫情,更加规范、有效地保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特制订本专家共识。本共识全面阐述COVID-19疫情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诊原则、处理策略医务人员相关防护措施,为规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诊疗和提升诊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 髋骨折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专家共识
  • 作者: 曹悦 陈俊锴 赵一姣 王勇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口内维扫描技术发展迅速,精度不断提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在单冠修复、单位固定桥以及单枚种植体上部修复方面,口内维扫描仪扫描精度可满足临床要求;但在跨度过大固定修复领域,其扫描精度仍存在不足。由于光学扫描原理局限,目前临床难以通过口内维扫描仪直接获取功能整塑后软组织形态,口内维扫描技术尚存在技术瓶颈。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常见口内维扫描仪对口腔软硬组织扫描精度,分析口内维扫描技术临床适用性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模型 精度 数字化印模技术 口内三维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比较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视网膜照相)、25G导光纤维非手术显微镜内置直立式术中相干光层析成像术(iOCT)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对术前无法窥清眼底病变患者进行实时眼底检查和诊断可行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183例(183只眼)白内障患者资料,所有术眼均为术前相关病史疑有眼底病变但无法窥入眼底。根据术中眼底检查方法分为4组:(1)视网膜照相组(49只眼);(2)导光纤维组(40只眼);(3)iOCT组(36只眼);(4)3种方法联合组(58只眼)。术后行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和(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查眼底,将术后与术中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各组术中诊断准确性。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χ²检验。结果所有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104例;年龄(69±10)岁。术中检查共发现有眼底病变者82只眼(阳性率为44.81%),术后检查共发现有眼底病变者93只眼(阳性率为50.82%)。视网膜照相组术中、术后检查发现有眼底病变者分别为19、26只眼,以术后检查结果为标准,术中检查灵敏度为73.08%(19/26);导光纤维组术中、术后检查发现有眼底病变者分别为18、20只眼,术中检查灵敏度为90.00%;iOCT组术中、术后发现有眼底病变者分别为20、22只眼,术中检查灵敏度为90.91%;3种方法联合组术中、术后检查结果一致,发现有眼底病变者均为25只眼,术中检查灵敏度为100.00%;4个组间术中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26,P<0.05),视网膜照相组低于3种方法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0,P<0.01),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检查发现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或黄斑严重水肿需要药物干预者共49只眼,经患者知情同意对其中41只眼术中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结论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用广域视网膜照相、25G导光纤维iOCT方法进行实时眼底病变检查和诊断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术前无法窥清眼底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3种方法联合应用灵敏度相对最高。(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50-856)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眼底 视网膜疾病 监测,手术中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对比研究
  • 作者: 朱玉佳 蒋博 孙玉春 赵一姣 王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广泛应用,通过维影像数据和光学扫描数据获取牙齿、牙列维信息用于临床诊断和分析,已成为数字化诊疗不可或缺环节。影像学数据与光学扫描数据在数据获取范围和数据精度方面各有特点,单一数据来源对牙齿牙颌信息表达均不够精确或完整。目前,口腔医学领域常通过对上述两种来源数据进行一体化处理,运用特定方法或算法构建兼具高精度牙冠信息和完整牙根信息维冠根整合模型,以满足口腔临床在正畸功能性诊断排牙、种植手术导板设计,以及各种牙体、牙周手术导板设计方面的需求。这种构建维冠根整合模型一体化处理方法是口腔医学临床研究关注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针对维冠根整合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回顾各种算法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情况,并分析评价这些算法技术特点,以期为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参考。

