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代强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四川成都 610043


摘要:城乡结合部在我国社会当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它在城市当中的边缘又处于乡村当中。这里有着明显的过渡性特点,而城乡结合部的教育质量也有着明显的特征。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特殊位置以及特殊的教育状况,其中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呈现出某些特别的特征。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谈一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体质影响因素与对策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城乡结合部;教育对策

引言

城乡结合部的教育有着比较特殊的根源,这是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结构比较特殊。在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群体当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他们的父母大多数会外出务工,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当中,对他们的监督比较少,溺爱会更加多。同时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生源差异比较大,有本地的农村家庭,也有随父母出外打工的学生也有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教学是无法完全统一和普及的。可想而知,我们想要给城乡结合部当中的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教育,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想要进一步的提升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就必须要分析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改变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影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

(一)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

在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慢,同时各方面资源的支柱也比较少,因此很多学校当中缺乏学生的日常运动场地。比如说环形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等等。在这种条件下,就更不要说排球馆,羽毛球馆等场地。有些学校当中并不是场地不够用而是经费比较紧张,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已经非常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资源给学生开展正规的体育教学。因此学生虽然能够在学校中有日常的活动,可是却没有足够的体育器材得以保障。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再加上学校内部的办学条件比较差,因此对教师的待遇也有很大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以后都往大城市发展,好的教师资源留不住内部优秀的教师资源,也有很多向外的流动。在留下的教师当中,由于本身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教师面对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在这种很大的工作压力之下,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自然就难以保障。很多时候体育课都是形同虚设,即使上体育课也只是带着学生跑跑圈,并没有什么正式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也就显得更为脆弱。

(三)各方面的体育活动很难普及

除了校内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之外,如今很多地区也都举办了学校之间的体育联赛,或者普遍的体育进校园活动等等。但是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源能够参与这些活动,或者也没有专业的教师能够处理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很少会参与到地区级的体育普及活动当中。同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于,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学校当中,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尚不能够良好保障,因此关于学生的体育教学就更加无暇顾及。

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自身的营养标准是否能够维持他们的身体,生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一般比较拮倨,因此在日常的饮食当中,对于学生营养均衡的保障。在成长过程当中,营养均衡条件的破坏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身体发展,同时也会直接反映到学生的运动表现上,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运动的表现和状态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提升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一)上级主管部门加大投入

针对当前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最大问题的根源就是经济上的拮据。无论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生家庭,还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校,在经济上都有着巨大的缺失,因此无法支撑日常的正常生活和正常教学活动。这不是简单的转变教学思想,或者改变教学方法,就可以完全实现的。

因此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有必要介入其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改进。首先对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小学要有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关于学校当中的师资力量,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要予以政策上的帮扶和倾斜,让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校能够拥有更加充足的资源去吸引更优秀的教育人才进入。同时帮助城乡结合部地区改善学校当中的教学设施,以及食堂伙食的水平,从外部条件上来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另一方面还要针对贫困家庭较多的学校有教育补助的政策,可以要求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小学统计学校中家庭贫困学生的人数,详细了解学生真实情况之后,针对性的给予教育补助金的发放。

除了教育主管部门以外,其他政府部门也应该有联动性的工作,比如说振兴当地的经济,吸引更多的本地劳动力,回到当地打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让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学生家庭中的父母能够回到孩子身边,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同时也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增强学校的教育水平

当外部的客观环境可以得到保障以后,学校本身也要抓紧自身的教育水平提升。首先是学校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教育全面性,真正了解当前教育思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方针。在这方面教育师资力量是核心要素,因此学校要积极的引进教育人才,同时要联合外部的资源,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专业培训,让教师能够拥有更好的教学能力和更先进的教学意识。从人才上保障对学生教育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够引导整体的学校教学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学校当中要尽快完善教学设施,教学场地教学器材。如果学校内部的面积足够大,则要先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体育锻炼活动区,然后再根据学校当中的实际情况,逐渐完善不同区域的功能,同时也要先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体育锻炼器材,满足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需要。在当前,如果一时之间无法满足各个年级平均分配体育教师的要求,则可以将相近年级进行合并,按照实际状况一起上体育课。要先保证学生能够有完整的体育教育,然后再逐渐对当前的体育教育水平和体育教育模式进行细化。只有这种逐渐的改进,才能够真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锻炼,逐渐培养出更好的身体素质。

(三)与学生的家庭进行良好互动

城乡结合部小学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家庭中,父母是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于孩子的体育教育,还是对于孩子日常的营养供给,在家庭当中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因此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于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宣传的工作,可以通过家校联络群等平台向学生的家长和监护人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同时班主任教师以及体育教师应该组成联合性的宣传方式,由体育教师提供专业的体育锻炼知识,由班主任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的家长了解到在小学阶段应该怎样保持学生身体的营养平衡,学生又应该有哪些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等等。通过这种方法,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家庭,能够配合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身体成长环境。这样才能够逐渐保障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目前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小学生,身体素质仍然是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获得健康的成长环境,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校,又或者是学生的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客观环境。在社会条件上,应该进一步的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经济环境界,在教学上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在家庭上应该改进学生家长的思想,对学校中的教学活动予以配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9,(1).125-128.

[2]陈春明.对儿童健康问题的防治不可坐失良机[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