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业技师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社会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焊接加工人才需求与产业经济主导方向密切相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焊接加工专业教育提出较高要求。在焊接加工专业教育中推动产教融合,积极适应人才需求变动,确保人才培训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体现焊接加工专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关注到焊接加工专业教育进程,简要分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意义,随后从两个方面,探索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为焊接加工专业产教融合提供建议。
关键词:焊接加工专业;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实践
引言
焊接加工专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在专业教育中积极推动产教融合,适应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特征,让专业教学更有成效,也为产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优质人才。鉴于此,有必要分析焊接加工专业的产教融合策略。
一、焊接加工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的意义
焊接加工专业承担着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重任,立足于产教融合的背景,构建综合性的教学平台,形成多元化的专业教育机制,形成具有独到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适应焊接领域的人才需求变动,人才供需对接到位,实现校企共赢的效果。积极推动产教融合,还能建立长效育人机制,强化焊接加工专业的自我造血能力,为专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也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先进的案例,积极意义显著。焊接加工专业的产教融合,意味着人才培养充分对接实际需求,适应区域的发展情况,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也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动力。另外,产教融合也为焊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同时推动焊接加工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为职业院校建立特色化专业集群、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1]。
二、焊接加工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探索
(一)明确焊接加工专业的发展方向
焊接加工专业的产教融合,需要适应当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焊接加工领域的人才需求,确保焊接加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顺畅对接。焊接加工专业立足于学历教育,结合当地企业的焊接人才需求,建立个性化的定制培训机制。学历教育与个性化定制培训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专业教学中的供需对接奠定坚实基础。焊接加工专业要做到“育”、“训”结合,以“训”养“育”,将个性化定制培训中的收益,应用于焊接加工专业的设施更新与环境建设层面,焊接教学资源更丰富。同时,推动焊接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进一步推动“育训结合”进程,推动焊接加工专业快速发展[2]。
焊接加工专业教学方向并非一成不变,要建立动态化的专业教育机制,充分适应焊接产业链的变动。院校焊接加工专业及时掌握当地产业需求主导方向,作为调整专业建设方向的依据。比如,专业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了焊接自动化、焊接工艺检测等全新的课程。同时加大特色化的焊接加工专业建设力度,确保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有效结合,焊接加工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也能快速响应当地的焊接人才需求。
(二)产教融合进程中注重多方联动
焊接加工专业的产教结合进程,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资源,发挥社会机构力量的作用,拓展产教融合的覆盖面,更好地服务于焊接专业人才培训进程。在掌握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协同各方面资源,整合焊接技术专业人员,拓展焊接专业教育人员的来源。立足于焊接加工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布点分散合理的培训平台,增强专业培训的师资力量,促进焊接加工专业领域的供需对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在焊接加工专业的校企合作进程中,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加大先进焊接技术的引进与宣传力度,增强专业教学的吸引力。院校与当地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并成立“订单班”,双方共同拟定焊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签订用人合同。校企共同参与招生、就业等教育过程,共同保证人才培养中的师资与技术储备,确保人才供需深度对接,焊接专业教学内容也吻合企业用工标准。关于校企合作中的顶岗实习,由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协议书。企业选择一名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技术指导、能力测评等工作。另有一名焊接加工专业教师作为学校导师,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协调、跟岗等事宜。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深入企业一线环境,增进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与职业意识,对焊接加工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从事类似的岗位工作做好准备。教师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前往企业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也能掌握企业的真实人才需求,为今后的专业教学指明方向。校企双方立足于产教融合机制,设置冠名奖学金、助学金,或者向顶岗实习的学生发放餐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进程,助力学生成才,在全社会形成强烈反响。校企合作进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资源。例如,在每年暑假,学校与当地企业单位共同承担“在职职工技能培训”任务,将学校作为职工技能培训的场地,利用学校的专业资源进行技能培训与考核,不仅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还能为学校带来额外收益,并将收益应用在专业实训资源与设施的更新层面。此外,学校发挥自身优势,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辟产教融合“新蓝海”。学校焊接专业教师前往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技术交流,使得校企双方受惠
[3]。
立足于校企合作模式,政府加入其中,推动“技能扶贫”进程。对于建立档案的贫困家庭学生,在政府的引导下,由校企双方对其进行“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工作。校企双方共建“校企合作新型学徒制试点班”,推动焊接技能训练与生产加工进程。这种方式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发展机会,贫困学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院校毕业证书以及宝贵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焊接加工专业学生的就业进程,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注入强心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焊接加工专业教育进程中,要将产教融合摆在关键位置,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探索产教融合的有效策略,真正把专业教育“搞活”,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优质的焊接加工人才,彰显专业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毅峰. 高职院校焊接加工技术教学实践与探讨[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 (12): 36-37.
[2]胡秋月. 基于一体化教学过程技工院校焊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06): 128-129.
[3]范宁. 技师学院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 (01):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