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名著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感悟名著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

满延英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中学 广东 云浮 527400

摘要教师,对学生未来人生理想、修养品德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由此,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本文是笔者对如何从感悟名著经典,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几点的看法。

关键词教师;人文素养;名著经典;实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打自跨。教师,对学生未来人生理想、修养品德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決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要求教师不仅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然而,何为人文素养?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是指人通过学习所形成的气质和修养,如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它既包括对人立身处世的现实道德规范和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升华,又包括对人进行人性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的魅力来自深厚的文化积淀,长期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教学过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全情投入、智慧火花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才能体验到学习的真正魅力。可见,在积极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尤其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彰显教师的人文魅力。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下面我谈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的粗浅的看法。

一、多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所以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那么该学习哪些方面呢?

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从经典名著中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体性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习与之相关联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最好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经典,读一些原著。因为“惟有源头活水来”。

(一)从经典名著中学习,经典中汲取能量

教师要常常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从经典中汲取能量,确立人生理想。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所塑造的人物给人树立榜样,表达的感情给人以震撼,读者能够从中汲取能量,从而激发人的动力,鼓舞人的志气,催人向上。就如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中的人物,虽身处逆境,但他们不丧志,不气馁,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最终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显现了生命的价值,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有些经典作品给人以信仰的力量,如伏尼契的《牛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和牛虻一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用经典名著中的人物顽强的意志激励学生,鼓励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学习经典人物的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渗透了儒家思想内容。儒家教育观念的核心是道德人格的培养,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孟子》提出独立人格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们读《三国演义》,感受到了关羽的义,诸葛亮的忠,刘备的仁,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观;读《水浒传》,我们感受到的是梁山泊好汉除暴安良,为社会伸张正义的群体形象;“三言”“两拍”可算作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科书,从中我们可以有分辨地学习中国传统道德的可取之处,完善我们的道德修养。我们读陶渊明的诗歌,可以学习他不为权贵折腰,回归自然生活,追求自由精神的人生境界。我们通过学习,以经典人物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养成高尚的品德修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丰富自己的内涵

荀子有云:“学不可以已。”孔子又曰:“学而不厌,悔人不倦”。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升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己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是可悲的,而一个只读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教师同样是可悲的。不仅要读课本,读教参,还要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还要读历史、哲学、美学、自然科学……教师应该成为“杂家”。只有知识背景丰厚,文化底蕴深厚,上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而不至于捉襟见肘,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看电视不能代替读书,上网也不能代替读书。教师要有书卷气,因为只有这样,你上的课才能上出味,才能更加吸引学生。只有“博观而约取”,才能“厚积而薄发”。

  1.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オ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师生之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別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爱也是情感文化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必须学会挖掘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学会赏识和赞美。教师的胸怀越宽广,就越有人格魅力,就越能 嬴得学生的信赖。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不放弃每个学生。要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感情要学会角色转化,换位思考;要学会善解人意,真诚相待。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和人文素养共同提高。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素养成为新时期教师工作的重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领悟名著经典的精华,完善心理品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更有气质有和魅力的老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第十次印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