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月亮湾小学,广东,深圳, 518062
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了重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其中,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基本语言与思维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小学主题阅读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采用可视化阅读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性,促使思维更加活跃,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下面就谈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生主题阅读的课堂实践
一、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思维来阅读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中包罗万象,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能力、认知主要是以形象化为主,更喜欢曲线、图画、色彩等较为鲜明的事物。想要接触大量的语文知识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阅读过程中,很难准确找出中心点。而引入思维导图,利用其形象化、具体化、可视化等特点优势,可以将学生的思维痕迹展现出来,这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展开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自主构建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探索意识,对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主题阅读理解中的体现
(一)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前预习中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为日后长久学习打好基础。为此,在开展主题阅读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思维导图作用下,学生初步掌握阅读课的重点生字词,扩充词汇量,为有效阅读提供保证,了解课文内容,为课上参与教师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语文阅读效果。以《灰雀》一课为例,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预习课文知识,从字词、文章表现形式等入手,自己归纳知识点。当中有位学生将“灰 雀”作为中心,分支总结出了列宁爱灰雀、列宁找灰雀、列宁又见灰雀,而后分别灰雀、列宁、男孩视角找出对应的关键词,采用此种方式,可以更好的掌握正片文章大意,进而了解了整个故事发展线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学会欣赏,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预习习惯。
(二)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背诵能力
综合分析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当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符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特点与规律,在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当中很多文章内容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主要是借此提升学生语言知识积累能力。但小学生天性爱玩,三分钟热血,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会占用学生玩耍的时间,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此,为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持久,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关键点相互串联,帮助学生背诵知识,提高背诵效率。比如,讲到《翠鸟》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入图文兼具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示中的关键词语,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联想,辅助学生记忆,从而提升学生背诵效果。
(三)发挥思维导图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语文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困难。对此,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并结合具体课例,将繁难的知识化简,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在思维导图中,以树状图或者分列式等方式,集中体现了知识关键词,学生大脑会梳理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总分关系的分支从属排列,并列关系的分支并列排列。这又是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归纳整理,收敛性思维使得学生大脑对阅读内容深加工,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语言,发展语文思维。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知识,掌握其中的重点词句,并感受到中国屈辱的历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后,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而后以课题为中心,让学生从文章内容入手,按照“写什么”“如何写”“写的原因”三个主题入手,进行深入探究。此种引导方式,有效落实了“以生为本”新课程教育理念,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而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总结出来的思维导图,通过循序渐进地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从本文内容出发, 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搜集更多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扩充学生知识面。
(四)利用思维导图破解阅读内容
将思维图示运用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树立阅读能力,强化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条理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将阅读文本的写作思路清晰的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快速掌握文本中心,这对学生深度理解阅读内容,掌握文本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把握课文知识、理解内容内涵,从而更好的掌握作者写作语言表达形式与技巧,为日后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改篇文章属于游记散文,教师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参考课文内容,按照一般的方式总结了沿途风光、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等内容,并没有深入挖掘文章中出现的暗线。对此,在课堂中怎样才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游线、水线,对此,教师借助了富有层次性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发现明线与暗线。通过大屏幕,先展示出一条水平线,而后借助游线,自进入金华指导出洞口,动态绘制出思维导图,当中运用到了彩色线条与图画,这样不仅可以直观的表达游线路径,也在视觉上给予学生刺激,进而促使学生发现暗线,帮助学生成功“破译”阅读文暗藏的表达。
(五)绘制思维导图助推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情况会受到教师的直接影响,为保证小学生阅读效果,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学会教学反思。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中,以往教师反思主要针对的是一节课内容,缺乏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能力。对此,可以结合一个主题单元,绘制出完成的思维导图,从不同层面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有针对性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合理把控教学进度,这对后续高效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有重要提升作用。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梳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策略以及获得效果等,找到教学的不足,并分析出具体原因,明确调整方向,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可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思维导图以及应用于主题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并有效、合理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促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形成。
参考文献:
[1]杨春柳. 从教材中来 到实践中去[N]. 语言文字报,2020,21(003):100-101+103.
[2]董旭洁.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56(04):254-255.
[3]毛菊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吉林教育,2018,67(45):197-198.
作者简介:朱虹(1973.11-),女,汉族,江西南昌人,一级教师,本科,从事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