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75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能否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探究数学本质,巧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综合解题及思维能力.本文拟对“2+2+36”数学课堂模式进行一些探究与实践思考.
关键词:课堂模式; 深度探究; 核心素养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地碰撞、融合、发展,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闪现出新的光彩.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目前,国内外的教育教学专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学习专家关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报告,笔者颇有触动,于是尝试“2+2+36”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现将实践心得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1 “2+2+36”教学的理念
课堂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目标,其改革实践围绕着“还”字做文章,即:“还”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独立、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在课堂上具有主动活动的最基本保障.因而,笔者把“2+2+36”教学的课堂模式理念概括为下列内容: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性;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2 “2+2+36”教学的过程
“2+2+36”教学的课堂模式分为三个部分:2分钟学生讲演,2分钟针对评价以及36分钟新课教学.笔者有这样的深刻体会:良好的课堂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能否利用好这课堂前4分钟决定了能否把学生带进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因而,笔者认为该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前两部分是关键.在具体操作中,笔者每天要求一位学生上讲台前进行讲演,内容可以是老师在前一堂课指定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在作业练习中寻找.下面为笔者在教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例子:
例1:已知抛物线,直线过点,且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的方程.
生1: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由得:
(*)
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上述方程只有一个解,故,即:,解得:
直线方程为.
师:下面请大家对刚才生1同学的讲演作出评价,发表下你的意见.
生2:(*)式当时为一元一次方程,也只有一个解,此时直线方程为.
掌声响起,同学们对生2的补充表示认可,这时,又站起一位学生:
生3:我觉得既然可以等于0,也可能不存在,也就是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方程为,与已知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符合题意.
师:很好,考虑得非常周到,这也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落四,或解完一道题不检查、不思考.这道题如果我们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很快能看出直线有三种情况(如右图).
评注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例2:正四面体的顶点分别在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条射线上(如图),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是正三棱锥
B. 直线平面
C. 直线与成角
D. 二面角的大小为
生1:设正四面体棱长为,则,,,
设,
即:.
(ⅰ),且是正三棱锥.
(ⅱ)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解得:,故
又
与相交但不垂直,即:与平面不平行.
(ⅲ)
.
(ⅳ)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解得:,故
又平面的法向量为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为,则=
由图可得:,故
师:刚才生1同学的分析非常好,解答过程也很完整,可以看出生1同学对空间向量这块内容掌握得很好,课后也花了充分的时间去准备.
这是一个《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复习课中的课后探究题,笔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空间向量的认识,进一步熟悉几个常用的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公式,却不料站出一名学生说,他发现的有所不同.
生2:如果添加一些辅助线,把正四面体放到正方体中去,答案就出来了.
是正三棱锥,
直线与成角,二面角的大小为,则只有(B)是错误的.
笔者感到很惊喜,这不正是一道典型的补形题目吗?补形本是普通的策略,但在这里却起着出奇制胜的关键性作用,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原题给出的图形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但我们对正方体是非常熟悉的,何不将原题补成正方体,那么一切都真相大白、一目了然了.
师:有创见!生2同学的解答,能从正四面体联系到正方体,难能可贵,思路新颖,完全正确.
评注 教学贵在自然、本质,知识是自然获取的,而不是幡然醒悟的,只有抓住了课堂这一“主阵地”,沿着学生的思维路线探究、生成,这样的教学才能和谐高效,才能取得教学的长期效益.
3 “2+2+36”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面对新教材,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以符合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式,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2+2+36”模式的课堂教学,更新了以往的教育观念,将固有的教师满堂讲、学生拼命背的教学模式转化为让学生在互动中去探索发现、感悟数学知识,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章建跃博士指出: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基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数学教育研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能力.“2+2+36”模式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引导学生会表达、会举例、会判断,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素养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交融、相互协调、螺旋上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刘国祥.基于运算素养提升的变式教学探究[J].中小学数学,2023.
[3] 曾荣.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与课时实施[J].数学通报,2021.
作者简介:厉丰群,女,浙江绍兴,越州中学,数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