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CNS)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37例CNS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并根据颅内病灶与鼻窦病灶的相关性分为鼻-脑曲霉菌病(RA,21例)和脑曲霉菌病(CA,16例)2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仅16.2%(6/37)的CNS曲霉菌病患者存在明确免疫抑制背景,但35.1%(13/37)的患者合并糖尿病。CNS曲霉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头痛(73.0%,27/37)、脑神经受累(59.5%,22/37)、发热(37.8%,14/37)等。脑脊液特点为:压力升高(53.8%,14/26)、白细胞计数增加(46.7%,14/30)、葡萄糖水平降低(30.0%,9/30)、蛋白水平升高(70.0%,21/30),病原学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7/10的患者结果为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常见受累部位为鼻窦-眶尖-眶后-海绵窦(43.2%,16/37)及脑叶(27.0%,10/37)。治疗方案包括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64.9%,24/37)、药物+手术联合治疗(27.0%,10/37)及单纯手术治疗(8.1%,3/37)。与CA组相比,RA组男性比例较少[47.6%(10/21)比14/16,χ²=6.34,P=0.012]、年龄较大[(54.2±19.4)岁比(38.4±18.4)岁,t=2.50,P=0.017],易出现头痛[85.7%(18/21)比9/16,χ²=4.00,P=0.046]和脑神经受累症状[81.0%(17/21)比5/16,χ²=9.31,P=0.006]。本组中患者早期误诊率为73.0%(27/37)。共29例患者先后接受伏立康唑药物治疗(85.3%,29/34),治疗疗程为3.0(0.5,10.4)个月;与补救治疗相比,初始治疗病死率较低(4/17比9/12,χ²=7.54,P=0.006)。随访至2021年12月,共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5.9%(17/37)。结论CNS曲霉菌病可无明确免疫抑制背景,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脑脊液可无炎性改变,病原学二代测序阳性率较高,尽早、长程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及Solitaire AB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IC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行Neuroform EZ支架或Solitaire AB支架植入治疗的症状性ICAS患者142例,其中男95例、女47例,年龄(57.7±9.7)岁。按应用支架不同分成Neuroform EZ组(EZ组) 91例及Solitaire AB组(AB组)51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责任血管残余狭窄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EZ组共植入Neuroform EZ支架91枚,AB组共植入Solitaire AB支架51枚,两组手术成功率均100%。EZ组手术时间(2.4±0.4)h,AB组手术时间(2.5±0.5)h;颅内责任血管狭窄率EZ组从83.8%±10.1%降为21.5%±12.0%,AB组从85.6%±6.2%降为19.2%±4.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责任血管残余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EZ组发生穿支梗死事件3例、颅内出血1例,AB组发生穿支梗死事件2例,两组均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EZ组为4.4%(4/91)、AB组为3.9%(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组51例患者(51枚支架)获随访,随访时间6~13(8.27±3.18)个月;AB组28例患者(28枚支架)获随访,随访时间6~14(8.61±4.38)个月。术后3个月mRS评分显示两组患者预后均良好:EZ组mRS评分(1.3±0.4)分,AB组mRS评分(1.4±0.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行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EZ组15.7(8/51),AB组14.3%(4/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roform EZ支架及Solitaire AB支架是症状性ICAS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85例SCD住院确诊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27.4%(93/339)]低于感觉神经传导[45.9%(107/233)](P<0.001);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较传导速度更易受累[22.7%(53/233)比4.7%(11/233),P=0.001]。针极肌电图下肢较上肢异常率更高[31.9%(59/185)比5.7%(5/87),P<0.001],自发电位有无与病程、神经功能评分无关。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80.8%(118/146)]高于上肢[61.1%(77/126)](P<0.001),SEP异常率[71.7%(195/272)]高于周围神经[35.0%(200/572)](P<0.001)。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率为15/16。神经功能评分与腓总神经波幅、N9、N20潜伏期有相关性。结论电生理检查提示SCD患者后索损伤较周围神经损伤更常见,感觉重于运动,下肢重于上肢,感觉神经轴索较髓鞘损害更常见。电生理检查对SCD的早期诊断、神经系统定位、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