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为绘本阅读助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3

巧用微课,为绘本阅读助力

王淑颖

宁波市中原小学

【摘要】绘本阅读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阅读绘本是一个人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少儿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目前,在绘本教学中仍存在不少误区,学生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培养及提升。因此,有效利用微课进行绘本导读,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绘本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绘本阅读   微课   优质阅读  策略

在阅读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绘本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教师们也喜欢将其引入了课堂,成为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可现状是大部分孩子对阅读缺乏兴趣,每天要逼着才会看书,看时也心不在焉。一本绘本翻了还没两分钟,就吵嚷着说看完了。由此可见,孩子们并没有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小语人”的职责所在。

一、微课与绘本阅读的亲密接触

微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聚焦语文学习中的多个知识点,也能够将单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更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具有灵活、多元、自主的特性。而这一特点,也正好满足了我们对低段学生阅读引导的需求。小学低段学生活泼好动,新鲜有趣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手法正能“投其所好”。微课通过简短的视频多媒体手段,将生动的视频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无暇走神,更“舍不得”走神。在温馨活泼的氛围中,教师实施教学,效果往往要优于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

微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旨在将枯燥性的语文教学生动化,将碎片化的语文学科知识连贯化,将抽象的人文观念形象化,极大地吸引了年幼的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学习热情,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丰满与生动。如今,我们就是要利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给绘本教学助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阅读引向“优质”,既能够在见识上得到增长,又能在思想上得到启迪,还可以在心灵上得到陶冶,而不再是单纯的读文认字,也不是惯性的总结内容。为绘本阅读指导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更为学生今后的个性化阅读作好铺垫。

二、用微课助力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隐形引导

对于阅读的种类,很多人都认为,孩子读得开心就好。但是,我们却发现,很多时候把绘本等同于单纯的讲故事,不启发,不指导,无点拨,让绘本阅读缺失意义,效率低下。所以,在孩子形成阅读习惯的初期,要告诉他们,“该读什么”、“怎么读”。让孩子在重复阅读过程中悄悄地提升能力。阅读不是三心二意、走马观花,而是与书籍来一次心灵的相约。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一件幸福的事,一件能品尝成功的事。当他们看完一遍绘本导读微课后,便迫不及待地去翻阅原著,这才是我们的制作这堂微课的初衷。我们不能帮孩子记忆,不能帮孩子阅读,但是我们可以帮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最有价值的书。由老师帮他们进行“精挑细选 ”,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更便捷地接触到这些绘本,反复观察图画,品读文字,让孩子逐步感受阅读的乐趣。

绘本图画精美,语言精炼,图文并茂,而微课更是短小精干。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精挑细选一些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和可读性较强的绘本,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呈现,从而引领学生很快地进入绘本阅读。将这不容小觑的微力量用在经典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上,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二)读中激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其实,儿童的天性、年龄特点都在告诫我们,纯文本的阅读对于低段学生而言,确实有些枯燥,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害怕、厌烦的情绪,而用微课进行绘本导读,却能改变这一现状。将微课融入绘本阅读指导,将绘本阅读中的听、说、读、写、问、议和想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图文结合的艺术魅力。其实,我们的绘本导读微课,就像是电影精彩的预告片,虽不是巨制,却是浓缩的精华。有鲜活灵动的画面、声情并茂的介绍,有扣人心弦的音乐、夺人眼球的视频,还有调动思维的导图、激发想象的训练。总之,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绘本导读,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多元、立体地呈现在孩子眼前,充分调动孩子多方面的感官来欣赏经典佳作。

因此,老师在制作绘本导读微课时,更要充分挖掘各种信息资源,将一些相关的内容背景、阅读延伸介绍或者经典儿童文学拍成的影视作品节选收录在微课中。通过短短几分钟的阅读导读微课,能将厚重的一本书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在不知不觉的欣赏中,主动地去探寻这座秘密花园,在无形中激发起孩子阅读的兴趣,把阅读当作终身的习惯。

(三)赏中得法

每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或是言语表达,或是精神引领,或是人文关怀,或是审美情趣。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都应该带着孩子在阅读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纵观我们之前传统的课外阅读指导,大多老师的操作都比较简单:首先的布置阅读内容,然后有读中的摘抄或随意的阅读批注;读完进行简单的交流,或是写写读后感。起初,孩子们还会竭尽所能,但长此以往面对这种一成不变的阅读模式,就开始应付了事。虽然这样的阅读实践,在量的积累上,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可喜的数字,所谓博览了群书,但对于效果,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可谓甚小。利用微课进行绘本导读,不仅仅是带领孩子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获得成长的体验,更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让孩子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获得阅读能力,学会独立阅读。

1.聚焦细节,品读发现

无论是外国绘本还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本,但凡能被传承和推广的好作品,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不少秘密。而为孩子们制作绘本导读微课的我们,就是这些精品绘本的的发现者和挖掘者。我们要教给学生读“图”品“文”的方法,体验阅读的快乐。

 微课绘本导读就从读封面开始。封面是一扇门,认识这扇门,会让我们更有兴味去绘本的秘密花园里一探究竟。任何一本书的封面都不是随便设计的,它是这本书的精华,或是情节,或是悬念,或是主人公的形象。其中还有很多信息如作者、插画者、翻译者,以及该书的出版社。这些信息都是要引导孩子们去了解的。以绘本《两棵树》为例:在制作微课时,我们用与封面色彩反差较大的颜色,进行圈画,引导学生关注到封面的多个信息点。首先让学生了解了作者和插画师的成就,以及法国人与中国人姓名组合方式的不同规律。而后,又介绍了翻译者在我们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接着,聚焦封面中的两位主人公,引导观察“这两棵树长得一样吗?”要求学生按下暂停键,以互动方式说一说对主人公的初步印象,紧接着预设“这样的两棵树究竟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故事。可见,我们在读封面时,就已经开始激发孩子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的想法了。

