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交流耐压试验是检测电力电缆线路安装质量的重要手段,串联谐振是大容量试品交流耐压试验中常用的方法。文章通过分析计算采用并联补偿的串联谐振方法完成了长距离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并通过局部放电巡检仪定位了故障接头的位置,从而确保了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资源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历程中呈现了重要的作用和动力。2020年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增速56.6%,带动上下游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华为云、移动云占据IaaS市场份额前五。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以后,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逐渐趋于复杂,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决策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市场环境中。大数据时代,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也需要结合实际的需求,突出高效、快捷的管理方式,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性呈现出来,以此来完善人才管理方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简介:摘要: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促使各行各业都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基础建设行业的发展在传统技术的创新改革下实现了质的飞跃,桥梁工程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环节,其工程质量的有效提高,一方面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提供了更加高质量的交通运输条件,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桥梁建设技术。但桥梁工程造价的开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金链的控制程度不足导致施工项目的基本运行能力降低。因此需要落实科学有效的预结算技术,明确成本管理具有的重要性,更好地提高桥梁工程成本造价的基本能力。针对桥梁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进行分析,明确二者存在的联系关系,形成科学的预结算工程手段,以此来推动我国桥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DiscoveryTM IGS 7复合手术室与传统CT术前定位肺结节在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经皮穿刺定位后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92例肺结节患者资料,男38例,女54例,年龄26~72(47±12)岁,其中47例患者接受了DiscoveryTM复合手术室定位(复合手术室组),45例患者接受了CT室定位(CT室组)。比较两组从定位开始到手术开始的时间、脱钩率、疼痛评分等指标,判定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结节特征和质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CT室组,复合手术室组从定位到手术开始的时间短[(34.8±18.2)min比(250.7±141.2)min],脱钩发生例数少(0例比5例),患者疼痛评分小[0分比(4.00±1.31)分](均P<0.05)。结论在DiscoveryTM IGS 7复合手术室中行经皮穿刺肺结节定位安全有效,从定位到手术开始的时间更短,脱钩发生少,无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组织中的病原学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疑似或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病理标本,将190份标本按照病理形态分为4组:组1为坏死性肉芽肿组(109份),组2为非坏死性肉芽肿组(20份),组3为普通炎症组(45份),组4为非结核病变组(16份)。比较各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在4组病理标本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阳性率,同时比较不同抗结核治疗时间对病原学检查结果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在组1、组2、组3和组4患者的组织病理标本中抗酸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17.4%(19/109)、5.0%(1/20)、4.4%(2/45)、0(0/16),MTB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32.0%(32/100)、4/19、4.8%(2/42)、0(0/16),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体系(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n resistance real-time quantitativ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system, Xpert MTB/RIF)检测的MTB阳性率分别为74.3%(81/109)、15.0%(3/20)、13.3%(6/45)、0(0/16),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的MTB阳性率分别为63.0%(58/92)、0(0/15)、2.6%(1/38)、0(0/10),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的MTB阳性率分别为32.4%(24/74)、0(0/10)、0(0/15)、0(0/10),各种病原学方法检测4组标本中的MTB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pert MTB/RIF检测组1标本中MTB的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MTB培养和S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016、37.162、35.679,均P<0.01),但与FQ-P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7,P=0.112),联合病原学检查MTB的阳性率为85.3%(93/109),高于Xpert MTB/RIF的74.3%(81/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各种病原学检查抗结核治疗时间≤1个月与>1个月的组1病理标本MTB阳性率分别为:抗酸染色为14.3%(7/49)比20.0%(12/60)(χ2=0.612, P=0.434),MTB培养为48.9%(22/45)比18.2%(10/55)(χ2=10.721,P=0.001),Xpert MTB/RIF为69.4%(34/49)比78.3%(47/60)(χ2=1.131,P=0.287),FQ-PCR为55.0%(22/40)比69.2%(36/52)(χ2=1.965,P=0.161),SAT为43.3%(13/30)比25.0%(11/44)(χ2=2.736,P=0.098)。结论MTB病原学检查结果与典型的结核病病理形态学存在一致性。病理组织的各种病原学检查方法中以Xpert MTB/RIF检出率最高,且不受早期抗结核治疗时间的影响,而联合病原学检查能提高检出率,可在标本量足够时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肺病理特征,为类似病例的临床救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OVID-19患者从发病到危重型快速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支气管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的动态变化和心肺病理解剖结果。结果该例患者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后第9天入院。患者起病后从轻症到重症,再到危重症分别经历了12和18 d,在第28至45天期间接受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以及心肺联合移植术,术后第2天死亡。患者有8年高血压病史。早期症状轻,炎症指标升高、淋巴细胞减少。治疗效果差,病情进展迅速,多次病毒核酸检测转阴之后病情仍加重,并逐渐发展为肺出血和实变,大量分泌物和肺内出血导致肺功能丧失、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肝功能异常。予右肺移植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不能维持循环稳定而死亡。肺病理检查可见气管及支气管内存在大量黏液、暗红色分泌物和血块,病理改变主要为肺组织出血坏死、肺泡炎、纤维素性渗出和小血管病变,心肌细胞水肿和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COVID-19危重型患者从轻症到危重症、死亡进展快速,危重症阶段发生肺、心和肝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