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中学 336100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至关重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有诸多应用潜力,能够将复杂文本信息简洁有序呈现,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剖析文本要素、促进思维发散。对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期望找到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新路径,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实效性;提高
前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提高实效性的挑战,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繁杂的文本内容,往往难以有效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本要素。思维导图的出现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把文本的各方面内容以可视化形式展现。在构建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可深入分析文本,思维导图在构建阅读框架、剖析文本要素、促进思维发散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这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一、思维导图构建阅读框架,明晰文章脉络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将复杂的文本信息以简洁、有序的方式呈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将文章的各个要素进行梳理。对于文章的结构,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开头、中间、结尾部分的关系,如总分、分总等结构形式。对于文章的内容,能将主题、分论点、论据等直观地联系起来。以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为例,这篇文章内涵丰富,人物形象复杂,思维导图构建阅读框架,可快速把握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及其所反映的国民劣根性等核心内容。
思维导图构建阅读框架可从人物形象这一角度入手,在中心位置标明“阿Q”。从其精神胜利法这一重要特征出发,延伸出多个分支。如阿Q面临杀头时用精神胜利法忘记苦楚,这是一个分支;赌赢后钱被抢又打自己嘴巴达到心平气和是另一个分支。再从阿Q的社会地位角度建立分支,他是最下层的平民百姓,有着沉重的奴隶意识,世世代代做奴隶,面对压迫默默忍受。思维导图将内容整合起来,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阿Q形象的多个层面及其内在联系。在对文章脉络方面,以国民劣根性为主题,思维导图可以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麻木不仁、欺软怕硬等性格特征归结到国民劣根性之下,从而让学生理解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批判这一文章主旨,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维导图剖析文本要素,深化细节理解
思维导图以一种可视化的结构呈现文本内容,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文本的各个组成部分[1]。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来说,文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多方面。以思维导图呈现时,可将人物关系以分支形式展开,使学生一眼看清人物间的复杂联系。在情节方面,能够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将各个情节节点罗列,有助于把握故事脉络。
以《茶馆(节选)》为例,在剖析人物要素时,利用思维导图可将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等主要人物分别列为一个分支。王利发的性格特点如精明、世故等可以在其分支下详细列出,同时与他相关的情节如对不同顾客的态度等也能在旁边注明。对于常四爷,他的正直、豪爽以及因这一性格导致的行为情节都能清晰呈现。从情节要素看,思维导图可按照剧本的场景依次列出情节发展。如开场时茶馆中的热闹景象为一个节点,其间不同人物的登场和对话构成情节的具体内容。再到后面一些矛盾冲突的发生等情节发展,都能在思维导图中有序展现。
三、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散,提升阅读创新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2]。以《自然选择的证明》为例,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梳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各个要点。从生物的普遍变异、过度繁殖,到生存斗争中的汰劣留良,再到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形成新种等内容,思维导图可将繁杂的内容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呈现。
在教授《自然选择的证明》时,可具体展示思维导图在提升阅读效果方面的作用。例如,可以以生物进化的因素为中心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分支上,列出达尔文提到的生物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等内容。以生物变异这个分支为例,进一步细化为有利变异和有害变异。对于生存斗争分支,又可以标注出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的斗争类型,他们会思考如何准确地对不同概念进行分类和关联。在对花与昆虫的相互选择这个例子进行分析时,学生可将花的特征如蜜腺发达、花蜜泌量多等与昆虫的特征分别列在思维导图的不同分支。
总结: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构建阅读框架方面,能够明晰文章脉络,如对《阿Q正传(节选)》的分析。剖析文本要素时,可深化细节理解,以《茶馆(节选)》为例便能体现。促进思维发散上,有助于提升阅读创新,《自然选择的证明》的教学可证明这一点。思维导图将复杂的语文阅读内容简单化、可视化,让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文本,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尚志军.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周刊, 2020, (34): 143-144.
[2]刘俊永,马政霞.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 (08):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