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姚希华,李霞

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 山东省临沂市 276300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主张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开展学科教育,并应围绕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更新教学计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背景下,使生本教育理念成为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思想,因此也运用其完善高中德育教学环节。基于此本文从明确德育工作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尊重德育对象心理,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坚持师生平等观念,有效结合家庭教育等五个角度,对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本理念;德育教学;班主任管理

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前提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育模式。生本教育理念相较其他教育学观点来说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不仅有利于建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促进对学生全面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高中阶段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进行管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贯彻生本教育理念能有效避免学生受逆反心理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对德育教育方式的科学改革,便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能够更好地完成高中德育教学任务。

一、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在我国以往高中德育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于强调对学生大脑进行智力开发,普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使教师难以理解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二是片面强调对学生共性特征的把握,忽视了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化学习意识的萌发,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群体适应力。三是学校和家长等不同教育主体都将德育教育作为客观化的教学活动,只是将教学大纲中的道德理念硬性传递给学生,使许多学生出现道德认知缺失的问题,学生难以真正理解道德的含义,最终成为社会发展变革中的阻碍力量。因此在现阶段高中道德教育管理中,教师应围绕生本教育理念开展德育教学,并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德育教学的指导性思想,使德育教育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将不同学科知识灵活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推动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阶段道德管理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核心,对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面临的学习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从不同角度疏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高中生具备辨别是非的价值判断力,以便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

二、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明确德育工作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在生本教育理念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育背景下,各类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最高教育目标,并注重对学生独特个性和学习优势的挖掘。高中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通过开展科学化的德育管理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能发挥德育教学对学生身心成长的阶梯性作用[1]。而在学科新课改中也强调应将教育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注重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调整和优化,这一思想与生本教育理念有较多共通之处,因此在开展德育管理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德育管理的科学性,以便提高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培养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提供更多条件。同时在高中德育管理中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时,教师应明确这一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的主体,能依据班内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模式的差异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以便建立针对性较强的德育教育方案,教师还应对德育管理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增加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心理问题的关怀,以便建立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缓解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紧张心理和压力状态,借此推动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班级内某位学生由于家庭问题性格内向,在班级学习过程中不愿与人沟通,不仅在性格上自卑,且语文和化学等多学科成绩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首先明确该同学与班内其他学生学习状态的差异,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增加对该学生的关注,挖掘该同学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通过多方面的观察,能够发现该同学在班级劳动方面格外认真和积极,因此教师可以在不同主题的班会活动中表扬该同学的劳动精神,通过提问等不同方式鼓励其积极回答教师问题,疏解家庭问题对该同学学习状态和性格发展的影响。这样通过科学的德育教育作为辅助,该同学的学习成绩会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推动其对道德素养知识的吸收与转化。

(二)尊重德育对象心理,以学生发展为前提

在现阶段高中德育管理工作中要科学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班主任需要对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即学习生活中的责任意识、身心灵合一的学习能力、科学的逻辑分析思维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在落实这四方面的教育培养目标时,教师应以尊重学生的心理发育状态为前提,以促进其全方面发展为基础设计德育教育方案[2]。这一阶段也是高中生心理认知和肢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在高中阶段开展科学化的德育管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层次和道德素养,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为开展更深入的学科学习和知识探究奠定基础。因此在现阶段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客观解读,以便充分发挥生本教育理念在德育管理中的价值,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高中阶段的落实。在以往高中德育管理中,正是由于部分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忽视,致使德育教育中师生矛盾加剧,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状态下产生自卑的学习心理和抗拒情绪,与生本理念的教育要求完全相反。因此班主任应客观评价以往德育管理中产生冲突的原因,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增加与学生的沟通,理解高中生现阶段的学习压力,提升德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如班内某学生性格顽劣活泼,不爱听讲会在课上搞小动作,不愿意服从教师的管教,在班主任多次沟通过程中都无法改变这一问题,但在课间活动时该学生在玩篮球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打闹,致使脚腕处骨折,班主任发现后及时将其送去医院并支付了检查费用。虽然这一行为对教师来说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要求,但却使该同学备受感动,不仅改变了在课堂中搞小动作的不良习惯,还愿意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随后班主任应对该同学的转变进行积极表扬,用关心和呵护的话语指导该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便在尊重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开展爱的教育,推动学生道德意识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使高中德育管理更加切合实际。

