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起始课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单元起始课教学策略

郑素月

浙江省瓯北第四小学

摘要:起始课作为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课,由于内容相对简单,科学教师关注较少,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经验型、枯燥型、孤立型上课,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教师不重视,我对起始课做了分类汇总,以观察为主要的课型和实验为主要的课型,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是独立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关键词:起始课 观察型 实验型

所谓单元起始课是指每个单元中,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一课,体现的是本单元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内容简单易懂。从起始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知道些什么,关注什么,困难在哪里,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内容教学。由于单元里大部分后续知识都是由它引发或铺开的,所以起始课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学习的质量。

当前起始课教学存在几个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经验型上课:教学实践中,单元起始课内容相对简单,不少教师将教材内容简单化,不去深挖教材,仅凭老经验来上课,对起始课教学前准备不充分,如三上《天气》单元第三课《我们关心的天气》,教师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头头是道地把常见的天气情况讲述下来,最多请学生们再来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忽略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按老一套经验来上课,不深化自己的课堂改革,不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的与时俱进,课堂的有效性可想而知。

2、枯燥型上课:不重视学生兴趣,以教师为本,单纯的教师讲授或者重视知识的教学为主,把学生实验改变为教师演示实验,忽略学生的兴趣培养,如六下《宇宙》单元中的第一课《太阳系大家庭》,教材只有两部分内容,教师就把这样的起始课给学生看一个视频就当完成教学。

3、孤立型上课:很少考虑起始课所教知识学生前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起始课所教知识又是哪些后续知识的基础,没有从整个单元乃至整册教材教学的层面来考虑起始课教学,如六下《物质》单元中的第一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其中讲到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一些基本区别,但是在这里是不做概念介绍,学生只需有初浅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不了解整个单元,起始课的教学内容就超纲,造成学生消化不良的结果。

二.观察型起始课的教学

观察课的教学组织结构一般可以分为明确观察任务,开展观察探究和共同交流研讨三个阶段,观察课的教学还有其他的组织结构,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灵活教学。

明确观察任务就是师生观察前共同确定,有目的性去观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课堂内容也会集中,课堂有效性得到提升。比如蚕卵里孵出新生命,这些起始课就是典型的观察课,学生开展观察前需要跟学生交流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开展观察探究,教师把一些实物材料发给学生,如水、我们周围的材料、我们知道的磁铁、温度和温度计需要借助实物观察,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观察这些材料,寻找材料中的信息,体会材料所包含的科学概念。而有些课需要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如寻访小动物,户外观察学生容易走神,教师可以设计好导学单给学生,借助这个载体将课堂串联起来。

交流研讨,是指师生在观察探究的基础上互动交流,而这个环节由于时间紧张被很多教师忽略,要么省去这个环节,要么简单的请几位学生回答草草了事,效果不是很明显。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科学记录本,或者导学单,在观察探究时记录发现,汇报时以这些为载体,言之有物,全班分享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相互启发和补充。

三.实验型起始课

小学科学单元设计上有一个特点,一般都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后续教学做准备,而且后面的课都在起始课基础上展开,比如六年级的杠杆、抵抗弯曲、电和磁、校园生物大搜索,后面的内容都与此相关。实验型起始课教学一般可以采用问题聚焦、充分暴露且展示前概念、探讨或者探究、修正质疑、延伸激发兴趣这样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


组合 30


(一)聚焦问题

导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聚焦问题。教师刚上课就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或者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1. 充分暴露且展示前概念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或还想知道什么,即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进入课堂,而是带着对一些正确的或错误的认识开始学习的,而这些正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点。根据兰本达的过河理论,学生现有的水平就是就是此岸,经过本节课有结构的活动帮助学生到彼岸就是我们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的各种策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以此为起点开展教学,介绍几种操作性较强,对教师工作量不会增大的了解前概念方法。

1、课堂提问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起始课课上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在提问前要有一个预判,能够大致预测出学生的想法,与学生的回答相对照,就能把握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像这两位老师就采用师生互动记录学生的想法,或者分发卡片学生填写贴在黑板上,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卡片上,教师可以贴在黑板上展示,全班学生都能知道,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2、课堂上可以图画展示前概念,最典型的就是昼夜交替现象,或者学生提前完成作业本,教师提前批改了解到学生哪些方面非常清楚,哪些方面没有掌握,这样上课就有的放矢。

(三)探讨或者探究

单元起始课有些课侧重于前概念了解,算不上是实验探究,是师生之间围绕内容进行探讨。有些课侧重于实验操作探究,如昼夜交替现象。探究有很多的环节,在一堂中我们不可能将探究的所有内容解决,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点集中探究,将它做深做透,设计简洁而不简单教学,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课堂探究。

(四)修正质疑

通过探讨或者探究,产生矛盾,矛盾是思维的触发剂,也是转变学生错误前概念的最佳方法,矛盾引发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纠正错误的前概念需要充分利用数据,用事实说话,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五)延伸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作为起始课,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内容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好奇心,其次可以利用图文并茂,或者形象的模型吸引学生注意力,最重要的是创新实验设计把讲授型内容尽可能转化为实验操作型,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地球的表面地形这位老师就让学生在沙堆里动手操作设计地形地貌。

所谓教无定法,不同的起始课类型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是独立的,有时候是相互融合的,在实验课型中就有观察的内容。我发现观察渗透每节科学课,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课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所以教学需要来一个科学方法大融合。

参考文献

[1]施昌魏.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 市教研院

[2]彭青青.小学科学单元起始课教学价值性策略 安阳实验小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