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且具备完整住院信息资料的心脏瓣膜病患者2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实施交替分组,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试验组1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预后。结果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为(72.63±7.75)h,试验组为(41.10±7.76)h;对照组术后ICU住院时间为(54.58±2.75)h,试验组为(44.11±1.89)h;对照组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7.05±1.17)分,试验组为(10.03±1.1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试验组为9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釉丛蛋白1(TUFT1)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2009—2014年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14例,以同期因子宫良性疾病同时切除正常卵巢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组织中TUFT1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卵巢癌组织中TUFT1蛋白表达的差异,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TUFT1蛋白阳性、阴性患者的预后。(2)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中TUFT1 mRNA的表达,慢病毒转染SKOV3细胞,实验分为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活细胞计数法(CCK-8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两组SKOV3细胞的增殖、凋亡、克隆能力及细胞周期比例的差异。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TUF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4.6%(85/114),正常卵巢组织为26.7%(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18,P=0.000)。TUFT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TUFT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38.8%)显著低于TUFTl蛋白阴性表达者(69.0%;χ2=11.064,P=0.001)。(2)RT-PCR技术检测显示,转染组SKOV3细胞中TUFT1 mRNA的表达水平为0.26±0.07,阴性对照组为1.17±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7,P=0.001)。CCK-8法检测显示,转染后分别培养24、48、72 h后,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的A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6.8±3.4)%,阴性对照组为(1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2,P=0.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的G0/G1期比例显著增高,S期比例显著下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的克隆数为(16.0±2.6)个,阴性对照组为(108.0±11.4)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4,P=0.000)。结论TUFT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TUFT1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TUFT1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克隆的形成,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并影响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0%~85%。针对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人群靶向药物的研发显著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近些年研究者们发现了NSCLC中除EGFR及ALK外越来越多的非常见基因突变,如c-ros原癌基因1(ROS1)、BRAF V600E、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1(NTRK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间充质上皮转移因子(MET)、原癌基因(RET)、EGFR 20外显子插入以及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G12C突变等。针对这些非常见突变的多种靶向药物得以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其中很多药物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建议在初诊时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尤其是非鳞NSCLC患者进行可以涵盖非常见突变的基因检测,对于非常见突变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驱动基因敏感突变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开始放疗时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模拟定位CT结果分析治疗前后每隔10 d原发肿瘤体积变化。当前后两次体积变化≤5%或治疗90天后终止定位和体积测量并实施放疗,记录放疗急性不良反应,比较实施和模拟放疗计划的相关参数。结果30例中29例纳入分析(1例脱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原发肿瘤体积均缩小,但退缩率和速度不一致,至终止定位时最大缩小90%、最小缩小28%;治疗40 d内平均体积缩小明显,每间隔10 d的平均体积不同(P<0.001);40天后逐渐出现因原发肿瘤体积退缩率≤5%的病例,至90天仅1例体积退缩>5%,平均体积退缩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退缩率为49.15%~54.77%;70天平均体积略有增大后又缓慢缩小,每间隔10 d的平均体积相近(P>0.05)。终止定位后实施放疗病例的原发肿瘤可给予剂量为(69±7) Gy,发生2、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2例和3例、1例和0例。按照实施放疗计划的技术、剂量参数分别设计EFGR-TKI治疗前和第40天的模拟放疗计划,全部显示实施计划显著优于EGFR-TKI治疗前模拟计划(P均<0.05),而与第40天模拟放疗计划之间相近(P>0.05)。结论EGFR-TKIs治疗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肿瘤退缩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减缓,40天内缩小最显著而后缓慢缩小,每一病例的肿瘤退缩速度不一致,治疗后40天开始放疗可能是获得提高剂量并控制放射损伤的最佳时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用于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桥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桥接allo-HSCT移植的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0岁女性,初诊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NMT3A、IDH2、RUNX1和BCOR基因突变阳性,采用地西他滨+DA、FLAG、阿扎胞甘+HAG+依托泊苷方案联合化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转阴,接受父供女单倍体allo-HSCT巩固治疗。术后患者造血恢复,呈完全供者植入。至截稿前无复发生存1年余。结论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存在多药耐药,单纯化疗效果差。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后桥接allo-HSCT安全有效,可能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早期肺康复对接受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实际作用和影响。采用的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共60例,以两组对比的方式判定不同护理手段对患者的实际影响。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相同,但是护理手段不同,对照组以普通护理方式,实验组以早期肺康复护理方式。经一段时间护理服务后,分别就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各项数据计算后得到了比较准确的结果,接受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同数据差异比较明显,且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满意度两个主要系统方面表现状况更好(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其进行早期肺康复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早期肺康复的护理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肾结石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清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清石术肾结石患者32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64例。其中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术后临床表现、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以感染、出血、造瘘管移位发生率最高,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干预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术术后以感染、出血以及造瘘管移位最为常见,以此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患儿 女,3月龄,因“喂养困难、体重不增3个月,发现重度贫血1 d”就诊,患儿生后1 d起病,以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体重不增、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输血依赖性贫血、高乳酸血症,于8月龄死亡。基因检查示COX10基因存在c.674C>T(p.Pro225Leu)纯合变异,父母为杂合子,诊断为COX10基因变异相关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陷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干预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常规康复护理)与实验组(150例: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98.66%)优于对照组(86.00%),数据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3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1─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接受FS-LASIK且术后1个月有明显干眼的患者90例(9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5例(45眼),连续12周服用维生素D3 2 000 IU/d;对照组45例(45眼),不口服任何药物。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个月测定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破裂时间(TBUT)、Schirmer Ⅰ试验、泪河高度,血清维生素D3水平以及对比敏感度情况。采用Kolmogorov-Smirnov、LSD-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药后1个月,研究组OSDI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07)。研究组的TBUT(t=3.02,P=0.027)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2.78,P=0.030)均高于对照组。服药后3个月,研究组OSDI(t=2.50,P=0.010)、TBUT(t=2.32,P=0.031)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3.25,P=0.02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服药后6个月,2组患者OSDI(t=2.31,P=0.025)、TBUT(t=2.30,P=0.039)和Schirmer Ⅰ试验值(t=3.03,P=0.0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恢复更好。研究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3水平与OSDI评分呈负相关(r=-0.90,P<0.001),与Schirmer Ⅰ试验值(r=0.88,P<0.001)、TBUT评分(r=0.89,P<0.001)和TMH(r=0.80,P<0.001)呈正相关。服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明视对比敏感度和暗视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3 cpd:t=2.40,P=0.04;6 cpd: t=2.16,P=0.04;12 cpd:t=2.23,P=0.04;18 cpd:t=2.37,P=0.04)。结论:维生素D3不仅改善了术后干眼症状及泪膜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善FS-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DK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例结肠癌组织中CDK5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检测患者外周血炎症相关细胞数,探讨其与CDK5表达的关系。结果CDK5表达在细胞膜或细胞质中,100例(50.0%)呈低表达,100例(50.0%)呈高表达。CDK5高表达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更长(P=0.026),总生存时间也更长(P=0.03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K5表达是结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0.45,95% CI:0.21~0.99,P=0.049)。CDK5表达与患者外周血炎症相关细胞数均无关(均P>0.05)。低阳性淋巴结比例患者总生存时间长于高阳性淋巴结比例患者(P<0.001)。结论CDK5是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无关。
简介:摘要:随着“双减”的进行,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美术教育正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把握这个机会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不仅诠释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也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途径在美术课上提高创造性思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进行治疗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治疗后,有重要影响作用,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