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的影响及咬合状态对数字化全冠修复体虚拟预调的影响。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招募10名个别正常研究生志愿者(男性3名,女性7名,年龄22~26岁),通过口内扫描获得其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重咬合状态下完成数字化颌间关系转移并利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记录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下的下颌运动轨迹,标定3个下颌标志点(中切牙近中邻接点及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测量两种咬合状态下相同标志点牙尖交错位时的三维距离、对刃颌位时三维距离的矢状面投影以及侧方运动至上下后牙颊尖顶相对(尖对尖位)时三维距离的冠状面投影,分别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各测量值与0的差异。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5逆向工程软件,对左上中切牙及左下第一磨牙进行虚拟牙体预备,利用牙科设计软件通过复制法设计数字化全冠修复体,分别用轻咬合和重咬合下颌运动轨迹对修复体进行预调;分析预调后左上中切牙修复体舌面或左下第一磨牙面与预备前天然牙的三维偏差(平均偏差和均方根),结果分为轻咬合组和重咬合组(每组左上中切牙和左下第一磨牙样本量均为10),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种咬合状态下牙尖交错位时中切牙近中邻接点、左侧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的三维距离分别为(0.217±0.135)、(0.210±0.133)和(0.237±0.101)mm,对刃颌位时上述标志点三维距离的矢状面投影分别为(0.204±0.133)、(0.288±0.148)和(0.292±0.136)mm;尖对尖位时左侧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三维距离的冠状面投影分别为(0.254±0.140)和(0.295±0.190)mm,以上各测量值与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调结果显示,轻咬合和重咬合组左上中切牙全冠修复体舌面与预备前天然牙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215±0.036)和(0.195±0.041)mm(t=3.95,P=0.004);左下第一磨牙全冠修复体面与预备前天然牙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144±0.084)和(0.100±0.096)mm(t=0.84,P=0.03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均有影响,用重咬合下颌运动轨迹进行修复体虚拟预调可获得更接近预备前天然牙的舌面或面形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睁眼与闭眼状态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40 Hz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38名,同期招募31名健康对照。应用分裂型人格障碍调查问卷(schizotyp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PQ)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所有被试均顺序采集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各持续3 min的40 Hz脑电ASSR信号。事件相关谱扰动(event-related spectrum perturbation,ERSP)和试次间相位一致性(intertribal phase coherence,ITC)两个指标用于评估ASSR。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用于睁眼和闭眼两种状态下两组间ITC和ERSP的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ITC的组别主效应和组别×睁闭眼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均P>0.05),睁闭眼主效应显著(F(1,67) =10.61,P=0.002);健康对照组内睁眼时ITC明显高于闭眼时(P=0.014),一级亲属组内睁眼时ITC高于闭眼时(P=0.039)。ERSP的睁闭眼主效应(F(1,67)=0.195,P=0.660)、组别主效应(F(1,67)=0.627,P=0.431)、组别×睁闭眼交互效应(F(1,67)=1.034,P=0.313)均不显著。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内ERSP(睁眼:r=-0.260,P=0.210;闭眼:r=-0.318,P=0.122)、ITC(睁眼:r=-0.248,P=0.232;闭眼:r=-0.260,P=0.209)与SPQ评分均无相关性。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组内ERSP(睁眼:r=-0.387,P=0.226;闭眼:r=-0.363,P=0.238)、ITC(睁眼:r=0.126,P=0.485;闭眼:r=0.096,P=0.595)与SPQ评分也均无相关性。结论睁眼与闭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40 Hz ASSR的调节模式未明显受损,提示40 Hz ASSR的睁眼与闭眼调节模式可能不是预测精神病遗传高危预后的潜在标记。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前和术后同步放化疗在接受D2根治术的Ⅲ-ⅣA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9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D2根治术R0切除的47例Ⅲ-ⅣA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放疗剂量为45~50.4 Gy/ 1.8~2.0 Gy/ 25~28次/5~6周,比较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A组,25例)和术后同步放化疗(B组,22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3~72个月)。A组1年OS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 vs. 54.5%,χ2=5.68,P=0.017);3年OS和DFS分别为56% vs. 40.9%(P>0.05)和51.4% vs. 31.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远处转移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14)。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2根治术后Ⅲ-ⅣA期的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且术前放化疗的1年总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优于术后放化疗。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深度学习模型,探索多模态影像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放疗靶区自动勾画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序列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增强T1加权序列(T1C)以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对每例病例的原发肿瘤靶区(GTV)及其对应的临床靶区1(CTV1)和临床靶区2(CTV2)根据RTOG标准进行人工勾画,并设计4种不同的数据集:CT数据集(仅含30例CT序列的单模态数据)、CT-T1C数据集(包含30例CT序列和T1C序列的双模态数据)、CT-T2-FLAIR数据集(包含30例CT序列和T2-FLAIR序列的双模态数据)和CT-MRIs数据集(包含30例CT序列、T1C序列和T2-FLAIR序列的三模态数据)。使用每种数据集中的25例对改进后的3D U-Net进行训练,并用剩余5例进行测试。评价测试样本中GTV、CTV1和CTV2的自动勾画效果,定量评估指标包括Dice相似系数(DSC),95% Hausdorff距离(HD95)和相对体积误差(RVE)。