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化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徐向永

徐向永

摘要:“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目的在于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亲身经历,注重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重视探究式学习,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全面发展。本文以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离子反应”(第2课时)为例初步探讨高中化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策略,让广大化学教师认识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此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而促进该目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现。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目标;新课程;实施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它要求我们明确教学不但要学习什么,更要经历怎样教与怎样学的过程,还要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方法,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化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五个具体过程,即化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基本技能的练习过程、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过程、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与方法、化学思维的形成过程等。那么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呢?本文以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离子反应”(第2课时)为例来分析如何实现这五个目标。

一、化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时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是:1.通过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根据实验事实写出离子方程式;2.通过实验归纳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物理性质知识的形成方法

展示AgNO3、NaOH、BaCl2、CuSO4、FeCl3五种物质的晶体及其溶液,请学生认真观察晶体及溶液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归纳出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此过程正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将再现。

(2)化学性质——物质中部分离子反应

先带领学生预测这五种物质晶体和溶液的导电性,再让晶体或溶液间两两混合后会出现什么变化,能否反应,如果反应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取反应后的产物能否再进行其他反应,然后通过分组对比实验验证。学生动手做实验:①对比检验晶体和溶液的导电性,分析不导电的原因;②取样,进行溶液两两混合,出现沉淀的还要进行过滤,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③对所得沉淀和滤液进行进一步检验,观察产生的现象并讨论。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晶体都不导电,晶体混合也很难反应;溶液都导电,且溶液混合反应现象明显;说明晶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溶液中晶体电离成了离子而自由移动更易于反应。

例如,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仍为蓝色,说明Cu2+未参加反应,白色沉淀应为SO42-与Ba2+反应;再取其滤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此时则是Cu2+与OH-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又如,Fe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Fe3+与OH-反应了,而Cl-还没有反应,取其滤液后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Cl-已被Ag+结合。然后由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然而又易于接受的体验式过程,也使学生在感受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对实验操作技能更熟悉。在这一节讲授课中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得出数据、验证结论。学生在感性物质变化中感受探究的过程,也理解了抽象的离子反应实质。

二、基本化学技能练习过程

基本化学技能其实就是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本课时的基本化学技能目标是溶液互滴、过滤的实验操作。本实验的操作简单,并且是经过改进的实验,所以要求学生或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操作的过程中,规范学生固体取样和混合、取液、滴液、过滤等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要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高中教学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正确思维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设性或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做到对实验的创新改进。例如,本课时的实验利用晶体和溶液的两两混合,以及溶液混合反应后的过滤,再对滤液进一步滴加试剂即可以完成整个化学性质难点的突破。而这个实验的改进过程可以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索过程。

三、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新课程提倡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课设计中Cu2+和Fe3+的溶液都是有颜色的,通过混合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可证明该离子是否已经参加反应,同样的对于在溶液中显示为无色的Cl-和SO42-也可利用其结合特定离子后形成难溶白色物质而证明其反应了。同样运用所学离子反应知识可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使可溶的杂质离子转变成沉淀而过滤掉。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插播“电镀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的沉淀还原变废为宝”的录像,以加深学生的学科应用意识。

四、化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可以说,教会学生思维,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思维”,让学生掌握一种“程序性知识”。引导学生去积极获取如前人那样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而得出;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性,会发生何种变化等。我们把前人研究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这种思维。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设疑问来引发思维的源泉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疑就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设疑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即从实验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点,问题内容应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2.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是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3.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运用于认识和实践,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概念不断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应经常将混淆的概念有意识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错误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新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并引起质疑,从而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总是希望问题能得到解决,实际上是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或稍长时间,有时需要相当长时间。从教学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过程大部分属于前者,课堂教育更是如此。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并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介。

(3)推理能力的训练。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过程。

(4)学生立体思维训练。立体思维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智慧为轴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打开一个又一个空间,变点的或线的思维为立体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培养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高效率思维方式,提高思维品质,用科学思维方法开启智慧大门。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