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王倩颖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教育研修中心 内蒙古通辽市028000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挑战。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作业的设计和安排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语文教师应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助推语文教学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为学生减负,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政策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努力做好自身工作,努力为学生减负。要想真正做到减负,首先作业设计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需要教师认真仔细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设计出适合每个小学生的作业,切实从作业层面落实“减负增效”。

1“双减”政策概述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主线,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探寻更为简洁且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内容,防止学生由于繁重的作业而产生厌学心理。与此同时,作业设计在强调精简、高质的同时,也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身心发展特点,达到“双减”的既定目标,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作业量的控制

语文作业设计,除了要有合理的难度、形式外,更要注意的是作业量的控制。小学生并不能完全按照课本知识完成相应的作业。因此,当课本知识不够时,教师就需要加大作业量。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按照书本数量设计作业。比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要把课文读熟,读通,于是给学生布置了大量抄写课文内容的作业。当学生完成第一次抄写时,又要求学生把第二次抄写的内容补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于是不愿意再完成这些抄课文的作业。这样教师布置下来的任务也就难以保证会按时完成。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还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合理安排作业量。

2.2忽视作业评价

很多时候,学生的作业写完了,但是教师并没有进行评价,因此导致学生不愿意再写或者不会写,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写作能力也难以提高。因此,应该重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只有当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并且阅读量充足时,才能进行更好地写作。评价方法有很多,如口头评价、综合测评以及课堂评价等。教师在应该对作业进行整体评价,使作业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3.1设计分层作业

单一的作业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作业模式,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分层作业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将作业分为基础性题目、发展性题目和创造性题目。这样的作业设计可有效避免学生“学不会”或“吃不饱”的情况,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可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而由易到难,在作业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其次,学段不同,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教师须结合各学段的特点科学设计作业,使作业引领学生逐步提高语文能力。以阅读类作业为例,低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中年级学生要增加阅读积累和实践,高年级学生则要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为了使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同时段的作业也应各有侧重。例如,日常性作业应以巩固教学知识为主;周末应适当增加复习类作业,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和自我反思;节假日可让学生搜集古诗词、谚语、俗语,了解相关民俗文化,积淀历史文化知识;寒暑假时,教师应布置涵盖复习类、实践类、阅读类和跨学科类的综合性作业,全面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3.2设计整体作业

教师可依据教材,设计更宏观、更整体的作业,以便保证作业的减负、精准与提质。如教师可从单元整体出发,充分借助教材内容,本着大单元教学思想,做教学目标和作业设计。教材之中,语文学科中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知识、方法或者能力训练,以较合理方式分散于各册、各单元之中,其中各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一般利用不同板块体现及落实。据此,教师应关注教材特点,合理制定本单元的作业目标,使单元作业从整体设计上突出教学目标设计功能,再联系具体课文做目标的细化分解。在此期间应留意几点,包括落实本学段一般性目标,分析单元内容,尤其是板块间关联性和重点及难点,分析各篇作品写作特点,确认作业在本单元的具体诊断、巩固和拓展作用,使作业设计能够结合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等。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的小说阅读单元时,教材中有《桥》与《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这些作品的宗旨都是为学生小说阅读的训练,使其能够对小说情节、小说环境、人物形象等展开研究。其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桥》一文侧重对学习环境的描写,而《穷人》则偏向心理和对话的描写。教师可联系本单元各个板块,安排以“笔尖流出的故事”为主题的习作作业,要求学生基于主要人物进行完整故事情节的书写,尽量应用到本单元所用到的描写方法。此外,教师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将其作为单元作业内容,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探讨。总的说来,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教师从作业设计基本功能视角出发,借此巩固与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3.3注重作业题目及形式的多样性

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教师首先应该注意作业题目及形式的多样性。首先,注重作业题目形式的多样性会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看图写话”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但是该题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将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厌恶心理。再如,“口语交际”是教师经常布置的一种作业方式,虽然在口语交际中有许多具体事例,但是口语交际作业中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偏离,也就是教师要注重作业题目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性及吸引力。其次,注重作业题目具有多样性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与分析中得到锻炼、提升。例如,在《春》一文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课文中对“春”描写的句子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春”相关景色进行对课文句子的模仿描写,完成一篇作文。最后,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作业形式。例如,“找规律”是一种思维训练题,其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今天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题目的作业;也可以在题目旁边写上答案或者是补充文字(如我和妈妈一起出去玩了),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等,还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相关的政策是否可以有效落实,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即只有教师做到教学探索与作业研究的“增”,才会真正把“减”落实到位。在教师进行作业研究时,应当明确“双减”所提出的减量增效、指向素养等基本要求,未来教师应继续不改初心使命,基于对全部学生都要负起责伤的态度,用情感爱学生,用心对待作业,从作业的“质”与“量”上着手,真正达到减量增质的理想效果,确保全体学生均能够在完成作业期间有所思、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马登科.“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增效减负[J].新课程,2019(03).

[2]马瑾瑜,张海安.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探讨[J].新课程,2018(24).

[3]王贺.“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J].语文新读,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