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60例。患者均行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均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血栓弹力图所测得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将患者划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6.58±1.4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01±1.05)×109/L、淋巴细胞计数1.83(1.49,2.23)×109/L、胆固醇(3.63±0.8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3(1.53,2.31) mmol/L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4.3(11.80,17.00) μmol/L。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7.19±1.5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40±1.05)×109/L、淋巴细胞计数2.03(1.63,2.58)×109/L、胆固醇(4.02±0.9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4(1.68,2.78) mmol/L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5.90(12.25,22.20) μmol/L,两组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上述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7、t=2.867、Z=2.457、t=3.409、Z=2.705、Z=2.220,P值分别为0.001,0.004、0.014、0.001、0.007、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1,95%CI 1.006~1.057,P=0.015)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存在高白细胞计数、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等临床特点,血清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65岁)肿瘤患者已经成为临床主体患者人群之一。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一线治疗方案。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表明,<70岁患者可以从同步放化疗中获益,70~80岁的患者存在争议,选择化疗时需慎重。对于顺铂不能耐受的老年患者,可以选用卡铂或尝试其他消化道及肾不良反应较小的化疗方案。西妥昔单抗等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联合放疗尽管在整体人群中优于单纯放疗,但年龄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患者获益有限。新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高表达的老年患者可能从同步放疗或新辅助治疗中获益,但相关的高级别临床证据仍然缺乏。对于>80岁的高龄患者,单纯放疗可能优于同步放化疗,以姑息治疗为目的的低分割/大分割放疗可安全用于这部分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癌症晚期患者90例及患者家属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还进行死亡教育护理,评估患者教育前后的心理状况和对死亡的态度,对比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教育前两组患者有关死亡的不良认识和行为、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8项生活质量评分、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分、两组患者家属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4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教育后的有关死亡观和价值观的不良认知和行为、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8项生活质量评分、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分、两组患者家属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4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在死亡教育后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癌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患者及家属同时开展死亡教育,有助于帮助患者度过死亡期,改善生存质量,同时也可降低家属的悲伤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肿瘤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参照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维度评分均有所下降,功能维度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症状维度评分下降更为明显,而功能维度评分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给予完全肿瘤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产妇血脂水平与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303例,并收集同一时期于我院分娩的303例足月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出生体质量为2500~3999 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产妇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长以及孕前体质量指数以及终止妊娠前1周内产妇的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结果足月正常出生体质量组孕妇分娩年龄为(31.60±3.90)岁、孕期体质量增长为(16.29±5.31) kg、甘油三酯水平为(3.21±1.33) mmol/L;足月低出生体质量组孕妇分娩年龄为(30.30±4.65)岁、孕期体质量增长为(14.45±8.08) kg、甘油三酯水平为(2.88±1.37)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足月低出生体质量组中,出生体质量与孕妇年龄呈负相关(r=-0.24,P=0.01),与分娩孕龄呈正相关(r=0.24,P=0.02),与孕期体质量增长呈负相关(r=-0.26,P<0.01),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15,P=0.01),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20,P<0.01)。结论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与孕妇血脂水平、年龄、分娩孕龄及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晚期婴儿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ARSA基因的变异检测。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ARSA基因的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患儿表现为典型的晚期婴儿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状,包括运动功能倒退、芳基硫酸酯酶A缺陷、脑白质脱髓鞘样改变。患儿携带ARSA基因c.960G>A和c.244C>T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其母亲和父亲,其中c.960G>A为已知致病变异,c.244C>T为新发现的变异。在50名正常对照中未发现相同变异。结论ARSA基因c.960G>A和c.244C>T复合杂合变异很可能是患儿发病的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是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开展泌尿外科手术并护理的患者,共有60例,将其按照随机自动抽签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观察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临床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与下床时间更短,且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复诊依从性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持续变化,许多新型疾病不断出现,特别是癌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会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病情严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对癌痛问题的关注至关重要。疼痛属于比较复杂的生理活动,同时也会影响其心理活动,尤其癌痛患者通常会伴有持续、剧烈疼痛感,使患者机体无法忍受,从而困扰患者心理情绪,一些患者会缺少生活信心、希望,最终放弃生命。对此,在癌症患者治疗中,医务人员需要加强癌痛关注,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癌痛护理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计算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常规组和系统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系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自我护理评分。结果系统组护理满意度4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66.67%),系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行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盐酸替罗非班与低分子肝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盐酸替罗非班与低分子肝素的 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 方法 选取 我院 201 5 年 6 月 -2017 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实施无痛胃镜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SDS、SAS量表评定两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HR、MAP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4.51,4.73;P<0.01),HR、MAP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t=2.48,4.96;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1,P=0.034),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28,P=0.012)。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治疗患者的康复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止血疗效,降低再出血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护理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38例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通过腹痛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护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腹痛缓解和并发症预防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护理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缩短腹痛缓解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