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现阶段,高校针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设置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高校应积极转变教育思维,侧重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对应联系,从而保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素养的基础上,明显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
关键词:高校会计;教学;理论;实训
引言
为顺利达到既定的会计专业目标,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充分融合,高校需侧重转变教育思路,通过构建理论和实训统一的教学模式,侧重发展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在此期间让学生形成更高的职业技能和岗位竞争能力。
1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的协调发展的优势
1.1.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会计专业的特征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结合实施,便可促使学生在掌握既定理论和技能等的同时,提高对知识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如企业销售产品,从理论层面分析,需对收入和增值税等进行确认。但综合实践来讲,便需辅助学生运用会计核算软件来开具发票和凭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2培养学生分析管理能力
基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实际工作的效果可知,会计工作者的核算职能发挥机会越来越少。但会计仍然需扎实掌握准确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处理的技能,这样才能科学分析和管理各项业务。因此会计教学仍需主动迎合职业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分析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提前掌握业务的办理流程,精准把握报表项目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掌握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管理技能。
1.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综合实施,可通过为学生预留出自主参与的机会来提升其创新技能。教师可通过深入企业了解岗位的具体需求,了解企业所需首要考虑的问题为纳税。教师可基于当前企业使用的“金税”工程,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案例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排查业务开展可能对企业发展形成的风险,并分析具体的防范举措。通过细致分析案例内容,教师需要求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实现创新技能的提升。
2高校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的协调发展的措施
2.1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动理论与实训协调发展
2.1.1模块教学法
可将会计课程内容划分为资金、存货、负债、报表等若干模块,不同模块内还可分成不同的项目,依据会计工作的实践需求来设置相应的内容。如对负债模块中的薪酬项目进行讲解时,便可通过企业工资表等真实的凭证来反映经济业务,锻炼学生基于原始凭证便可了解企业的经济事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账务处理技能。
2.1.2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教学方法来形成互动模式,便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面的技能。可将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调动积极热情参与问题讨论,全面提升课堂的活跃性,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业务分析和处理技能。如在对企业购进存货业务进行讲解时,由于结算方式存在差异,且核算使用的具体科目不同,便可结合课件内容对支票、商业汇票等不同的结算方式进行展示,促使学生对经济业务形成更为完整的认识,通过凭证及其传递的过程对业务进行理解,体现出结合实践开展教学的目标。将经济业务作为理实结合教学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直观展示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从而避免以往二者割裂所形成的弊端。
2.1.3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便是教师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需求,适当设置教学任务,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先学习,后讲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可在课程开展前,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既定的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把握教学难点和核心,明确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良性互动。在具体开展教学时,教师需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如针对“存货的发出方法”、“无形资产核算”等内容进行讲解时,均可尝试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可明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让学生基于掌握的学科知识顺利解决问题。
2.2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建设校外会计实训基地
受到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实施实训综合教学模式期间,通常都会遇到资金、设备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问题,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对此,高校会计专业需主动与校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从企业方面获得资源知识,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具体来讲,会计专业需在校企合作中重点实施下述方面的工作:第一,主动邀请企业共同参与专业课程与项目驱动教学活动,不断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完善,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为前沿和科学的教学内容。第二,构建校外实训基地,运用企业建立的软、硬件条件来实施专业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训环境,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的真实需求。第三,促使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全面掌握未来岗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让学生能够顺利转变角色,从心理层面建立岗位意识,从而提升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
2.3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高质量考核水平
高校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当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高校需从教师层面强调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意义和价值。在完成既定的理论教学任务后,还需兼顾实践能力的培养,侧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内化,同步提升实践技能。此外,高校还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实训类的课程,如会计实务等。通过课程设置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有效优化综合素养。此外,高校还需培养学生形成准确应用专业知识的技能。对此可适当增加实践题目的考核比例,转变以往单一的考核形式,使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如笔试、实践操作结合,全面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效果。高校还需针对学生形成的综合素养进行考核,重点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效果和实训过程的表现等进行检测,侧重实施过程性的评价。
结束语:
总之,高质量人才可作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各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会计人才也形成了更大的需求。基于此,高校会计教学过程应重视理论与实训教学协调发展,不断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昱.新时期高校会计教学的创新与变革[J].时代金融,2019(21):114-115.
[2]何雨谦.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7):37-38.
作者简介:明静,恩施州广播电视大学,1987年,女,湖北利川,大学本科,不是在读,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