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第八小学 710061
摘要:本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探究,主要从立德树人教育方面展开。总结了立德树人教育突出问题,体现在目标不明确、渗透方式单一、缺乏与现实联系等。针对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育优化探讨渗透策略,包含明确教育目标、充分利用教材素材展开教育、教育形式多样化、与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结合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育;渗透措施
引言:教育深化改革中强调要立德树人,在智育同时强化德育,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德育属性,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落实知识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要以文育人,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提升,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三观,最终培育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高尚品格修养、完善人格的人。语文教学渗透立德树人教育虽然一直在进行,但存在实际效果不突出的状况。因此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立德树人教育策略和方法,以促进渗透成效最大化。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育突出问题
目标不明确
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目前有严重问题,部分教师教育目标不明确,在课堂中会涉及相关教育,但对于为什么要教育认知不够全面。这种情况下立德树人教育缺乏导向,在实际教育中易于出现偏差,难以达成培养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素质人才目标。立德树人目标不清晰情况下,不利于渗透和教育方法与策略制定,也会影响语文学科育人成效。
渗透方式单一
语文课堂中立德树人教育具有机械单一的现象,很多教师通过课程育人以灌输大道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化,虽然看似了解,但是未能内化,缺乏情感上共鸣。立德树人教育局限在让学生知道层面上,对其达不到预期感染和影响效果,现实行为指导作用小。这样的立德树人教育是失败的,占用课堂时间,但实际效果低下。此外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育中留出讨论空间少,学生交流和讨论不足,不利于消化和理解,同样影响教育实效性发挥。
与现实联系少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育局限于书本之中,以说教为主,与现实联系少。课程中所包含德育素材具有一定时代背景,也与社会存在关联性,有些需要拓展和延伸,才能与时代对接。教育中忽视与现实与时代结合情况下,易于使学生产生过于高大上感觉,产生不现实之感,就会使其失去参与兴趣,也无法真正吸纳高尚精神和良好道德修养与传统美德。由于缺乏与现实对接,经常会出现学生知道如何做,不过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影响教育实效性发挥。
语文教学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措施
明确教育目标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明确目标,不仅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语言文字,在理解基础上掌握基本技能和运用方法,能够进行听说读写,还要以文育人,培养热爱祖国情感与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对话,在过程中陶冶情操,形成高尚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同时塑造健康审美情趣和正确三观,促进人格健全和个性发展。此外通过语文教学熏陶与教育,应让学生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做人准则,强化社会责任感,从小全面渗透和培养优秀平直和高尚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完整发展,增强社会与时代适应性。
语文教学中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和主要目标,而不应将其作为一个附加教学任务。教师观念应从根本上转变,聚焦核心素养,围绕立德树人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教学中选择合适时机与合适方法,做到有效渗透,促进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不断发展关键能力同时,具备良好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理想、民族自豪感、公民道德修养等[1],促进全面发展。
充分利用教材素材展开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主,依据的是教材,故而立德树人教育也要从教材出发。语文教材编排具有科学性,经过专家筛选出来的文章,既契合小学生认知规律,逐渐渐进提升语文素养需求,又涵盖传统美德、高尚情操、爱国精神、良好道德修养、做人基本标准等,具有极高的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基于此语文教学要深究教材,挖掘立德树人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利用其对学生展开德育。
立足于教材立德树人教育最好能够与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融合, 比如在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探究中展开。既能增强学生理解与提升学习能力,又能使其更好感知所主题中包含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学习人物身上高洁情操与高尚道德品质等。语文教材中有些立德树人教育素材具有显性,有些存在隐性,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可通过某个人物为人处事和身上品质、某件事情、文章中蕴含哲理、主题中隐含精神文化、民族性东西、传统美德等,对教学进行潜移默化影响[2]。过程中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感悟,以此促进内化,既要保证具有良好感染效果,又要确保知行统一。
教育形式多样化
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应创新,改变过去单一说教的做法,朝着渗透形式多样化发展。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内容依靠说教和自主思考,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在无法内化情况下,教化效果就会比较差。课堂教学可采取创设情境方式
[3],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还可使其在情景交融场景之中,不自觉被带入到具体场景之中,从而激发情感。这样的立德树人教育中学生是主体,自主感悟下受影响更大,能够从内化转化为具有强烈的趋从意识,进而用课堂中所吸纳精华指导行为。以语文教材中和革命精神、爱国精神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可选择相关视频或者影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自主体味与感悟中汲取精神与道德养分,提升 人文情怀等。
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应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围绕爱国精神、高洁情操、诚实守信品质、友爱和谐等,使其小组讨论。学生看待角度不一样,在分享中会相互促进和补充,易于对所包含的立德树人素材有更加全面和深刻认识。语文教学也可组织角色扮演,使其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表演塑造人物形象和再现课文内容。既起到激趣效果,又能使其在表演同时审视与感悟,深化理解与形成共鸣,进而净化心灵,并将传统美德、爱国情感等根植心中,通过行动落实,同时具有纠偏作用。
与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结合
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既要从教材出发,又要脱离教材局限性,向着现实生活过渡,并与时代精神结合,以达到更好导向作用。当前小学德育普遍性问题是知而不行,想要解决就要在教育之中,有意识寻求与生活联系,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熏陶与指导作用。以体现母爱与父爱文章为例,立德树人教育要突破文章本身,让学生回想父母对自己无私付出,使其在谈论和交流中深化对父母之爱的认识和体会。仅说还不够,要求学生想想如何感恩回报,其就会提出帮上班累了一天父母捶背、洗脚,还有帮助父母做家务等。要求学生付诸行动,检查实际成效,再次谈谈感受,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完善人格,并能强化践行意识。
立德树人教育应与时代精神结合,赋予传统美德、高洁情操新生命力和内涵[4]。以爱国精神为例,是民族传统精神,语文教学中涉及到与之相关,不仅要让学生围绕课文与诗歌感悟,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说说在现阶段,应当怎样去爱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明确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有效进行渗透。教学中立德树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相关素材,另外则是要与现实与时代精神结合,同时应促进教育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张艳红. 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J]. 写作:中, 2018(3):1.
[2] 毛丽萍.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J]. 2020.
[3] 刘长安.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J]. 科学咨询, 2021(24):2.
[4] 王欣.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J]. 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观察, 2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