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不良消费行为的分析及其对策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对幼儿不良消费行为的分析及其对策的探讨

周深深

温州市瓯海区第二幼儿园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媒体、家庭的诸多因素当代社会消费群体趋于小龄化。孩子的消费意识越来越强烈,孩子是纯粹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行为受到家长、同伴、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现如今,孩子们的消费行为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不良表现,具体表现在消费心理的不成熟,消费行为趋向炫耀,消费结构不合理等。为此加强幼儿的节俭观教育、理财教育尤为重要,注重老师家长的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注重德育的知行一致。

关键词:幼儿 消费 现状 对策

消费的含义很广,狭义的消费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而消费物质资料的行为。广义上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当代的幼儿生于21世纪,也正是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得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正是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存在,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传统的节俭教育已被颠覆,幼儿的消费行为想不科学的方向发展。如何让幼儿在市场经济下形成积极地消费观,是我们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幼儿不良的消费表现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除此之外幼儿的父母也大多是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为此使得现在的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极易形成唯我独尊、想买啥就买啥,要什么就买什么的专制性消费行为。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年龄决定了作为纯消费的者在消费心理上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消费意识模糊,消费动机不明确,使得很多时候消费超越了原由的意义,出现了一系列不合理、不协调的消费行为。总体上幼儿消费的行为表现为缺乏节俭意识教育。“节俭”一词一向是我们口中的美德。虽然个人消费是个人的自由,但实质上看个人消费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消费行为,所以个人消费就会对社会产生影响,那么节俭也是必要的。对于幼儿这一幼小群体他们的节俭意识十分淡薄,甚至于什么叫节俭都没听说过。这就要求家长与教师的教育与正确的指导。从自己的言行出发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幼儿让他们充分领悟到“节俭”的含义。

二、幼儿消费不良行为的背景分析

幼儿时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年龄小,经验少,善于模仿在实施自己的消费行为时都打上了家庭、学校、社会的印记。其中家庭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下面从家庭因素上来分析幼儿不良消费行为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收入有了明显的增涨,与之对应的消费水平也获得了提高。加上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全部“用心”都投入在了一个孩子身上,尽量买最好的物品给孩子。即使有时孩子没有开口说要,家长也会主动购买。而农村家庭,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将孩子托付给自己的长辈,也就是幼儿的爷爷奶奶,这群老年家长对孩子的宠爱比父母更胜一筹。只要孩子开口说要买的东西第一时间“送”到孩子的手上。这些例子在我们幼儿园也屡见不鲜,虽然老年家长会在老师这边反应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但是实际行动中还是以孩子为先。

2.家长的不良消费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对象

家长时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无疑潜移默化于孩子身上,家长的消费行为就成为孩子无形的模仿榜样。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自己都大手大脚讲究吃穿,经常出入高消费的场所。将钱用于吃、喝、玩、交际、美容、赌博等方面。有些家长自身也存在攀比心理甚至孩子比有过之无不及。别人孩子身穿名牌衣服鞋子那么我的孩子身上也得穿上这些才够气派。如此家庭影响下,幼儿的消费行为逐渐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下去,使得孩子自然而然形成攀比心理和行为。

3.缺乏对金钱与劳动之间关系的教育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在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从小娇生惯养,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慢慢地便形成了一种惰性。他们根本不知道劳动的辛苦,更不知道钱的来之不易。父母对孩子进行金钱与劳动的认识和教育也不明确,大多数父母认为幼儿还很小,不懂得什么叫节俭,而且幼儿年龄那么小想买的东西价格也不会高到哪里,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多余的。然而恰恰相反的就是由于幼儿的消费意识不明确,不懂得量入为出。

三、对策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现在正在全面实施的战略政策。这两个政策都强调人类消费要适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于自然环境资源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幼儿这一弱小的群体中也应灌输科学发展的知识,让他们从小形成适度的消费观,进行适当的消费。

1.灌输幼儿的节俭观意识,加强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内在消费观念未提高和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高消费与中国的国情、家庭的经济收入不符。要将个人消费与国家的总体经济相结合起来,关注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要求幼儿认识到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自由,正确认识到金钱的作用,意识到金钱既有利于国家、人民、家庭、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存在着相应的害处。有人说过,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阵地,错误的东西就会去战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方向就会错误。

2.家长与教师以身作则,家园共育相互配合

家长要将物质上的关注转移到对孩子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关注,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而不能因为宠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教师要利用孩子的向师心理,用自己适当消费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懂得“身教”重于“言传”的思想.在各种交往活动中,模范和表率作用更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能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而获得优良品质的熏陶,而且能为幼儿直接树立效法和模仿的榜样,从而使言教产生真正的教育效果。

3.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行不统一应成为教育中的一大反思。学校、家庭、社会要给予孩子相应的环境,提供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明白科学合理的消费方法。

“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去等待,可孩子不能等待的,孩子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育。”这是一位诗人说的。可见,对于幼儿的良好消费引导刻不容缓,因此全社会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孩子形成于社会相和谐的消费意识,引导幼儿进行良性消费。

参考文献:

[1] 尚德荣. 都市人日常消费新潮流[N]. 中国石油报, 2000, (2000-11-12)
[2] 吴月芳:《幼儿呼唤正确的消费观》2005年1月。

[3] 骆秀芳--《文教资料》2006年31期

[4] 佚名家庭教育网《从小养成消费好习惯》20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