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劳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持续为提高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奠定基础。家庭、学校与社会都是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要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价值定位、课程构建、机制举措等方面的有益做法。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辅助式肝移植行功能性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活体供肝方式的小体积移植物行功能性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35.5(29.0~52.0)岁。采集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流监测数据,分析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结果移植术后自体残肝门静脉血流量逐渐减少至无血流灌注,同时伴随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升高。移植肝门静脉血流量在术后早期逐渐增加;后由于移植肝门静脉灌注阻力增加导致门静脉血流量呈下降趋势;至术后第10天,移植肝门静脉血流量再次逐渐增加,并在术后第30天移植肝门静脉流量达峰值并开始下降至稳态。腹腔引流量在术后第5~10天达到峰值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在术后第30天腹腔引流液消失。结论利用辅助式肝移植行功能性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时,自体残肝能够作为移植肝门静脉高灌注的压力梯度引导性缓冲,并在术后1月左右达到血流分布稳态,同时依赖自体残肝肝动脉缓冲反应预防小肝综合征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以本院病案室工作人员27名及2021年1月~8月期间所管理病案5758份为双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临床研究,21年1月~4月期间行常规管理(2880份),21年6月~8月行精细化管理(2878份)。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管理质量评分及管理效果差异。结果:精细化管理期间工作人员考核所得病案收集、病案整理、病案统计及病案归档、保存评分较常规管理期间提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期间病案管理差错总发生率为0.38%、医患纠纷发生率为0.17%,均低于常规管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管理中的应用,可在提升病案室工作人员综合技能水平,提升管理质量后,有效降低病案管理差错发生风险,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获取术在小儿活体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例行活体肝移植患儿和2例供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女,年龄为1岁,体质量为8.7 kg。供者为患儿父亲,年龄为35岁,体质量为93.1 kg。病例2,男,年龄为1岁,体质量为7.5 kg。供者为患儿父亲,年龄为39岁,体质量为84.0 kg。2例供者均行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获取术获取供肝。观察指标:(1)供者手术情况。(2)供者术后情况。(3)受者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短信、微信方式进行随访。供者于术后第1、3、6个月随访1次,了解肝功能恢复情况。受者于术后每周随访1次,了解移植物功能情况,以及排斥反应、胆汁漏、胆道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7月。结果(1)供者手术情况。病例1供者总手术时间为234 min,供肝减体积处理时间为40 min,术中出血量为60 mL,未输血。经减体积处理后供肝实际质量为225.2 g。病例2供者总手术时间为220 min,供肝减体积处理时间为40 min,术中出血量为40 mL,未输血。经减体积处理后供肝实际质量为178.0 g。(2)供者术后情况。病例1供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于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分别为493 U/L、186.0 U/L、30.66 μmol/L,于术后第3天下降为388 U/L、90.9 U/L、22.57 μmol/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2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术后1 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3 d、术后住院时间为4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病例2供者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02 U/L、454.6 U/L、30.49 μmol/L,于术后第4天下降为355 U/L、55.7 U/L、20.65 μmol/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2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术后1 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3 d、术后住院时间为5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3)受者术后情况。病例1 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70 U/L、288.7 U/L、22.13 μmol/L,于术后第14天下降为54 U/L、33.0 U/L、5.75 μmol/L;术后住院时间为20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病例2 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520 U/L、93.9 U/L、31.42 μmol/L,于术后第14天下降为87 U/L、60.8 U/L、11.51 μmol/L;术后住院时间为25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4)随访情况。2例供者均获得术后1、3、6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肝功能未见异常。2例受者均获得术后每周随访。随访期间,移植物功能均正常,均未发生排斥反应、胆汁漏、胆道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获取术应用于小儿活体肝移植安全、可行,可由具有丰富腹腔镜供肝获取手术经验的团队施行。
简介:摘要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肿瘤性并发症之一,并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的受者死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成功对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PTLD累及受者重建肝中静脉病灶开展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或新发病灶。作为一种危及受者生命的并发症,对于单发的、可切除的肿块,积极的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坐位牵引结合艾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接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7例于2019年9月~2021年5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以区组随机化原则分组,参照组(n=39)行坐位牵引治疗,试验组(n=38)联合艾灸治疗。比较患者颈椎曲度、疼痛症状评分、颈椎评分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颈椎曲度、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2021年青岛规模远超往年的浒苔绿潮导致山东和江苏的发展权之争,阐述浒苔绿潮从形成到消亡的过程,及其中繁殖、营养条件、温度和光照的影响,论证源头治理和过程利用的发展方向。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评审对规范病案室管理的作用价值。方法:取60例患者就诊资料行对比研究,2020.10~2021.10,对比管理方法分析管理效果,数组随机排列分组,对照组/30(常规管理),实验组/30(医院评审管理),对比临床数据(资料录入时间、病例检索时间、工作质量、科室管理、职业素养、科研教学)、病案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病案丢失、内容缺失、资料错误、病案损坏)。结果:(1)临床数据对比:较对照组,实验组资料录入时间、病例检索时间、工作质量、科室管理、职业素养、科研教学数据改善意义明显,(P<0.05);(2)病案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实验组病案丢失、内容缺失、资料错误、病案损坏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医院评审对规范病案室管理的作用价值显著,减少不良事件情况发生,提升本院病案管理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近一年来山东省地表水采测分离过程中的实践体验,从最初的探索摸索,到期间的不断优化改进,最后在一年的时间里积累的经验以及对采测分离模式的肯定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在成人-成人或成人-大体重儿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完成的4例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劈离式肝移植的手术方式、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相关预后。结果4例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的受者包括3例成人和1例大体重儿童(45 kg),年龄范围14~48岁,体重范围45~61 kg,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别为21、12、41和30分。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为0.85%~1.35%。冷缺血时间457~650 min,手术时长460~575 min。4例患者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顺利,均未出现小肝综合征。随访至术后6个月,其中1例出现胆道吻合口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胆道狭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后反复胆道感染;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在严格病例选择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左侧移植物的儿童肝移植手术中,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对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行肝移植的儿童受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原发病、Child评分、腹部手术史,是否跨血型移植、术前门静脉口径、门静脉血流方向、供肝来源、移植手术日期、供肝冷缺血时间、移植物类型、门静脉重建方式、使用间置血管类型、手术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研究共纳入297例儿童受者,中位年龄12个月,男性153例(51.5%),女性144例(48.5%),原发病以胆道闭锁为主(222例,74.7%)。门静脉直径中位数5 mm。单因素分析后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中是否使用间置血管;再按照是否使用间置血管分组,分析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对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存在影响。结果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19例(6.4%),其中尸体冷保存血管16例,儿童受者自身门静脉3例;供者门静脉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分叉部或汇合部等直接吻合等未使用间置血管儿童受者278例(93.6%)。随访中位时间3.1年,共有20例儿童受者术后发生门静脉并发症,其中门静脉狭窄17例(5.7%),门静脉血栓3例(1.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者门静脉直径是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间置血管并非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选取门静脉直径≤4 mm儿童受者90例统计分析,使用间置血管与否,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影响(χ2=3.061,P=0.080)。结论门静脉直径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影响是否使用间置血管的重要因素。在门静脉直径≤4 mm时,使用间置血管不会增加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