(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约束学生行为

在将生本教育理念落实于高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借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监督与管理远远不够,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德育规章制度作为辅助,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行为和作风进行良好的规范。在此理念下,学校应对现阶段高中生的德育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并用不同层次的奖惩措施巩固道德培养效果[3]。同时班主任应在班会中详细讲解德育管理制度,使教育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得到深化和落实,使学生可以真正理解这些德育管理规定的作用,并自觉管控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教师开展系统化的德育管理奠定基础。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只在课堂中对管理制度进行讲解,还应依据德育管理要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以培养良好的言语习惯和行为举止。在高中学校教育体系中,学校教导处是除班主任外的重要教育管理组织,是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学校教导处也应检验德育教育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效果。学校相较其他教育机构来说人员成分较为简单,但也会受到社会中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袭,而高中生正处于认知思维和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还应在德育管理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认知。

如针对学校要求男学生留短发,全体学生不能染头发的管理制度,班主任在执行过程中应首先遵循这一政策,应依据学校管理要求调整自己的着装和发型,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树立道德发展的优秀榜样,还能推动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因此班主任应重视自身作为德育工作引领者的教育任务,在处理班级问题时要多方面思考,运用公平的管理理念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管理理念和道德素养,以便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推动管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在心理层面对教师教育能力产生尊重和信服,更好地完成生本教育理念对德育管理的要求。

(四)坚持师生平等观念,有效结合家庭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发展和情感体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对生活中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判断力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时需要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要求,用充满关怀的语言和情绪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在德育管理中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在此理念下,教师还应改变以往管理模式下的师本教育观念,从学生的视角衡量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评价意识。但高中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不仅与学校教育政策相关,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技能,还应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将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和技能的增长反馈给家长,并了解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加深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认知[4]。或者教师可以在活动日等时间开展家访活动,并建立对应的家长群,增强家校之间的教育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认知变化,为提升高中德育管理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如班内某学生出现学习成绩极速下滑,学习情绪持续萎靡的现象时,班主任应积极开展语言沟通,如果语言沟通效果不佳,不良学习情绪难以被疏解,教师可以从家庭因素入手探究其情绪变化的原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措施。在这种德育管理模式下,学生能充分感知到教师对自身的关切情绪,也会更积极主动的开展学科学习,可以有效疏解来自家庭方面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在家校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中提升学生道德层次,便于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德育管理中的落实。

(五)增强师生互动深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高中教育阶段,班主任只有开展有效的师生沟通,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管理的教育价值,增强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科学判断能力,因此班主任应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管理思想,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作为最高教育目标,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应组织平等的师生对话。在以往高中德育教育体系中,教师通常将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开展德育管理,难以建立平等的教育模式,使高中德育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开展良好的师生沟通提升德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便在兼顾班内学生道德认知差异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学管理。二是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贯彻赏识教育理念,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感和信任感,并深入挖掘学生的不同闪光点,以便在开展规范化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个性化的教育发展模式,以科学的道德管理作为辅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班内某同学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时,班主任不应急于批评该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认真倾听学生对于自身错误的解释和反思,用真诚的心理与学生开展语言沟通,使师生可以在错误问题上产生共同的思想认知,避免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道德教育模式下,能减少学生犯相同错误的可能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完成建构高效德育管理模式的教育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生本教育理念开展高中德育管理能提升德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突出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便于培养综合学习素养。因此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建构体系化的德育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林军.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21(21):83-84.

[2]梁红伟.新媒体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德育策略研究[J].数据,2021(08):124-125.

[3]卜兆军,杨斌.新高考形势下高中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133-134.

[4]刘泽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办法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1(0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