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源性脓毒血症不同阶段炎性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8年4月解放军勤联保障部队第940医院收治的71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37例;年龄39~96岁[(63.1±18.3)岁]。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脓毒性休克和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三组:脓毒血症组21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为3.0(2.0,3.0)分],严重脓毒血症组21例[SOFA评分为9.0(6.0,11.0)分],脓毒性休克组29例[SOFA评分为15.0(14.0,16.0)分]。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与SOFA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加权分析分析炎性指标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统计并比较各组炎性指标的水平。结果(1)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与SOFA呈显著正相关,其rs值分别为0.738,0.712,0.314,0.795(P<0.01);血小板与SOF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s值为-0.661(P<0.01)。(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D-二聚体、降钙素原与SOFA评分显著相关(P<0.01);逐步回归加权分析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及拟合度。(3)炎性指标比较:中性粒细胞占比在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性休克组的中位数分别为82.30(76.25,88.45),90.50(86.55,93.85),95.10(92.05,97.95);血小板中位数分别为183.01(144.50,246.50)×109/L、149.11(81.04,207.00)×109/L、81.26(50.01,93.50)×109/L;D-二聚体中位数分别为0.98(0.71,1.74)mg/L、3.45(1.79,5.56)mg/L、7.19(4.26,11.63)mg/L;降钙素原中位数分别为0.55(0.21,1.09)ng/ml、5.45(3.74,11.80)ng/ml、17.68(13.97,26.75)n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血小板血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尿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多指标联合检测更能准确预测尿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PG)治疗早期胃癌,是否会带来肿瘤根治性上的风险,是否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获益程度尚不明确。本Meta分析旨在评价PPG治疗胃中部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早期胃中部癌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PG)和远端胃切除术(DG)的中英文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公开发表的关于早期胃中部癌行PPG和DG的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2)研究对象为早期胃中部癌;(3)纳入文献必须至少包含以下一项指标:疗效指标包括胆囊结石、残胃炎、胆汁反流、胃排空延迟、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整体并发症;远期预后指标包括5年生存率和5年肿瘤复发率。文献排除标准:(1)综述、病例报告、会议摘要和其他非对照研究的文献资料;(2)重复发表的研究以及数据提取不完整或无法提取的研究;(3)肿瘤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7月。提取纳入文章的基本信息及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卡斯尔-渥太华(NOS)、Jadad改良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制作森林图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测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出717篇文献,最终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15篇为回顾性临床研究,共纳入计2 427例患者,其中PPG组948例,DG组1 479例。对纳入指标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比较显示:胆囊结石发生率(OR=0.42,95% CI:0.28~0.65,P<0.001)、残胃炎发生率(OR=0.50,95% CI:0.32~0.77,P=0.002)、胆汁反流发生率(OR=0.30,95% CI:0.20~0.45,P<0.001)、胃排空延迟发生率(OR=2.40,95% CI:1.67~3.45,P<0.001)和术后倾倒综合征发生率(OR=0.28,95% CI:0.15~0.51,P<0.001)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整体并发症(OR=0.97,95% CI:0.69~1.35,P=0.840)、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OR=0.79,95% CI:0.39~1.61,P=0.520)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远期预后方面,两组5年生存率(OR=1.02,95% CI:0.61~1.71,P=0.940)和5年肿瘤复发率(OR=0.77,95% CI:0.36~1.68,P=0.5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G术后胆囊结石、残胃炎、胆汁反流、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更低,但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与DG相近,说明PPG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简介:摘要幼年性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以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特征,是胃肠道错构瘤综合征中的一种,常见于儿童,而成人较为少见,并且恶变风险较常人高,多分布于结、直肠,但发生于胃部却非常罕见。现将1例成人胃幼年性息肉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青壮年患者中的患病率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因非接触性ACL损伤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资料。将102例患者设为ACL损伤组,其中男61例,女41例;年龄(31.9±6.1)岁;Tegner运动能力评分为(6.1±1.9)分。招募同期市内102名无膝关节ACL损伤的市民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30.3±7.2)岁;Tegner运动能力评分为(6.0±2.1)分。采用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和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AJFAT)评估受试者是否存在自觉FAI,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采用CAIT评分,ACL损伤组的FAI患病率52.9%(54/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33/102);采用AJFAT评分,ACL损伤组患者的FAI患病率59.8%(61/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2%(40/102);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AIT评分、AJFAT评分分别判定,FAI与ACL损伤呈负相关(r=-0.159,P=0.023;r=-0.215,P=0.002)。结论ACL损伤患者中FAI患病率较高,ACL损伤与FAI存在一定相关性,FAI可能易引发ACL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技术治疗胃上部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胃上部癌行近端胃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技术(PG-DT)和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TG-RY)的中英文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公开发表的关于胃上部癌行PG-DT及TG-RY的前瞻性或回顾性对照研究;(2)研究对象为胃上部癌;(3)纳入文献必须至少包含以下一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白蛋白、术后1年血红蛋白、术后1、3及5年生存率。排除综述、病例报告、会议摘要和其他非对照研究的文献资料和重复发表的研究以及数据提取不完整或无法提取的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2月。采用卡斯尔-渥太华(NOS)、Jadad改良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分别对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制作森林图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测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385篇文献,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其中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16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纳入1 521例患者,其中PG-DT组692例,TG-RY组829例。对纳入指标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比较显示:与TG-RY组比较,PG-D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OR=-54.58,95%CI:-57.77~-51.38)、术后排气时间早(OR=-0.21,95%CI:-0.29~-0.13)、住院时间短(OR=-0.98,95%CI:-1.31~-0.64)、清扫淋巴结数少(OR=-6.07,95%CI:-7.14~-4.9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OR= 0.32,95%CI:0.24~0.43)、术后1年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高(分别:OR=1.90,95%CI:1.08~2.77;OR=5.07,95%CI:2.83~7.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手术时间(OR=0.08,95%CI:-4.24~4.39,P=0.97)、术后进食时间(OR=-0.05,95%CI:-0.15~0.06,P=0.39)、术后1年生存率(OR=1.61,95%CI:0.69~3.75,P=0.27)、术后3年生存率(OR=1.31,95%CI:0.81~2.10,P=0.27)及术后5年生存率(OR=1.50,95%CI:0.86~2.63,P=0.15)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G-DT治疗胃上部癌安全可行。相比TG-RY,PG-DT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营养指标上具有优势。
简介:摘要:随着先进复材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复材在飞机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进气道、机身段、压力隔框等,其中复材在异形筒状零件的确制造具有很大难度,以进气道为例,零件的横截面具有复杂的形状,断面呈矩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使得复材结构脱模困难,成型精度差。为解决复材复杂结构的高精度成型困难问题,目前复材异形结构的成型方案有金属组合模具、水溶性模具以及低熔点合金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