结果该3D U-Net模型在多模态影像CT-MRIs上获得最好的GTV自动分割结果,与在单模态影像CT的自动分割结果相比(DSC: 0.94 vs. 0.79, HD95: 2.09 mm vs. 12.33 mm and RVE: 1.16% vs. 20.14%),DSC(t=3.78,P<0.05)和HD95 (t=4.07, 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模态影像CT-MRIs的CTV1和CTV2自动分割结果(DSC: 0.90 vs. 0.91, HD95: 3.78 mm vs. 2.41 mm, RVE: 3.61% vs. 5.35%)也均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单模态影像CT的自动分割结果相比,两个靶区的DSC和HD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模型对于GTV的上下界和CTV2临近的重要器官(如脑干和眼球)的自动勾画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基于改进后的3D U-Net在多模态影像数据集CT-MRIs上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放疗靶区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6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Ⅲ~ⅣA期唾液腺导管癌(SD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52例Ⅲ~ⅣA期SDC病例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放疗,其中,15.4%局部区域复发,28.8%远处转移,17.3%区域复发伴远处转移。分析临床特征和Ki-67、HER-2等病理特征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预后的关系。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组间比较、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7.6(10.7~77.5)个月。1年和2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6.5%、73.1%、65.4%和67.3%、55.8%、46.2%,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33.3%。组间比较显示,年龄≥65岁,T分期、TNM分期、脉管癌栓、放疗剂量<60 Gy、Ki-67阳性指数、HER-2阳性与不同的预后分层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i-67阳性指数≥60%和HER-2蛋白(3+)是Ⅲ~ⅣA期SDC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t =5.16、9.84、8.23, P<0.05)。结论Ⅲ~ⅣA期SDC仅进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的远处转移率较高,Ki-67阳性指数和HER-2阳性是其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自由度床联合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在线纠正原发直肠癌患者摆位误差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的17例原发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例,女3例;中位年龄65岁。回顾性分析CBCT和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在线校正患者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首次CBCT获得治疗床的3个平移方向X(左右)、Y(进出)和Z(升降)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6±0.25)cm、(0.13±0.40)cm和(-0.28±0.31)cm;3个旋转方向RX(旋转俯仰)、RY(滚动)和RZ(左右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62±1.15)°、(-0.19±0.99)°和(-0.34±0.84)°。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校正摆位后,X、Y和Z方向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1±0.09)cm、(-0.01±0.05)cm和(-0.03±0.08)cm,RX、RY和RZ方向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16±0.40)°、(0.36±0.31)°和(-0.01±0.25)°。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校正前、后比较,平移方向(X、Y和Z方向)和旋转方向(RX、RY和RZ方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移方向中,Z方向误差值出现频率较高的范围为0.20~0.79 cm;旋转方向中,RX方向误差出现较大的频率范围为0.20°~2.99°;骨模式和灰度模配准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放疗进行,摆位误差中除Y方向外,X、Z、RX、RY和R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增大。结论六自由度床联合CBCT有助于减小原发直肠癌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建议采用六自由度床在线校正原发直肠癌放疗的摆位误差,直肠癌患者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推荐骨模式配准。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30例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范围)为17(7~37)分,ASPECTS为(3.8±1.0)分。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其中M1段闭塞11例,M2段闭塞2例),颈内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病变4例。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对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估,以mTICI分级2b或3级作为血管成功再通标准。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Ⅱ中的标准对出血转化进行分类,观察Ⅱ型脑实质血肿的发生率,用以评价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术后90 d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定义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80.0%)血管成功再通,术后2例(6.7%)发生Ⅱ型脑实质血肿。术后90 d行临床随访,33.3%(10/30)的患者获得良好临床预后,其中成功再通组9例(9/24,37.5%),未成功再通组1例(1/6);10例患者(10/30,33.3%)死亡,其中成功再通组7例(7/24,29.2%),未成功再通组3例(3/6)。基线ASPECTS 3~5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37.0%(10/27),病死率为25.9% (7/27);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比为0/3,病死比例为3/3。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基线ASPECTS 3~5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仍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仍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取栓治疗的8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86例患者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33例)和非高龄组(<80岁,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包括高龄在内的临床因素对所有患者功能结局不良(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3~6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结果高龄组患者中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房颤动的比例以及就诊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非高龄组(均P<0.05),而吸烟和术中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比例低于非高龄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影像学上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为2b或3级]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比例高于非高龄组[63.6%(21/33)对比35.8%(19/53),P=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诊时的NIHSS评分、发病至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应用抽吸取栓、成功再通、完全再通以及合并症状性颅内出血均可能为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的NIHSS评分高(OR=0.846,95%CI:0.764~0.937,P=0.001)和未能获得成功再通(OR=0.130,95%CI:0.022~0.764,P=0.024)为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并非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组获得成功再通患者功能结局良好的比率为44.4%(12/27),而未获得成功再通患者功能结局良好的比例则为0/6。