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SCAS)和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在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体检的人群中,前瞻性连续纳入既往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体检者,收集人口学信息,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血管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检查资料。超声医师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用盲法评价颈动脉,判断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或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分为SCAS组和无SCA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与SCAS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01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体检者,年龄为(52.2±10.4)岁,女性170例(42.4%),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6.4%(66/401),SCAS患病率为48.9%(196/4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93,95%CI:3.86~9.09,P<0.01)、高血压(OR=2.76,95%CI:1.84~4.15,P<0.01)、糖尿病前期(OR=1.67,95%CI:1.08~2.58,P<0.05)和糖尿病(OR=3.60,95%CI:1.97~6.58,P<0.01)、吸烟(OR=2.64,95%CI:1.82~3.81,P<0.01)、HDL<1.04 mmol/L(OR=1.58,95%CI:1.04~2.42,P<0.01)和Hcy≥15 μmol/L(OR=1.69,95%CI:1.17~4.04,P<0.01)增加SCAS的患病风险,女性(OR=0.53,95%CI:0.39~0.74,P<0.01)降低SCAS的患病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后,糖尿病是SCAS 的独立相关因素(OR=2.32,95%CI:1.16~4.67,P<0.05),而糖尿病前期(OR=1.48,95%CI:0.91~2.41,P>0.05)和SCAS 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SCAS的独立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60岁(OR=6.04,95%CI:3.13~11.7,P<0.01)、高血压(OR=2.14,95%CI:1.13~3.87,P<0.05)和吸烟(OR=2.19,95%CI:1.21~3.98,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和SCAS独立相关,糖尿病前期有增加SCAS风险的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辅助放射性131I在老年甲亢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甲亢患者185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94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性131I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O辅助治疗。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估生存质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甲减发生、甲亢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3% vs. 76.92%,P<0.05)。治疗后2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促甲状腺素(TSH)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个人信仰、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9% vs. 5.49%)、甲减发生率(10.64% vs. 13.19%)、甲亢复发率(2.13% vs. 3.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辅助放射性131I治疗老年甲亢患者,可有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甲减发生以及甲亢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以及拮抗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拮抗剂组按50 mg/kg的剂量行腹腔注射甘草酸干预。溶剂组则予以等剂量的溶解剂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比较各组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表达,不同时间点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分析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溶剂组、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0.80±0.21、0.79±0.22、0.48±0.10),NF-κB(1.24±0.26、1.22±0.24、0.43±0.08),Toll样因子受体4(TLR4,0.95±0.18、0.96±0.19、0.71±0.11),Caspase-3(1.27±0.23、1.28±0.21、0.60±0.14),bax(1.43±0.25、1.45±0.26、0.87±0.17),bcl-2(0.38±0.03、0.37±0.02、0.64±0.10)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0.24±0.04、0.21±0.03、0.23±0.05、0.41±0.05、0.44±0.06、0.7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8、13.472、12.205、21.555、22.872、14.103、21.110、20.351、21.758、20.013、22.074、7.000、21.091、20.732、13.064、17.712、18.459、4.909,P<0.01)。且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NF-κB、TLR4、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5、7.026、16.309、17.104、6.231、6.237、13.629、14.757、10.146、10.226、13.640、14.501,P<0.01)。拮抗剂组3、7、14 d时的mNSS评分为(11.40±1.54)、(8.12±1.06)、(7.11±0.07)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3.62±1.88)、(10.94±1.24)、(8.41±1.08)分]及溶剂组[(13.50±1.87)、(10.48±1.39)、(8.36±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3、4.748、9.468、7.395、6.579、6.632,P<0.05)。