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摘要: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讲学稿是一个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关注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教学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模式,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行之有效的模式,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的载体。本课题从生物新课程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讲学稿模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高效课堂的实施的必要性及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以讲学稿为依托、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期望。
关键词:高效课堂:讲学稿:教学模式:高中新课程
一、背景
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都聚焦在课堂,依据新课程的“课程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的要求,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让课堂教学高效民主,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怎样才能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浮华,实现从教会——学会——会学的转变?怎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在任务具体、目标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引领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主动积累、主动探究、独立实践等环节达成三维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基于这样的理念产生了此课题的研究动机并付诸实施。
在高中课改的初期,课堂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实施的载体,只有探索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去精心组织实施,才能使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有效的落实三维目标。
所以,在多年的差异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础上,借助讲学稿的助学载体展开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1.讲学稿的设计理念
“讲学稿”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讲学稿”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相关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预习时遇到的主要困难,从而确定切实有效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
2.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目标
讲学稿一般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因此,使用讲学稿要求学生拿到讲学稿后根据其内容认真预习教材。所有的同学必须要解决“讲学稿”中“预习导学”部分,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才能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同时课堂学习时要求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在讲学稿的中间空白处要写上学后记。使用讲学稿要求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后,要将每章的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2.发挥讲学稿导学作用
使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使用“讲学稿”时坚持三大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学生在讲学稿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充分落实层次性原则
备课组所编写的讲学稿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准备(你的疑难问题)、预习导学、巩固练习、历年会考题与教(学)后记几块,其中预习导学、巩固练习、历年会考题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设计的不同难度的习题,充分关照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4.关注师生师生成长的互动性
讲学稿要求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备课组是在学期末(或是学期开始)把这一学期的讲学稿编写任务分工完成,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把属于自己编写的部分完成或成形大纲。这样,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下学期的备课工作非常轻松使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观察、分析、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地发展。
5.讲学稿具有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
讲学稿有两处“留白处”,一是二次备课记录,二是板书设计。但是所要书写的内容并不局限,学生可以把任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想法等记录下来,用于课堂思考,教师也可以将以往的问题,对本届学生可能提出疑问的猜测等记录下来。
讲学稿的编写过程
“讲学稿”来自于新的备课模式,这一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编写的具体过程为:
1.寒暑假备课。在每个假期前备课组明确课内成员分工,从必修到选修统筹,立体式备课。从高一、高二看高三。
2.集体备课确立总体目标,章节目标。拟定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来探究未知的,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课堂有效探究做准备。
3.完成课堂互动探究环节的初稿,主备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核心原理及学生易混点设计开放的、引发学生发散思维,提升能力的问题,
4.完成本节习题的筛选,根据层次性原则、渐进性原则设置习题,分成A、B、C级习题及创新习题。一般从教材中的本节聚焦,课堂训练及教材的课后习题、历年会考题、高考题中精选。每一课时对应的练习不超过10道;
5.备课组集体备课,在新学期开学后的利用每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总共4课时的时间集中对讲学稿的内容进行充分研讨,主备教师将本节内容的初稿提供给每一位组员,针对每一环节进行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及时调整。
讲学稿的使用:
(1)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学生预习中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新知识预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调整课堂教学中的详略,重新理顺上课思路,在讲学稿上做好标记。
(2)以讲学稿为载体,根据其具体任务完成新课学习。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用“讲学稿”进行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4)课后备课,在师生共用“讲学稿”实验课堂教学后,教师写下课后反思,存在的问题可以做为复习时的重点,也可为下一轮使用修改提供依据。
(5)课后注意将讲学稿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笔者认为:评判教学有效与否,不能只看其表面东西,而应深入学生内在世界,看其是否获得发展,或者发展得多与寡,提高得慢与快。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看其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我校在借鉴了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的经验,根据我们的校情自主实践,有效创新,经过备课组的多年实践和自身的课堂实践,笔者认为讲学稿的优势是:
第一,讲学稿的优化使用,提高了生物课堂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讲学稿”教学,我们感到学生最大的变化是上课动起来了,以讲学稿为依托,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明确的知道自己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学什么,怎样去学,运用“讲学稿”,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讲学稿”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讲学稿”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得到了优化。学生在“讲学稿”的导引下进行的学习活动,大多是在静态中完成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以静态为主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讲学稿的优化使用,促进了学科组的建设
促进备课组有效的集体备课,备课是教育观、教学观念的总体体现,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过学生关,又要过教材关。备课还是解决教师(策划能力)、学生(认知水平)与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实施“讲学稿”模式,关键是抓好备课。学校要求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将此项规定纳入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考核,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确保了集体备课的较高质量。
提高了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制度化推进以讲学稿为依托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适应改革而进行的教学研究成为了自己的业务需要,因此,教师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与总结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为,为把“讲学稿”编写得更科学更完善,教师们除了平时高频率的交流研讨,还积极上网浏览信息,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书读报,积极做读书笔记,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普遍增强。通过编写“讲学稿”团队力量得到加强,团队智慧得到较好地体现。
以讲学稿为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学科课题研究。我校生物组课题是关于图文信息转化能力培养的研究,讲学稿作为教师对学生学情了解最直接的手段,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在图文信息转化方面暴露的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学生可以在讲学稿中概括提升规律,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到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提升学生图文信息转化能力的训练是否有效。
随着“讲学稿”与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有意识的将课题研究的内容贯穿于讲学稿的编写过程中,使我们感到课题研究不再是额外的负担,课题可以按计划,实实在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增强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和呼伦贝尔市的课题、课堂评比中均取得很多奖项,有效助推了此项研究。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第五中学
邮政编码:0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