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建设下的大自然美学课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3

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建设下的大自然美学课堂设计

金荔

江苏溧阳市永平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399

摘要:自然美学课堂的设计在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与自然的联系日益减少,大自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将大自然美学引入公益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引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通过研究和探索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下的大自然美学课堂设计,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大自然美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益实践工作坊;大自然美学;中学美术课堂设计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公益实践工作坊简介

(一)公益实践工作坊

在本课题中,"工作坊"是指由教师领衔的学生团队的工作室。公益实践工作坊通常由一名在某个领域有经验的主讲人领导,他们可以是教师、专业人士或研究者。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担任教学角色,通过分享知识、经验和技能,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该领域,提供实践机会并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和学习的平台,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工作坊,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实际问题和挑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可以与团队成员互动交流,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中学美术教学的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建设

围绕中学美术教学的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建设,指面向中学生开展的美术教育,为中学生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促进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在于:通过组建工作坊,搭建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提供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机会和资源;结合公益实践的理念和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美术教学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传递爱与关怀;设计和实施符合中学生特点和需要的美术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其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使他们能够欣赏、理解和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通过合作共同完成美术创作和实践活动。其意义在于: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美术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推动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提升,促进美术教育的公平、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大自然美学课堂简介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大自然美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大自然美学,是指将大自然作为美的源泉和参照物,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感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美学情感和创造力。

1、美学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是审美学,即研究美的本质和价值,包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艺术哲学,即探究艺术的本质、功能和意义,涉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的研究。

2、大自然美学的相关概念

一方面年实自然美,指自然界中的美的表现,如美丽的风景、优雅的动植物等。自然的色彩、形状和声音等元素在艺术中也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是自然审美,是指对自然界中美的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包括对自然景色、自然生命和自然现象的情感体验和认知。

3、大自然美学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是模仿自然,即艺术创作常常从自然界获取灵感,通过模仿或再现自然界的形态、颜色和节奏等元素来表现美。一方面是天人合一,即大自然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追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是生态美学,即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与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观念。

(二)大自然美学课堂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通过大自然美学课堂,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和欣赏自然界的美,培养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二,大自然是创作人类的最佳灵感之源,大自然美学课堂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形态、颜色、纹理等元素的创造性运用和表达。三,大自然美学课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界的景象和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有助于提高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观察能力。四,通过大自然美学课堂,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加深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的意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五,大自然美学课堂能够融合多个学科,如自然科学、地理、生态学等,提供跨学科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美术教育中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发展。六,引入大自然美学课堂,可以丰富中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元化、综合化,增加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艺术表达的广度和深度。七,通过大自然美学课堂,学生不仅能提升艺术素养,还能培养综合素养,如观察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合作意识等,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公益实践工作坊的中学大自然美学课堂的影响要素

基于公益实践工作坊的中学大自然美学课堂的影响要素有效结合和协调将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美学的理解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具体影响要素如下:

1、课程内容设计

课堂的内容设计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课程内容应包括自然界的各种元素、景观和生物,涉及色彩、形状、纹理等艺术表现方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通过有趣而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方法与活动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可以组织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或者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展览和讨论等交流活动,以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教师角色与指导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与指导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大自然美学的概念和理论,以及艺术表达与创作的技巧。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的启发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4、学习环境与资源支持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是确保课堂有效影响的关键。学校可以为公益实践工作坊提供合适的教室、材料和设备,以及与自然相关的实践场地,如自然保护区或公园。此外,学校还应与相关机构和社区合作,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艺术展览等活动。

5、学生参与和反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及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对课堂影响的评估和改进至关重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美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并增强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和参与度。

四、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建设下的大自然美学课堂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定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感受和体验,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并表达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鉴赏并欣赏自然界中不同类型的美,如山水美、生物美、季节美等,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2、培养学生对自然元素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一方面,学生能够仔细观察自然界中的元素,如颜色、形状、纹理等,并能通过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进行准确表达。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发现自然中的细微变化和独特之处,将其转化为艺术表达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一方面,学生能够运用自然元素和创意思维,进行独立的艺术创作,并通过作品表达个人对大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探索不同的媒介和技术,如绘画、雕塑、剪纸等,发展多样化的艺术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参与

一方面,学生能够了解大自然面临的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并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知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艺术表达和社会行动,参与环保活动和社会倡导,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呵护、保护自然环境。

(二)课程资源选择

1、图片库和图像素材

收集包含各种自然景物、元素和细节的高质量图片,如山水、植物、动物等,供学生观察和参考。提供足够多样的图像素材,以激发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进行艺术表达。