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伤后3 d时的Caspase-3、bax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581、0.619、0.633、0.742、0.705、0.652,P<0.05),而与bcl-2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563、-0.627、-0.646,P<0.05)。结论HMGB1/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Caspase-3、bax、bcl-2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对其的价值评价主要是通过CT和MRI简称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我们通过实际的回顾以往的这方面的临床病例。通过实际的检查CT和MRI的临床表现。然后在根据其主要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其中根据影响资料显示其中19例病灶呈现分叶状肿块,具体的表现在直径在2-10厘米,平均在3.5厘米。CT在进行扫描其中有9例是等密度,7例是低密度。增强扫描主要是用于动脉,进而病灶明显加强。其中密度比较高的有7例,等密度的有9例。高密度的有5例。MRI在进行实际的扫描其中10例呈现T1比T2信号大,同时在增强动脉呈现比较大的强化。另外的4个病灶中央伤疤也进行延时强化。结论对于FNH的影响学主要的表现为动脉期的均匀强化,门脉期以及实质呈现高密度或者是等密度,延迟强化有助于与肝细胞癌、肝腺瘤及肝血管瘤鉴别。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对其的价值评价主要是通过 CT 和 MRI 简称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我们通过实际的回顾以往的这方面的临床病例。通过实际的检查 CT 和 MRI 的临床表现。然后在根据其主要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其中根据影响资料显示其中 19 例病灶呈现分叶状肿块,具体的表现在直径在 2-10 厘米,平均在 3.5 厘米。 CT 在进行扫描其中有 9 例是等密度, 7 例是低密度。增强扫描主要是用于动脉,进而病灶明显加强。其中密度比较高的有 7 例,等密度的有 9 例。高密度的有 5 例。 MRI 在进行实际的扫描其中 10 例呈现 T1 比 T2 信号大,同时在增强动脉呈现比较大的强化。另外的 4 个病灶中央伤疤也进行延时强化。 结论: 对于 FNH 的影响学主要的表现为动脉期的均匀强化,门脉期以及实质呈现高密度或者是等密度,延迟强化有助于与肝细胞癌、肝腺瘤及肝 血管瘤鉴别。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对其的价值评价主要是通过 CT 和 MRI 简称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我们通过实际的回顾以往的这方面的临床病例。通过实际的检查 CT 和 MRI 的临床表现。然后在根据其主要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其中根据影响资料显示其中 19 例病灶呈现分叶状肿块,具体的表现在直径在 2-10 厘米,平均在 3.5 厘米。 CT 在进行扫描其中有 9 例是等密度, 7 例是低密度。增强扫描主要是用于动脉,进而病灶明显加强。其中密度比较高的有 7 例,等密度的有 9 例。高密度的有 5 例。 MRI 在进行实际的扫描其中 10 例呈现 T1 比 T2 信号大,同时在增强动脉呈现比较大的强化。另外的 4 个病灶中央伤疤也进行延时强化。 结论: 对于 FNH 的影响学主要的表现为动脉期的均匀强化,门脉期以及实质呈现高密度或者是等密度,延迟强化有助于与肝细胞癌、肝腺瘤及肝 血管瘤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者的分子诊断方法和临床特点,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基于多重PCR的AA芯片法和探针捕获法两种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对2009年7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治的206例46,XY DSD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并对分子诊断明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6例患者中,同时有小阴茎、尿道下裂、隐睾三种表型的患者诊断率最高,可达75.28%。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外生殖器男性化不全表现,其中小阴茎伴有尿道下裂最为常见(87.25%)。81例(39.32%)患者检测为单一基因突变,104例(50.49%)患者存在多个基因突变,21例(10.19%)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ACMG)指南统计致病和可疑致病比例,发现明确分子诊断的有107例,诊断率为51.94%,包括类固醇5α-还原酶2(SRD5A2)突变40例(37.38%),雄激素受体(AR)突变36例(33.64%),类固醇生成因子1(NR5A1)突变18例(16.82%),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3(HSD17B3)突变6例(5.61%),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CYP17A1)、Wilms肿瘤相关基因1(WT1)、GATA结合蛋白4(GATA4)突变各2例(1.87%),黄体生成素受体(LHCGR)突变1例(0.93%)。在81例青春期后患者中,29例有乳房发育,其中25例(86.21%)为AR突变。结论46,XY DSD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分子病因复杂。靶向二代测序具有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尤其对遗传异质性较强的46,XY DSD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儿NADH脱氢酶1(ND1)、NADH脱氢酶3(ND3)和味觉受体2家族成员43(TAS2R43)基因表达情况及与儿童重症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儿童重症肺炎患儿30例为重症肺炎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儿童25例为健康对照组。重症肺炎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30±1.69)岁;健康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96±1.31)岁。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ND1、ND3和TAS2R43基因表达量,2-ΔΔCt法计算ND1、ND3和TAS2R43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重症肺炎组ND1、ND3及TAS2R43 mRNA的循环阈(Ct)值分别为20.49±0.45、21.32±0.61和32.20±0.46,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6.69±0.62、27.50±0.35和26.69±0.4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2、-15.25、-14.19,均P<0.05)。2-ΔΔCt法计算重症肺炎组ND1、ND3和TAS2R43基因相对表达量是健康对照组的51.27、50.56和0.02倍。结论ND1、ND3和TAS2R43基因在重症肺炎患儿体内有异常表达,这3个基因可能与儿童重症肺炎关系密切。