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讷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患儿,运用抓阄法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儿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30例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以及针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退烧时间、止咳时间、止痰时间、治疗起效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均强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63.33%)显著差于观察组(93.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的幼儿所产生的效果显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极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消化道症状发生的临床特征,为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3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分院集中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纳差、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进行分组,观察患者纳差、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出现的特征,分析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以及药物治疗与消化道症状发生的关系。结果共纳入80例新冠肺炎患者,43例(53.8%)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出现了纳差,17例(21.3%)出现恶心呕吐,33例(41.3%)出现腹泻。仅有5例(6.3%)、1例(1.3%)和4例(5.0%)患者的纳差、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发生于入院前,其余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大多发生在入院后48 h内。所有患者纳差、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的持续时间(d)分别为5.3±2.1、2.2±1.0和1.4±0.9。出现纳差症状的患者较无纳差症状者年龄更大(岁:48.2±17.6比39.3±15.1),白蛋白(Alb)水平及淋巴细胞比例更低〔Alb(g/L):39.8(35.7,45.1)比46.1(42.6,49.4),淋巴细胞比例:0.19(0.09,0.28)比0.28(0.17,0.35)〕,中性粒细胞比例、C -反应蛋白(CRP)、D -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等实验室指标更高〔中性粒细胞比例:0.74(0.61,0.85)比0.64(0.52,0.76),CRP(mg/L):21.4(3.9,52.9)比5.6(2.4,14.0),D -二聚体(mg/L):0.2(0.2,0.5)比0.2(0.1,0.3),LDH(μmol·s-1·L-1):4.49(3.59,5.19)比3.12(2.77,4.90)〕,同时也更多地使用了中药〔65.1%(28/43)比40.5%(15/37),均P<0.05〕。此外,1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有14例出现了纳差症状,7例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3例既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全部出现了纳差和恶心呕吐,其中有2例出现腹泻。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并不少见,无论是病毒本身引起,还是与药物、饮食、精神有关,临床医师都应及时进行病因分析,从而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的4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新生儿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40例。常规组仅常用我院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处理,干预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适当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情况。结果采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共10例,感染率为4.2%,而采用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新生儿脐部感染仅2例,感染率为0.8%,干预组新生儿感染率要低于常规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4.016,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加快脐部创口的愈合、结痂和脱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不同行业以及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本次课题分析的机械加工型企业叉车可以用于各种领域而且可以提高不同企业的生产效率。叉车属于工程机械产品,是仅次于装载机的重要工程机械设备。现代叉车的结构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驾驶人员必须要具有熟练的驾驶技术,除此之外还需了解叉车的工作原理和具体构造,从而更好地掌握其使用的注意要点并严格地按照叉车安全操作的规则进行一系列的特种作业。需要注意的是,所有企业在使用现代叉车进行产品生产工作时,都必须确保所有的驾驶人员经过专业的安全技能培训,并且合格之后才可上岗。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新型过氧乙酸复合消毒剂与戊二醛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患者所用消化内镜残留病毒及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取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BV)DNA≥105 IU/mL,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105 IU/mL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RNA≥104 copies/mL的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24名患者,将同一病种患者随机分组至实验组(过氧乙酸消毒组)或对照组(戊二醛消毒组),检测4个不同时点消化内镜HBV-DNA、HCV-RNA、HIV-RNA、细菌染菌量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定量数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后消化内镜内、外表面均未检出HBV-DNA、HCV-RNA及HIV-RNA。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8,P=0.473),消毒合格率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清洗消毒前后ATP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34,P=0.182)。实验组的内镜处置人员对消毒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新型过氧乙酸复合消毒剂与戊二醛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高水平消毒要求,过氧乙酸消毒时间更短,对消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小。
简介:摘要:NX70A型共用平车的中梁是由二片单块中梁、隔墙板座、上盖板组成以及前后从板座等所构成的箱形构件。单片中梁是以宽度为630mm、翼面厚15mm的H型钢加工制造而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板座的装配质量也是中梁组成制造中的关键点,特别是单块中梁翼面切割质量直接影响了前后从板座的装配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和冬眠合剂联合高压氧(HBO)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S100B、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DEACM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HB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冬眠合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细胞因子及血清中S100B、GFAP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33)。治疗15 d后,观察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30、60 d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30、60 d后BI和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IL-4、IL-10和IFN-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的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中S100B、GFA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100B、GF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和冬眠合剂联合HBO治疗DEACMP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和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和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 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 h,对照组为36.5(19.6,48.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110例汉族钴胺素C(cobalamin C,cblC)代谢缺陷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患者的MMACHC基因变异进行测序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Sanger测序和(或)荧光定量PCR法对MMACHC基因进行变异检测,筛查致病性变异位点,并采集其中48例再次妊娠孕妇的绒毛样本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共检出35种变异,包括错义变异、无义变异、移码变异、剪接区变异和大片断缺失等5种类型。最常见的变异为c.609G>A(p.Trp203Ter)(33.64%)、c.658_660delAAG(p.Lys220del)(12.27%)、c.567dupT(p.Ile190Tyrfs*13)(9.09%)以及c.80A>G(p.Gln27Arg)(6.82%),变异集中于第4外显子(73.18%)。此外,c.57_58insT(p.Gly20Trpfs*14)、c.505_506delAT(p.Ile169Argfs*12)为未见报道的新变异。在产前诊断的48例胎儿中,14例正常,24例为携带者,10例为患者。结论新变异的检出扩展了汉族人群中MMACHC基因的变异谱;检测结果为cblC型MMA患者家系再次生育时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