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融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融入研究

赵紫豪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情感。将音乐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目前的大势所趋之势,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汲取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增加专业课的趣味性,完善教学内容,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充分挖掘音乐课中的思想政治功能,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解以及专业课的技能技巧运用。

关键词:   音乐;课程思政;价值观

一、营造音乐氛围  建设思政音乐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善,音乐教育则注重美,善和美都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物质的基本准则,每个音乐作品的背后都应有道德在支撑,否则音乐作品将缺乏感染力和创造力,所以音乐与思政相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地,所以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育活动,营造出浓厚的音乐氛围。学校所提供的丰富的文化建设,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好、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作品达到情感上和体验上的共鸣。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底,细致备课,不断的示范领唱,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例如我在讲授《团结就是力量》红歌歌曲,从歌词到演唱,分段练习,整体练习,这朴实无华无需任何言语去修饰的简单词句,一语中的的传达出团结一致的决心、坚强勇敢的力量,更能感染和鼓舞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不困难的坚毅品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可以利用多媒体和PPT形式将枯燥无味的课程融入到具有趣味和欣赏的音乐中去,更好的将课程与实践相融合,使得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培养发展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格,从而也能体现出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的满腔热情与情怀。

二、增强育人意识 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听起来感觉好像可有可无的存在,尤其是在小学时期音乐课说被占用就占用,一周就那么一两节,但是实际上它的存在对于教师传授德育与美育是必不可少的,它更加的直接和便捷,用它优美的旋律直击心灵,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不容易忘记。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将音乐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毕竟从属两个不同的领域,,需要从多个方面,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等,才能更好的将两者拧成一股绳,更加简洁准确的传授学生,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突破瓶颈,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同时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体验,还要增强对教材的领悟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精神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德育与美育思想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中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修养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具有参考的作用,更加有利于推动发展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课外文化实践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像开展校园比赛“龙美好声音”竞赛一样,学生们积极踊跃参加活动,在舞台上尽情演唱,展示个人风采,这不仅仅是自己简单的一次人生经历,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展现,能够轻松的将课堂所学完美的呈现在大家面前。用艺术美塑造心灵,将音乐教育理念完全转化为社会实践。更大程度范围感受艺术熏陶,加强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三、加强思想引导 教学融入价值观教育

思政课程的教育就是将思政元素、理论知识、精神追求等一些理念、因素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无论是音乐课程自身的理论还是所蕴涵的思政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构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极深的影响,其最终目的还是要正确引导学生不走弯路、错路。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教育。对于社会阅历少、鉴别好坏能力弱的学生来说,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能够让学生不被错误的思想观念所误导,更是使得学生主动去吸收思想政治音乐教育的机会,相比较被动接收而言,无疑效果是更加显著的,大大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鉴别能力。音乐课程除了掌握专业技能技巧之外,还包括音乐创作的背景,也就是作者创作这首歌曲的由来,隐藏在歌曲中的人文历史和思想情感等方面,例如在音乐课程当中我会通过音乐作品去抒发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和热爱憧憬之情,以此表达出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体现出我国人民坚毅勇敢、自强不息的品质;抒发对祖国河山的激动赞叹之情,以此表达出对美好和生命的敬畏,体现出我国人民团结一心、志存高远的品质。我还通过校园的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电子屏的媒介去进行宣传教育,耳濡目染,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这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够更快的领悟知识,理解概念,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音乐不仅是一门听觉艺术,不仅仅是单纯的去欣赏音乐本身,更是要将其中蕴含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领悟在心,发挥好其课程的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推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出自我教育的能力,创建社会主义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华菊.音乐文献学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运用[J].北乐,2018,38(16):253.

[2]杨和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对建立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初步构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01):75-78.

[3]罗馨,武婧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文献综述[J].青年与社会,2019(01):157-158.

作者简介:赵紫豪,大兴安岭人,男 1995年3月17日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声乐表演系,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专业教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歌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