结论就诊时NIHSS评分高和未能获得成功再通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较差。高龄本身可能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取栓治疗后的功能结局不良无关;但高龄患者如能获得成功再通,仍可能获得较好的功能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DCB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术后再狭窄情况,动脉狭窄程度>50%定义为再狭窄。临床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再发责任血管区域缺血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根据动脉狭窄部位分为前循环组(30例)和后循环组(18例),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卒中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48例患者共51处颅内动脉狭窄采用DCB进行治疗;DCB的到位率为98.0%(50/51),术后残余狭窄程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2.5%(25.0%),与术前的狭窄程度[80.0%(2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45,P<0.001)。围手术期发生卒中2例(4.2%),无死亡患者。46例患者的影像学随访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5(5.0)个月,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为4.3%(2/46),症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2%(1/46);48例患者均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8.0(6.0)个月,发生缺血性并发症2例(4.2%),包括责任血管供血区域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1例。前、后循环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卒中发生率及再狭窄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无论病变位于前、后循环,采用DCB行血管成形术均相对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B含量,比较不同月份积雪草的质量差异。方法色谱柱为岛津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2 mmol/L β环糊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4 nm,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湖南郴州产的不同月份积雪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7月份的积雪草药材质量最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积雪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利用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国内5家医院2011年12月至2021年1月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86例、女16例,中位年龄61岁)临床资料,分析局部无进展生存(LPFS)和总生存(OS)及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LPFS率和OS率,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21年4月,中位随访38个月,局部控制率为96.1%(98/102),1、3、5年LPFS率为61.3%、25.5%、12.7%,1、3、5年OS率为73.9%、39.1%、22.6%。75例患者粒子植入治疗后进展,其中42例肝内复发转移,55例死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风险比(HR)=0.34,95% CI:0.20~0.58]为LPFS的保护性因素;近期疗效CR(HR=0.25,95% CI:0.13~0.47)为肝癌粒子植入治疗后OS的保护性因素,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C期(HR=2.33,95% CI:1.27~4.27)、治疗后肝内进展及肝外转移(HR=3.18,95% CI:1.28~7.86;HR=3.23,95% CI:1.27~8.21)为OS的危险因素。125I粒子植入过程及治疗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BCLC分期、近期疗效及粒子植入治疗后进展为影响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在宫颈癌肺转移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中心医院2015—2018年间收治的宫颈癌肺转移患者资料。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癌肺转移患者预后因素。分层分析使用贝伐珠单抗组与未使用贝伐珠单抗组的预后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31例宫颈癌肺转移患者。7例(23%)仅发生了肺转移,24例(77%)发生了多部位转移;复发后9例接受了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疗,22例仅接受化疗;15例(48%)接受了贝伐珠单抗治疗,16例(52%)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平均无进展生存(PFS)时间20.5个月,平均复发后生存(SAR)时间20.0个月,平均总生存(OS)时间40.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治分期(HR=6.247,95%CI为1.294~30.156,P=0.023),复发后未接受手术或放疗者(HR=5.903,95%CI为1.211~28.780,P=0.028),复发后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HR=21.475,95%CI为3.637~126.818,P=0.001)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复发后未手术或放疗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SAR和OS显著高于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27±2)个月∶(17±3)个月,P=0.044和(74±6)个月∶(26±3)个月,P=0.001]。≥ⅡB期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OS显著高于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组(P=0.020)。结论宫颈癌肺转移伴全身多发转移者,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水平变化规律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3例成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血清Tenascin-C水平,根据血清Tenascin-C水平分为TN-C≥120 μg/L组和TN-C<120 μg/L组,随访5年,观察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分析MACE发生的预测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N-C 水平预测STEMI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ACE发生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5年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STEMI患者血清TN-C在发病后第1天内开始升高,为(46.5±24.8)μg/L,第3天达到峰值,为(97.5±41.2)μg/L,随后逐渐下降。