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少体校
摘要:体校学生开展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损伤的问题,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树立安全意识,防止田径训练损伤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聚焦于田径训练损伤的防范策略,介绍了关注常见损伤类型、科学选择训练方法、积极开展准备活动以及关注学生安全意识四点策略,旨在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帮助,并促进田径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田径训练;损伤;防范策略
引言:体校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训练提升自己的体能,并掌握更多的竞技技巧,当其身体发生损伤时,会认为这是训练中的正常现象,无需过多关注,从而可能使问题变得严重,对其终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体校在组织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希望可以使其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伤。
一、总结常见损伤类型,明确防范重点
通过总结 常见的损伤类型,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策略,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1]。通过对训练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田径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如下:其一,关节扭伤。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在起跳与落地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很容易出现怀关机不正常翻起,引起关节扭伤。其二,肌肉拉伤。肌肉拉伤也是田径运动员经常出现的问题。运动过程中,如果学生运动量过强,很容易出现肌肉超越负荷而产生肌肉拉伤的问题,表现为肌肉酸疼,或出现功能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还可能出现二次拉伤,出现更严重的反应。其三,皮肤擦伤。这是运动过程中最常见的反应,也是最容易受到忽视的损伤。田径训练中,很多学生都会不经意间出现轻微的皮肤擦伤情况,却由于缺乏重视,很少会及时进行消毒和处理,但如果防范不当,也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问题。
二、采用科学训练方法,合理组织训练
在总结常见损伤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法,合理设计运动形式和内容,防止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出现损伤。首先,指导教师必须规范学生动作。很多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动作不标准的问题,因此,指导教师需要对其动作进行指导,引导其使用正确的动作开展训练,从而方式出现扭伤的问题。其次,指导教师必须把握运动强度。体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好胜心,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与身边同学进行比较,忽视自己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2]。针对这个问题,指导教师必须对其身体素质进行关注,为其设计符合其实际情况的运动强度和训练内容,防止其因运动强度过大而出现拉伤、摔倒等问题。最后,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及时处理学生损伤的能力。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时无法避免的。很多学生都缺乏及时处理的意识,指导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其处理身体上的损伤。
三、重视开展准备活动,保障学生安全
田径运动中,指导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从而防止其因突然开展高强度运动而出现损伤,有效保障其运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3]。为提升准备活动的效果,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监督,并适当对参与准备活动不积极的学生进行适当“处罚”,以此强化其参与准备活动的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如“竞走游戏”、“萝卜蹲”、“五人同足”等运动强度不大的游戏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其将准备活动视为休闲娱乐的方法,从而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做好热身。此外,教师也要在开展训练之前,对训练场地内的设施进行检查,排除训练场地内的安全隐患,防止学生运动过程中出现刮蹭、摔倒、扎伤等问题,从而有效为其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四、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升防范效果
很多体校学生都认为“带伤训练”是一种展示自己毅力的方法,发生损伤时,不会主动向指导教师提出休息,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产生。因此,除强化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外,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其在训练过程中,自觉调整运动强度、参与热身运动,并能够在受伤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的方式强化其安全意识,如讲解不同损伤的来源、损害、对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限制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此外,指导教师也可以请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预防损伤的方法,以此使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了解损伤的危害、预防损伤的策略以及正确处理损伤的方法,从而使在训练过程中,主动检查场地情况,并在身体不适时,积极向教师求助。
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校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强化训练损伤的防范意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系统的训练,并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重视准备活动的开展,树立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一旦发生拉伤、擦伤、扭伤等问题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礼.解析体校田径科学化训练及实施策略[J].田径,2020(05):49-50+82.
[2]阮召武.少体校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78-79.
[3]杨志华.浅谈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8,5(3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