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第十九小学 福建安溪 362400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教育界已经不再是信息技术的如何学习、使用等问题,而是广泛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融合效果。在小学数学,引入信息技术,借助电子白板等辅助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已经十分普遍。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在应用中存在着误区,影响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实用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策略
信息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电子白板等各种教学辅助设备在各级各校也是十分普及。现代信息技术配套设备带给教学改革是全方位的,不仅改进了课堂教学形式,也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用得好,能够倍增教学效果;但应用得不好,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相差无几,甚至可能反受其害。小学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正确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静态为动态,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优势,研判应用信息技术的误区,并给予规避,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让课堂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如果与学科教学融合得好,是能够地发挥其极大作用与良好效果的。
1.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构建教学情境,多靠黑板板书或教师描述,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而有了信息技术设备,可以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或者录制成各种小微视频,或者从网上教学资源库下载生动形象的声像资料。对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显得抽象、深奥,引入信息技术,在直观形象的背景之下,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能够大大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2.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靠板书或语言重复强调来突破知识重点与难点,这对于有些抽象的数学来说,有时难以奏效。而利用电子白板等辅助设备,可以随时通过对重要知识点的镀色、动画、字体加大等措施,赋予知识点的灵动性,增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的体验学习,这比口头强调更有实效。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误区
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过多、过繁、过滥地使用信息技术于教学,几乎全盘抛弃了传统教学;或者设计过于花俏的课件;或者照搬网络资源库的课件、教案,等等,在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误区。
1.忽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
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只是起辅助教学作用,而不能全盘代替课堂教学。但是,一些教师将解题过程也事先“写”入了课件,教学中一步一步“点击”,像播放电影一样地“走流程”,而缺乏问题的生动解析,表面上提高教学速度,但实际并没有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方法,只展示已“写”好的解题过程,而忽视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及逐步演算、有效探究。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也就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依然是低质低效的。
2.完全抛弃了传统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应当是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揉合一起。但是,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容量,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等传统手段,叙述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屏幕上大段大段地展示内容,超乎课堂内容,超越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比如,很简单的划线段、列表、填数值等,不一定提前写入课件,完全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适时用画笔或粉笔进行补充,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交互性,但有的教师却喜欢全部编入课件。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优化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1.课件制作宜简洁实用
备课时可以一课一课地制作课件,也可以如微课一样,为突出某一知识而制作。其核心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借助课件来学习有关数学知识。围绕知识点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设计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习题,引入数学故事、趣闻,配以密切相关的图片,展示数学美,增强教学内容的艺术性。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将现实生活中圆柱形、圆锥形的实物在课件中展示,增强学生对这两种几何体的理解与认识;接着运用动画技术,将两种几何图形进行“解剖”,让学生知道这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体“构造”,看到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四面体构成的;而圆锥则一个圆与一个三角形组成,增强学生对两个图形的感性认识。教学主体内容要置于幻灯片中间,注意构图美观大方,背景与内容不必过于花俏,演示时只需配置少量的、简单的动画或声音,以免分散注意力。这样的课件简洁、有效,不仅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而且简单、实用,更能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识记。
2.录制微课宜细心周到
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用屏幕录像专家或Office 2013等软件,事先录制微课,以便学生提前学习,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或者将教学实录,进行加工制作成课堂实录视频,便于学生课后进行反复学习、回顾。录制微课要求体积小,视频在5分钟左右,容量一般不超过10MB,便于学生复制保存、随时复习。录制微课看似随意,其实十分讲究,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好讲课稿,注意字数与内容,讲述语言要力求通俗、简练、生动,不要有多余的语言,更不要出现口头禅之类的语言。录制微课时一般要多文字展示、少讲解、多提问,便于学生在预习时思考。在录制过程中,可以设置“暂停”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或者动笔计算,在学生思考或计算后再继续播放,以便验证学生的想法与答案。比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为了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微课中设计几个思考题:1.学生沿着操场跑道跑了几圈(与周长有关);2.学生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与面积有关);3.为了加固窗户,工人来测量窗户,并在窗户边沿加固铝合金框(与周长有关);4.下课后值日学生擦黑板(与面积有关)。在每道题后,设置“暂停”一下,提醒学生思考;然后继续播放微课,说出答案,便以验证。这样的设计更能有效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提升应用微课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能够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有利于突破知识重点、难点,有利于数学演算,有利于数形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忽视传统教学模式优点、传统教学手段、学生接受能力、教学目标需要等问题,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尝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融合,为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冉彬.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误区及对策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3):140-141.
[2]王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166-167.
[3]杨杰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数码设计.CG WORLD,2017(015):181
[4]陈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202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