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出院带药自我管理与医患沟通模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9
/ 2

心衰患者出院带药自我管理与医患沟通模式的探讨

陈倩  赵雯雯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带药自我管理现状,以及医患沟通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优化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0例心衰患者,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出院带药自我管理教育与医患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带药自我管理能力和医患沟通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的按时服用、剂量准确性、用药记录保持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衰患者出院带药自我管理教育与医患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减少病情反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衰;出院带药;自我管理;医患沟通;医疗服务质量

心衰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深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1]。出院后的带药自我管理,作为心衰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稳定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在现实中,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带药自我管理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心衰患者多伴有多种并发症,需要长期、规律地服用药物,且药物种类繁多、用法复杂,使得患者在自我管理中容易出现疏忽和错误[2]。另一方面,由于医患沟通不畅或缺乏有效的沟通模式,患者往往对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知识了解不足,导致自我管理效果不佳。因此,探讨心衰患者出院带药自我管理与医患沟通模式,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病情反复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心衰患者,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样本中男患者性别占比为53.3%,女患者性别占比为46.7%,平均年龄为68.5±7.2岁;观察组样本中男患者性别占比为50.0%,女患者性别占比为50.0%,平均年龄为69.1±6.8岁。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包括向患者讲解心衰的基本知识、饮食注意事项、药物使用方法等。同时,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会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监测病情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出院带药自我管理教育与医患沟通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带药自我管理教育:在患者出院前,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带药自我管理教育,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同时,向患者介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3]。(2)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医护人员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和病情监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3)定期随访:在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会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带药自我管理情况:主要包括药物的按时服用、剂量准确性、用药记录保持等方面。通过患者自我报告和家属监督的方式,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的能力。

病情知晓率: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包括心衰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预防措施以及病情进展的识别等。

1.4统计学分析

以()表示连续性变量资料,行t检验;用(n,%)表示定性资料,行X2检验,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结果为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带药自我管理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带药自我管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等(P<0.05);见表1。

表1带药自我管理情况

组别

例数

按时服药(%)

剂量准确性(%)

用药记录保持(%)

对照组

30

80.00

73.33

60.00

观察组

30

96.67

93.33

90.00

X2

-

4.0431

4.3200

7.2000

P

-

0.0444

0.0377

0.0073

2.2病情知晓率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心衰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预防措施以及病情进展的识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0.05);见表2。

表2病情知晓率

组别

例数

发病机制知晓率(%)

症状表现知晓率(%)

预防措施知晓率(%)

病情进展识别率(%)

对照组

30

63.33

70.00

56.67

60.00

观察组

30

90.00

93.33

86.67

86.67

X2

-

5.9627

5.4545

6.6484

5.4545

P

-

0.0146

0.0195

0.0099

0.0195

3讨

本研究显示,通过强化心衰患者出院带药自我管理教育与医患沟通模式,患者的带药自我管理情况和病情知晓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表明,这种综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减少病情反复,具有显著的效果。首先,加强带药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心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用药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带药自我管理教育,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遵循用药指导,减少用药错误和疏忽,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4]。其次,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模式能够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5]。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自我管理和病情监测。此外,定期随访也是提高心衰患者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随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发现问题并给予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可以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心衰患者出院带药自我管理教育与医患沟通模式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的有效途径。这种综合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减少病情反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因此,在未来的心衰患者管理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综合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龚兴媛,李玉玲,陈爱玲,王丽华,解燕,赵芳玲,李倩,马义娜,侯春霞,丁向英.人工智能随访系统在出院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3,45(12):1154-1156.

[2]郦娜,庞莉.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生活质量与预后的影响[J].新疆医学,2020,50(10):1046-1048+1015.

[3]林苗,吴如,陈春春,朱慧芬.护士主导“门诊-病区-家庭”管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20,37(08):36-39+53.

[4]郑战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

[5]肖璐,赵容,陈燕华,刘建平,刘乾惠,黄永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质量现状及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12):1938-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