2、自然文献和艺术作品

提供有关大自然美学的经典文献或资料,如自然主义艺术作品、自然题材的文学作品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这些文献和作品,进一步培养对大自然美的感知和专业知识。

3、自然保护区和公园

计划安排学生到附近的自然保护区或公园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提供导览图、解说资料等,帮助学生了解保护区内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

4、艺术工作坊和艺术家讲座

邀请艺术家或教育者给学生参与艺术工作坊,教授绘画、雕塑等技艺,并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美的理解与创作经验。安排艺术家讲座,让学生听取专业艺术家关于大自然美学、创作灵感等方面的讲解和分享。

5、跨学科资源

整合其他学科的资源,如生物学、地理学、人文学科等,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背景和与大自然相关的信息。配置课外阅读,推荐与大自然美学、环境保护等主题相关的书籍、文献和杂志等。

(三)教学方法设计

1、观察和实践

   引导学生通过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元素,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艺术媒介进行表达,如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将观察到的自然元素进行艺术呈现。

    2、示范与指导

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技巧的示范,教授学生正确的技法和方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3、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创作项目,鼓励他们分享观察和创作的心得和想法。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艺术创作能力的提高。

4、反思与讨论

在每堂课的结束或项目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品中所表达的意义和信息,并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5、艺术作品展示

安排艺术作品的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并邀请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其中。学生将作品展示给观众,说明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对大自然美的理解,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6、跨学科整合

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教学,例如通过地理学的知识解释自然景观的形成和特点,通过生物学的知识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态习性等。让学生在艺术表达的同时,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科学原理和人文背景,培养其综合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课堂活动设计

1、自然元素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到户外进行自然元素的观察活动,例如观察花朵、树叶、岩石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元素进行观察记录,并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进行艺术表达。

2、色彩探索活动

在课堂上进行色彩探索的活动,如提供彩色贴纸、颜料等,让学生观察和探索色彩的变化和组合。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组合颜色,创作表现自然景色或元素的艺术作品。

3、自然材料艺术创作

提供自然材料,如树叶、小枝、石块等,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学生可以通过拼贴、雕塑等方式,创作展现自然美的作品。

4、自然摄影活动

指导学生学习摄影技巧,如构图、光线等,然后在户外拍摄自然景色或元素。学生可以通过摄影的方式,捕捉自然界中的美,展示自己对大自然美的理解。

5、艺术创作工作坊

邀请艺术家或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设艺术创作工作坊,教授绘画、雕塑、手工等技艺。学生可以在工作坊中学习专业技巧,并运用所学进行艺术创作。

6、艺术作品展示与分享会

组织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与分享会,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和交流创作经验的平台。学生可以向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灵感和对大自然美的理解。

7、环境保护与社区参与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社区参与的活动,如植树、垃圾清理等。学生可以通过艺术表达和社会行动,呼吁环境保护和加入社区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

     五、面向大自然美学课堂设计的公益实践工作坊项目建设

(一)筹备阶段,招募和选拔学生参与

首先,确定项目目标和计划,明确工作坊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成果,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时间表。其次,资源准备,确定所需的学习材料、教具、艺术创作工具等,确保充足的资源供应。再次,寻找合作伙伴,与学校、社区、环保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参与。最后,通过学校、社交媒体、海报等途径宣传工作坊项目,并向学生介绍项目内容和收益;要求有兴趣的学生提交申请,并根据项目目标和个人背景进行筛选。

(二)教学实施

一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根据课程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二是引导户外观察实践,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环境,观察自然元素,记录观察结果和体验感受。三是艺术创作实践,安排艺术创作工作坊,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美的理解。

(三)参与和展示

首先,环境保护与社区参与。一是联系环保组织或当地社区:安排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清理等,与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二是参与环保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行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三是记录和反思:学生记录参与感受和反思,与他人分享,并思考艺术如何与环保行动结合。其次,作品展示与社区分享。一是策划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给社区的观众,并提供展示场地。二是社区交流与分享:安排学生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美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思考。

(四)项目评估与总结

一方面,评估学生参与度和项目成效:评估学生参与工作坊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并收集观众对展览活动的反馈。另一方面,制作项目总结报告:整理学生的作品与心得体会,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并与学校、社区进行分享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雅.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美术教学探究——学生课堂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大观,2023(15):118-120.

[2]邓培培.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能力[J].漫画月刊,2023(11):12-13.

[3]吴晓平.学科互通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5):102-104.

[4]唐军磊.中学美术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02):99-100.

[5]王志成,邓威,颜丽璇.中学美术教育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才智,2023(01):40-42.

[6]罗杰齐.“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课题名称:湖畔公益实践工作坊下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