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腹痛伴脓血便10天入院。10天前开始出现脐周隐痛,伴有粘液脓血便30余次/d,但无发冷、发热及恶心、呕吐。于外院诊断"痢疾"行抗炎对症治疗,但不见好转,大便呈稀水样沿肛门外溢,故就诊于我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08/mm,血压正常。结膜苍白,脱水貌。腹部膨隆,偶见肠型,未触及包块及肝脾。左上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肌紧张可疑阳性,移动浊音阴性,肠鸣音消失。白细胞:18.8×10~9/L,中性0.76,红细胞4.65×10~(12)/L。便常规见红细胞满视野。腹部X线平片:多处阶梯状液平。直肠指诊:于胸膝位12点距肛门6(?)处可触及一约4cm×3cm的包块,触痛明显,光滑,活动度差。因
简介:11例盲肠壁内阑尾炎中,右下腹痛明显8例。右上腹、脐周疼痛3例。有转移性腹痛史3例。腹肌紧张呈“板状腹”者4例。术前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例,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2例,肠梗阻并弥漫性腹膜炎1例。上消化道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1例。11例中,完全性盲肠后壁肌层内阑尾炎5例(45.4%),不完全性盲肠肌层内阑尾炎3例(27.3%),完全性盲肠浆膜下阑尾炎3例(27.3%)。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无1例并发症发生。提示临床表现,体征、备热,血象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结合病史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为排除其他疾病,据病情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腹部立位X线拍片,B超,腹腔穿刺及CT,以助鉴别诊断。本病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盲肠后位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阑尾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盲肠后位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床单双号的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和康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和康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和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探讨改良式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在儿童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肠套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18年10月—2020年2月,因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肠套叠于唐都医院儿科接受改良ERAT治疗的6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肠套叠复位率、ERAT阑尾插管成功率、内镜治疗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纳入分析的6例患者内镜下均证实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肠套叠,均成功进行内镜下肠套叠复位及ERAT,均插管成功。患者自觉腹痛消失平均时间为术后1.3 d,白细胞降至正常的时间为术后1 d,内镜治疗均成功。患者住院时间3~6 d。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肠套叠及阑尾炎均无复发。改良式ERAT能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高效、安全、微创地治疗儿童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