STEMI患者全部完成5年随访,其中37例发生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4例(3.5%)、心力衰竭14例(12.4%)、再发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14例(12.4%)、卒中5例(4.4%)。TN-C预测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95%CI 0.918~0.988,P<0.05)。TN-C≥120 μg/L组MACE 发生率高于TN-C<120 μg/L组[86.4%(19/22)比19.8%(18/91)],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N-C水平(HR=1.007,95%CI 1.001~1.012,P<0.05)、超敏C反应蛋白(HR=1.028,95%CI 1.007~1.049,P<0.05)、心肌肌钙蛋白Ⅰ(HR=1.004,95%CI 1.000~1.008,P<0.05)是STEMI患者5年随访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STEMI患者血清TN-C水平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发生变化,其对MACE发生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是STEMI患者5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共面模板(3D-printed coplanar template,3D-PCT)辅助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radioactive 125I seedimplantation,RISI)治疗胸壁转移瘤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并分析剂量学参数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3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3D-PCT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55例胸壁转移瘤临床资料。术前经TPS制定治疗计划,术中在3D-PCT辅助下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第3天复查CT进行术后剂量验证。术后定期复查CT计算局部控制率、总生存(OS)率,并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相关并发症。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局部控制时间(local control time, LCT)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剂量学参数预测LCT的临界值。结果55例行3D-PCT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胸壁转移瘤患者术后1、2、3年OS率为72.7%(40/55)、21.8%(12/55)、16.4%(9/55);术后3、6、12、24个月局部控制率为96.4%(53/55)、86.5%(45/52)、85.0%(34/40)、91.7%(11/12)。术后GTV、粒子数目、D90、D100、V100、V150、V200、CI、EI、H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90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病理分级、D90、D100、V90和V200对LCT有显著影响(P<0.05);将之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病理分级、D90为LCT独立影响因素,其余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D90≥127 Gy的患者比D90<127 Gy局部控制时间显著延长(χ2=16.61,P=0.000)。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率为80.8%(21/26)。1~2级度放射性皮炎5例,Ⅲ度放射性皮炎1例。结论对于胸壁转移瘤,应用3D-PCT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剂量精准可控,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当D90≥127 Gy时LCT显著延长,D90为LCT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肝素注射装置在断指再植静脉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接受断指再植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的患者155例,根据放血治疗中不同的给药装置,分为改良肝素注射装置组(改良组,78例)和普通肝素注射器组(普通组,77例)。随访观察各组放血治疗的护理操作时间及利器伤发生率、血常规、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视觉痛觉评分(VAS)与断指功能评分情况。对手术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断指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组操作时间及利器伤发生例数分别为(10.7±2.7)min和2例与普通组分别为(20.8±4.5)min和9例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各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沉、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在放血治疗后视觉疼痛评分低于普通组,断指功能评分与普通组相比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肝素注射装置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的放血治疗中能有效减轻工作量、降低利器伤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和加快恢复断指血液循环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术前术后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转移癌粒子植入手术的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12个病灶均采用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处方剂量120~140 Gy,比较术前治疗计划及术后验证计划中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包括D90、D100、V90、V100、V150以及术前计划粒子数量和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剂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和术后D90、D100、V90、V100、V150等剂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多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 P<0.05)。结论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剂量精准,可达到术前计划要求,应积极推广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洛铂方案作为局部晚期食管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9—2020年间18例初治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洛铂方案新辅助治疗3~4周期,疗后评价是否可以手术。主要观察R0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pCR)、主要病理反应(MPR)、客观缓解率(ORR)及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9岁(32~66岁)。新辅助治疗完成率达89%(16/18)。R0切除率为61%(11/18)。pCR率为45%(5/11)。MPR达64%(7/11)。RR为69%。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78%)、血小板下降(61%)和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偏高(61%)为主,但多以1~2级为主。术后并发症轻微。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洛铂作为术前新辅助治疗模式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MPR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