在微课中,教师引领学生读懂图画中的线条、色彩、明暗、构图、设计等“图画语言”。以绘本《两棵树》为例:如原本友好相处的两棵树,“为了分出胜负,他们有时互不相让”。书中只有这十几个字,反复品读后,发现可以从这页的插画中挖掘出好多线索,这样的细节观察训练,怎可错过。利用聚焦,引导学生发现大树怒气冲冲的表情,小树不屑一顾的手势,以及散落满地的树叶。再如,当两棵树被一道围墙阻隔后,彼此再也不能相见,大树因为孤独,难受得连叶子也渐渐枯黄。这时,在满屏的橙红色中,将角落中的那一片小绿叶圈画出来,学生们的视线立刻被锁定,瞬间领悟到了从高墙那边攀伸过来的绿叶,就是小树捎来的问候。此刻,在微课中插入老师的学法指导:“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小细节,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使我们进一步读懂故事。”就显得水到渠成。

2.联想补白,猜读感受

联想补白是对文本充分解读后的有效生发。预测猜想是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思维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有时,恰如其分的猜读方式,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因此,在绘本导读微课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或引导学生看封面猜故事内容,或在留白处猜人物的内心想法,或在故事的精彩处或转折处猜想情节的发展或结局等。联想补白,猜读故事,能充分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不断感受阅读的快乐。

以绘本《两棵树》为例:在展示主人公两棵树的形象后,将学生带入他俩正在打招呼情境,想象彼此会说些什么呢?在微课设计中,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随后继续播放,通过一段好朋友的对话演绎,让孩子很自然地体会与他人打招呼的正确方式。而后,在下一个环节感受两位好朋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愉快生活的这个环节中。文本只显示了“春天来了,它们一起盛放鲜花。” “一到冬天,它们的枝头又落满雪花。”这两句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很自然地想到,在夏天和秋天时他们又在一起开心的做什么呢?抓住这个契机,教师在微课中便可顺水推舟,要求按下暂停键,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爸爸妈妈。当学生再次开启播放键时,视频中便传来了一个和他们同龄小男生的声音:“我猜,夏天的时候,他们会给小朋友遮风避雨;到了秋天嘛,他们应该会结成果子给小鸟吃吧。”宛若一位学习小伙伴,和他们一同入情入境。

在微课中进行联想补白,猜读故事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补白拓展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想象,去探究,去表达,实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让学生在联想补白中感悟文本的情感,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3.多感官结合,体验快乐

如果把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画比作一首歌的双声部,那么在微课中再录入背景音乐,那么展现的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音乐剧了。现代科学证明,符合情境的音乐,会更让人产生带入感。即使学生年龄小,文学感悟力弱人,也会在音乐的牵引、推进、强化下渐入佳境。以绘本《两棵树》为例:在阅读文本的前半部分时,两棵树友好相处,心心相惜,引用比较轻松、跳跃的背景音乐。当情节发展至彼此“互不相让”的冲突期时,音乐骤停,引发深思。之后,两棵树被高墙阻隔时,采用凄凉、幽怨的乐曲来烘托气氛。当两棵树重逢时,背景音乐又再次回到了轻松、愉快的曲调。引导学生动用视听觉多种感官,在配乐朗读中感受、领悟、意会,音乐的非凡作用不可小觑。

此外,在微课绘本导读中,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也是体验快乐阅读的一种途径。以绘本《两棵树》为例:在矛盾冲突中,如果你是那棵大树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那棵小树心理又会怎么想?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深入感受人物的心境和语言,理解故事中各种角色的行动。即使是对着屏幕,学生们也会不自觉地通过肢体和语言进行演绎。既丰盈了绘本中的情节发展与角色形象,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想象与表达的快乐。

(四)见微知著,拓展延伸

无论是微课还是绘本,他们都具备一种特点“小身体,大能量”。如果一节微课只引导读一本绘本,显然性价比太低。所以,我们要帮这种“微学习”开疆扩土。

以绘本《两棵树》为例,这是一本关于“友谊”主题的绘本,当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理解了“友谊珍贵”这一主题后,以此为突破口,在微课中推荐“友谊系列”绘本,如《南瓜汤》、《不是那样,是这样的》、《躲猫猫大王》等,不仅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也把同类主题的绘本介绍给了学生。还有些绘本作者在创作时,构思出了同一个人物, 但设想了不同的故事,于是出现了系列绘本丛书,比如:《小猪唏哩呼噜》、《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等。熟悉的主人公,让孩子在阅读时有了亲切感,当学生看完微课,打开那一本本系列丛书时,就如同是在和老朋友对话一般,哪还舍得放下。巧妙而有效地利用绘本资源,打开儿童阅读的大门,让儿童慧读,善读,悦读。

让微课与绘本进行有效融合,激发了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审美能力,也有效实现绘本的引导的目标。巧用微课,为绘本阅读助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优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赞扬美,享受美。

参考文献:

[1] 赵国欣. 微课让阅读出彩 [J]. 语文学刊, 2016(11):119-120.

[2] 刘荣华. 小学语文微课的价值、研制与使用 [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5(4):6-9.

[3] 周利军.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融入微课的思考 [J]. 河南教育基版,2016(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