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6
/ 2

例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卫婷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初级中学陕西 延安 717199

摘要:现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指向、新动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围绕课程标准展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炼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实践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初中已经普及,但目前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对信息技术支持不足、课程内容缺乏等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使他们认识到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还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是目前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所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概述

1.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能力是当今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也就是学生自己身上所形成的所有思维活动和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的能力。在Python课程教学体系中,学生需要学习编写程序以达到实际效果。在实际学习计算这个学科知识过程中,学生头脑里面一般会同时反复经历进行着几何抽象、建模、计算以及分析运算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在计算学习过程中,会开始初步地形成一种数学计算性思维。

2.信息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一直是初中信息知识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们在独自动手完成学校各种相关知识任务时,会发现自己慢慢的在自身头脑中已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思维意识。这种学生思维意识其实不一定单单地局限于运用信息技术,而是很可能要涉及到现实社会当中很多别的知识领域,比如文学音乐艺术层面、语言层面等。学生思维意识往往就会经过这些知识方面,最后通过学习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而进一步表现出来,这个过程逐渐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信息意识。

3.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

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数字化工具种类十分繁多。因此,培养学生和提高广大学生计算机数字化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创新实践能力是能够科学有效地顺应信息时代的新发展趋势的,这将是当今的学生都必须要了解掌握。

4.信息社会的责任感

信息社会责任感是当今人们最应该共同拥有的责任,是一种道德标准价值观和文化素养。近年来,人们使用信息技术水平在迅速发展提高,导致对信息技术安全环境的破坏和一些人不自觉的下降网络信息道德意识。因此,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醒学生要文明科学上网,培养增强他们建立安全信息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一是创设游戏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把复杂的计算思维问题借助游戏来完成,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解决。

二是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着手,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在面对难度较高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简单的、趣味性强的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能力。例如,在制作Scratch作品《飘落的花瓣》中,首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对角色进行抽象和分解,得出天空中的花瓣是一个角色,且通过克隆程序可以实现花瓣雨的效果。在分析设计编程测试调试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是鼓励多角度创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设计算法时开动脑筋,采用多样性算法多角度解决问题。

2.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任务驱动。在完成作业分配时,应特别关注学生对新知识与已知知识的衔接。通过构建相关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教学活动单调,使学生感到乏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作者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课堂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在《网络与生活》课程中,作者把QQ、微信等同学们所熟知的QQ、微信等引入了课堂,并组织同学们进行了评估。同学们说,可以用这种软件来沟通。因此,组织了同学们登录帐号进行网上交流。十分钟后,让学生谈谈自身感受。多数学生均谈到合作的重要性,生活中如此,学习中也如此。于是,将网络与生活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聊天软件进行评估,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设计,构建情景,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3.注重信息技术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与实践技能教学,尽力做到为全体学生创造多种机会和动手技能实践。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是,加强动手和实践操作技能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出自由学习时间,要求全体教师主动积极去参与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过程。基于学生自身因素的双向引导的作用,课堂的教学组织效率同样可以从中得到有效地提高,学生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避免自己课堂学习工作中发生的种种偷懒现象。例如,教师要格外注意利用空白时段教学,给学生们提供出一定长度的课堂时间以吸收信息技术知识,即通过引导每个学生主动进行课外小组式合作探究学习,进而深入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便利。在解决这个疑难活动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继续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学生小组活动,发现困惑学生时主动给予解答,提供帮助化解疑惑,还应当拿学生的疑惑点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为广大学生尽快掌握各种多样化灵活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有效方式等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中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把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学习和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只有把握了这些目标,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特性,才能在传统的教育和核心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从而培养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明亚.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重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2):49-51.

[2]邱钰,苏婷婷.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