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当今人才也提出来不同的要求。世界的开放潮流,也要求小学课堂有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就要求教师采取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及更加建立开放自由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由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正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也被放到更加关键的位置,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们爱上数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更多趣味性和可能性。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还有许多弊端。所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进行创新,而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用更自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开放式教学可以营造出一种十分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自由思维的空间更加广泛,对于知识的探索也就更加全面,更有助于学生们全方位的掌握数学知识,更好的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逐渐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也更有利于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充分的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教师的开放式教学,会让课堂充满更多可能性,可以很好的摆脱以往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固化的模式,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也给了老师更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把握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有效措施
2.1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开放式教学离不开教师,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开放式教学理念,才能真正的展开开放式教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开放式教学的知识,不能被传统的教育理念局限,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把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成为一个真正的先行者,更好的引导学生们学习。例如在学校人教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角的初步认识》中,就可以运用开放式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们更加自由开放的探究有关于“角”的知识,教师就不要想以前一样直接告诉学生们“角”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们用放大镜去观察角,进行测量,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发现“角”在放大镜下度数也是不变的,进而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厚,有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角”,以及掌握“角”的相关知识。
2.2制定更加开放的教学目标
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衡量一个学生数学学的是否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不是高,而这样单一的教学目标,也压缩了更多学生的发展。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数学成绩低而导致不喜欢学数学,害怕学数学,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一定要制定更加开放的教学目标,首先要重视学生们的理解,也应该扩大数学考察的方式,更加的开放和自由,符合更多学习的学习要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二位数乘两位数》时,可能刚刚开始这种算数,学生们会感觉有些困难,这时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作业布置,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作业完成好,这也可以是一种教学目标,比起只注重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是不是都考了一百分,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也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渴望成功的心理,激励学生们不断学习。
2.3采用更加开放的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根据课本,从课本出发,有的教学案例时间久远,不符合现在的社会实践,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教师可以多寻找一些教学案例,尤其是生活中的教学案例,这样学生们在学习中会感觉更加容易,感觉知识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定程度上难度也会减轻。而有些认识图形等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做有关的图形,让学生们真正的认识到知识应该是实际的,不只是想课本上是假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做出图形,在格子纸上进行平移,旋转或者是轴对称,这样,学生们亲手操作了图形的运动过程,就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图形是怎么运动的”,“图形运动后图形的面积和体积不变”等的知识也更加容易理解,而自己动手操作,也能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可以很好的引导数学课堂走向新的领域,对于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学习开放式教学的方式方法,把开放式教学真正的应用到数学课堂中,让学生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真实魅力,爱上数学,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J]. 林锦川. 时代教育. 2016(04)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探索. 李赛君. 东西南北: 教育 . 2017
[3]学习新理念 适应新课程[J]. 雷彩琴. 甘肃教育. 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