  • 标签: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光学扫描 三维冠根模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拉莫嗪合并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合并抑郁症临床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6 月至 20 19 年 6 月 本院儿科收治 60 例小儿癫痫合并抑郁症患儿当作研究对象 , 随机分成两组 , 参考组和实验组 , 参考组采用托吡酯治疗 , 实验组基于此联合拉莫嗪治疗 ,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考组 , 且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考组 , 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 P <0.0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差异 ( P >0.05 ), 无意义 。 结论 小儿癫痫合并抑郁症采用托吡酯联合拉莫嗪治疗 , 临床疗效突出 , 能够改善患儿抑郁症状 , 且具备良好安全性 。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 标签: 小儿癫痫 抑郁症 托吡酯 拉莫三嗪 安全性
  • 作者: 温奥楠 朱玉佳 郑盛文 萧宁 高梓翔 傅湘玲 王勇 赵一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一种高效、自动确定维数据颜面解剖标志点(简称标志点)方法,并对该方法定点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6至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牙体缺损或缺失男性患者(面部对称性良好)30例,年龄18~45岁;采集患者维颜面数据,基于普氏分析算法进行尺寸归一化和重叠对齐。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构建维人脸平均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处理构建维人脸模板,使用MeshLab 2020软件在其上确定32个标志点序号(10个中线标志点和22个双侧标志点)。选取2021年6至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诊下颌无偏斜和下颌轻度偏斜男性患者各5例,获取患者维颜面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基于维人脸模板及其标志点序号,借助MeshMonk非刚性配准算法程序自动确定测试数据32个标志点坐标,作为模板法定点数据。由同一名主治医师人工确定测试数据32个标志点位置,记录标志点坐标作为专家法定点数据。计算模板法与专家法标志点距离,作为定点误差,评价模板法定点效果。结果对于5例下颌无偏斜患者,模板法所有标志点定点误差为(1.65±1.19)mm,其中中线标志点定点误差为(1.19±0.45)mm,双侧标志点定点误差为(1.85±1.33)mm。对于5例下颌轻度偏斜患者,模板法所有标志点定点误差为(2.55±2.22)mm,其中中线标志点定点误差为(1.85±1.13)mm,双侧标志点定点误差为(2.87±2.45)mm。结论本项研究提出通过维人脸模板自动确定标志点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其对中线标志点定点效果优于双侧标志点,对下颌无偏斜患者标志点定点效果优于下颌轻度偏斜患者。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美学,牙科 面部 成像,三维 解剖标志点 三维人脸模板
  • 作者: 李琳琳 陈虎 李伟伟 王勇 周永胜 王永波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淄博 255086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口内扫描仪定量评估正常力咬合下后牙长轴角度变化量牙冠特征点相对位移量,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招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研究生志愿者15名(男性5名,女性10名,年龄22~30岁),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扫描获得张口状态上颌和下颌后牙表面数据(U1、L1)作为咬合前数据;嘱志愿者以正常力咬合,扫描后牙颊侧获得颊侧咬合数据,作为配准依据。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沿上下颌后牙表面数据牙冠龈缘近远中邻接触区绘制边界线,确定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第二磨牙牙冠长轴、质心近中功能尖顶点,分割上下颌后牙表面数据为单牙数据。通过单牙数据和颊侧咬合数据对应牙冠颊面共同区域,将单牙数据逐一配准至咬合数据,获得新上下颌后牙数据(U2、L2),作为咬合后数据。以第一磨牙为基准,测量第一磨牙与邻牙间牙冠长轴夹角质心距离,计算咬合前后变化量,以咬合后质心距离变小为负值,反之为正值。以第一磨牙牙冠表面为共同区域,分别将L1、U1配准至L2、U2,测量咬合前后第二前磨牙或第二磨牙牙冠长轴偏转角度、质心近中功能尖偏移量。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同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相同测量项目间差异以及上下颌同名牙相同测量项目间差异。结果同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相同测量项目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质心距离咬合前后变化量[-0.022(0.046) mm]显著大于上颌[-0.006(0.040) mm](P<0.05)。咬合前后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长轴偏转角度[0.913°(0.647°)]和第二磨牙质心偏移量[0.102(0.106) mm]分别显著大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0.590°(0.550°)和0.074(0.060)mm](P<0.05)。结论咬合前后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均可发生牙冠长轴偏转质心偏移,下颌变化量显著大于上颌。