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体素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分析1~3岁婴幼儿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脑形态异常,初步探讨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ASD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首次诊断为ASD幼儿及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婴幼儿行MRI高分辨率三维T1WI (3D T1WI)扫描。基于matlab2012b平台的统计参数图(SPM12)软件的工具包CAT12行3D T1WI图像VBM分析,计算各脑区的体积。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全脑和各脑区体积差异。结果符合条件ASD组17例,均为男性,月龄12~34个月,平均(28.9±9.5)个月。对照组12例,均为男性,月龄13~35个月,平均(28.6±10.5)个月。与对照组比较,ASD组脑灰质体积、脑皮层厚度较大,脑脊液体积较小(P<0.05);ASD幼儿左中央后回,右顶下回和左额下回灰质体积较对照组增大(P <0.001,核团>100个体素)。结论婴幼儿ASD脑形态异常有一定特征,MRI有望成为早期诊断ASD的手段。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40例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 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对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质量作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 90.00%, 高于对照组的 6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5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急救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提高急救效果, 减少护患纠纷, 提高护理满意率, 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救护理;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效果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病患,探究整体护理模式对其的心理状态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2021.01-2022.01)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观察记录结果;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并进行病患心理状态观察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项实验数据(SAS、SDS、PSQI)评分优于A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病患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具备临床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在成人与青少年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差异,并根据临床特征制定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期间我院确诊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中成人患者60例,青少年患者40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共病情况及治疗反应,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青少年组患者以躁狂相发作频率较高(3.5 ± 1.2次/年),而成人组则以抑郁相发作为主(2.8 ± 1.1次/年)。青少年患者的家族遗传史发生率为62.5%(25例),显著高于成人组的20%(12例),而成人患者的物质滥用(30%)和焦虑症(46.7%)显著高于青少年。治疗方面,青少年组对情绪稳定剂反应更好(HAMD评分治疗后13.5 ± 2.9),成人组则对抗抑郁药物反应显著。结论:双相情感障碍在成人与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特征及共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青少年患者需特别关注躁狂相的管理及家族遗传史,而成人患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共病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中运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对比观察。方法:此次实验选用的对象为,2019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胃病患者,在进行实验对象收集之前,明确告知实验的目的,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选取122名胃病手术患者,其中这些患者的病症、病情具有相似性,伴有胃溃疡和胃出血的问题,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分别为61例,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两者医患关系沟通的流畅度进行对比,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有效情况进行对比,以此判定意义与价值。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胃病的恢复情况,相较于实验组而言比较稳定,更加的有序。P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川东北地区某眼视光门诊12~35岁患者的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NSBVD)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招募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视光门诊寻求常规视力检查的12~35岁志愿者172例。检查内容包括主觉验光、立体视觉、水平隐斜、正融像性聚散(PFV)和负融像性聚散(NFV)、聚散灵活度(VF)、集合近点(NPC)、单眼调节幅度(MAA)、单眼调节灵活度(MAF)、调节反应(MEM)、集合不足症状问卷(CISS)等。综合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各类NSBVD分类诊断并计算其患病率。采用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NSBVD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NSBVD在门诊患者中占比为36.1%,其中以集合不足最为常见,为12.8%。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性别、年龄、等效球镜度(SE)和双眼SE差值为NSBVD发病的相关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未发现双眼SE差值与任何一项双眼视觉指标相关,但右眼SE与远距PFV(r=-0.243,P=0.010)、远距NFV(r=-0.247,P=0.009)及CISS(r=-0.211,P=0.027)呈负相关,与NPC呈正相关(r=0.224,P=0.019)。结论:NSBVD在眼视光门诊12~35岁人群中较为普遍,年龄、性别、屈光状态不是NSBVD患病的相关因素,但随着近视度数加深,远距融像性聚散功能增加,NPC移近,CISS评分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