  • 标签: 牙齿松动度 磨牙 双尖牙 牙尖交错位 口内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泄殖腔畸形术前个体化评估流程及其对手术方式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11月接诊31例泄殖腔畸形患儿临床数据,阐释在姑息根治术前进行首次二次评估中,通过B型超声、共同通道造影、磁共振内窥镜检查手段对泌尿、生殖系统伴发畸形、直肠盲端位置共同通道长度等重要信息分析临床意义,及其对泄殖腔畸形分型以及手术方式选择指导意义。本组全部为女童,首次就诊年龄(280.25±731.01)d,年龄范围0~9岁,中位数为25 d;随访终末患儿年龄(51.91±44.13)个月,范围在11~192个月,中位数41个月。结果本组确定共同通道小于1 cmⅠ型畸形患儿10例,大于1 cm小于3 cm低位畸形患儿14例,大于3 cm高位畸形患儿7例。Ⅰ型畸形患儿中,3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7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阴道后壁下移。低位畸形14例患儿全部采取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尿生殖窦整体下移术。高位畸形1例仅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未处理尿生殖窦;其余6例采取腹骶联合直肠阴道替代+肛门成形术。随访9个月至7年,平均38.46个月;31例患儿结肠造口均在术后3~6个月内关闭。1例患儿出现肛门狭窄,再次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2例患儿因肛门黏膜脱垂或肛周瘢痕形成再次手术;1例患儿因尿失禁行膀胱颈结扎尿流改道。结论在个体化首次、二次评估策略指导下,以共同通道造影、CT、MR内窥镜检查为主评估,可明确疾病分型并发畸形,有效指导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个体化医学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泄殖腔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旋髓内钉(PFNA)与传统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浙江中医学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68~96岁[(85.0±6.6)岁]。32例患者接受标准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骨水泥组),36例患者接受传统PFNA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尖顶距值、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2周12个月起立行走(TUG)试验时间、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6个月[(14.0±1.3)个月]。骨水泥组手术时间[(56.3±8.7)min]、术中出血量[(163.6±21.3)ml]、尖顶距值[(26.3±1.2)mm]、骨折愈合时间[(12.2±1.9)周]、术后12个月TUG试验时间[(20.6±3.1)s]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9.6±5.8)分]与传统组比较[(52.7±7.9)min、(154.8±22.6)ml、(26.8±1.3)mm、(12.5±2.0)周、(21.4±2.6)s(88.5±6.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尿路感染1例,术后谵妄2例),传统组为31%(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谵妄1例,螺旋刀片切击2例,螺旋刀片松动退钉3例)(P<0.05)。术后2周骨水泥组TUG试验时间[(81.4±10.2)s]显著短于传统组[(90.8±13.7)s](P<0.05)。结论与传统PFNA相比,标准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行走能力恢复。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髓内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态CT扫描探索声带麻痹患者喉部软组织维形态动态变化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嗓音科单侧声带麻痹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9~75岁)和健康受试者10名(男5名,女5名,年龄25~58岁),行喉部动态CT Cine电影序列扫描,获得受试者从吸气到发音过程中喉部运动10个动态序列影像,结合声门区面积和环状软骨位移动态变化将获得动态序列影像划分为吸气相和发音相、开相和闭相,分别测量各个相位声带长度、宽度、厚度和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声带维形态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从吸气到发音过程中,吸气相和发音闭相声带形态相对稳定,发音开相和开闭相变换时,声带形态变化明显,长度变长(1.19±0.10)mm,宽度变宽(2.19±0.17)mm,厚度变薄(2.66±0.56)mm,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变小(31.45±4.78)°。声带麻痹组与健康受试组比较,开相时,声带麻痹组患侧声带厚度比健康受试组薄(t=10.25,P<0.001),宽度较健康受试组大(t=5.25,P<0.001);闭相时,声带麻痹组患侧声带下方收敛角度较健康受试组大(t=4.41,P=0.001),健侧声带宽度比健康受试组大(t=2.54,P=0.026),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部动态CT扫描为吸气到发音过程中喉部软组织维形态动态变化客观定量测量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方法。吸气到发音过程中,失神经支配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声带下方收敛角度与声带厚度较健康受试组发生特征性动态变化。闭相时健侧声带宽度可用于评估其代偿功能。

  • 标签: 声带麻痹 动态CT Cine电影模式 声带下方收敛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腹泻患儿分别采取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联活菌散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腹泻患儿9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随机分组,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联活菌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腹泻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泻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好转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了双歧杆菌联活菌散治疗腹泻患儿,其腹泻控制时间缩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要优于蒙脱石散。

  • 标签: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 简介:摘要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异质性高,需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精准个体化治疗,从而实现最大获益。本文报道3例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1例接受阿帕他胺+亮丙瑞林治疗,1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例行放疗+阿比特龙治疗,随访结果显示3例均有不同程度受益。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非转移性 去势抵抗 个体化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作者: 柯怡芳 张耀鹏 陈俊锴 陈虎 王勇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几何特征对口内维扫描仪获取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数字印模精度影响,为临床应用口内维扫描仪算法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上颌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标准模型1个作为参考模型,其上植入6枚种植体替代体相应扫描杆(编号1~6号)。使用牙颌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模型,重复5次,获取扫描数据作为真值。设计并维打印制作几何特征实体,分别使用口内维扫描仪A(Trios 3)和B(Aoralscan 2)扫描添加几何特征前后上颌模型,获取扫描数据,各重复10次。扫描结果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5),分别测量1号扫描杆与其余扫描杆上平面中心点间线性距离,即D12、D13、D14、D15和D16。正确度为各口内维扫描仪测量值与真值相减绝对值;精密度为各口内维扫描仪测量值组内两两相减绝对值;数值越小,代表正确度或精密度越好。统计分析添加几何特征前后线性距离差异,评价添加几何特征与否对两款口内维扫描仪正确度与精密度影响。结果对于口内维扫描仪A,添加几何特征后D14、D15、D16正确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t=2.66、2.75、2.95,P<0.05),其中最长距离D16正确度数值由(101.9±47.1)μm降至(49.6±30.3)μm;D15、D16添加几何特征后精密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U=378.00、672.00,P<0.05),其中D15精密度[M(IQR)]数值由40.8(45.1)μm降至13.1(17.0)μm。对于口内维扫描仪B,添加几何特征后D12、D13、D14正确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t=3.02、2.66,U=22.00,P<0.05),其中D13正确度数值由(116.6±41.2)μm降至(70.8±35.5)μm。D15、D16添加几何特征前后正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添加后精密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U=702.00,489.00,P<0.05)。结论几何特征辅助可提高不同扫描原理口内维扫描仪获取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数字印模精度。

  • 标签: 颌,无牙 牙种植 牙科印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扫描仪 精度 几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