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关于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

吴健

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本文中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学数学衔接探讨

现阶段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很多在小学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却很不理想,小学教师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初中教师对学生不够抓紧,初中教师则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小学的基础不够扎实。事实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小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初中后,数学的学习变得抽象复杂,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初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小学和初中这一过渡时期的衔接教学,使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那如何解决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笔者在文中根据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升初中学生不适应的原因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小学数学的课时却很是充足,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多是一些简单的数字认识、加减乘除,需要开动脑筋的问题很少,更没有多少需要进行分析和思考的逻辑性问题。但是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加了不少,课程内容量相对小学来说也有所增多,但是课时却减少为每天一节课。课程进度快,课程难度大,课程时间短,再加上很多问题在数学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开动大脑去思考,否则根本无法完成初中的数学作业。初中数学知识相对小学来说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课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其强调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等。比如说在对数的学习中,小学生学习的就只是单纯的数字,但是初中学习就要求学生学会在某一个具体的数学情境下用某一个字母对数字进行代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只进行对自然数和分数的学习,但是当学生升入初中后数学学习增加了负数、绝对值、相反数、数轴、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数等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从小学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和思想的差异性很大,很多学生很难适应,因此出现数学学习成绩的下降。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对数学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机械记忆,但是在升入初中后虽说也有一些机械性记忆的知识内容,但大部分初中生的思维都偏向于形象思维。小学的数学知识很多都是以儿歌、卡片、图片的形式来给出的,趣味性比较强,但是初中教材内容就比较严谨、规范,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进行自主思考,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去探究出其本质,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提高了。

小学的数学知识较为直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比较重视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感知直接获取知识。初中数学知识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完善,初中数序信息量非常大,而且难度也比小学增加了不少,初中数学教学看重的是对学生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对空间图像领域的学习只是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这些图形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学生很容易就对其进行理解记忆。但是初中之后我们加入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这些内容,逐渐由直观感知向逻辑论证过渡,学习难度加大了。

中学数学教师与小学数学教师之间缺少教学沟通,中学教师对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了解。有些初中老师会把班里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归咎于小学时数学基础没打好,认为小学老师所教的知识不足以衔接上初中教学。另外,初中有些学习内容在小学只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没有深入展开,但是初中教师误认为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不再进行深入教学。比如扇形统计图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只是初步了解学习,没有学过画法,但初中教师误以为学生已完全掌握,不再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直接运用,导致学生知识脱节。这些都是造成小升初后学生一时无法适应的原因所在。

二、如何将小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做好

1.教学方法的衔接构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时之间还很难适应初中高难度的数学学习,所以教师要注意小升初教学方法的衔接,笔者认为小升初数学的第一堂课程教学方法的衔接非常的重要,教师要对其进行精心的准备,教师可以在进行简单幽默的自我介绍之后,对学生进行数学兴趣题目的探讨性教学,这样的探讨教学模式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第一堂课中,让学生进行“折纸试验”,教师可以给每个人准备一张纸,在进行试验前先让学生猜想下一张纸最多可以对折几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一般对折7次后就很难再继续了,因为纸的折叠面厚度越来越高而长度却越来越短,厚度变高后花很大力气也难以对折下去。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猜想:假如能对折到30次,纸的厚度会是多少?学生很难猜到正确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再和学生一起用计算器计算出来——实际上厚度已经超越了珠穆拉玛峰的高度。这个结论会让学生非常的吃惊,进而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之处,我们又可以借机引出黄金比例的概念。这样探讨性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数学学习中数域的扩展会使很多问题的答案改变。比如说在小学中最小的两位数是10,但是初中增加了负数的学习后答案就会变为-99。(2)解题的习惯发生了改变,小学的解答题进行解答时直接就可以进行解答,但是初中后我们在计算题和解答题的解答过程中要先写“解”。(3)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两个数相加之和大于这两个数中的任一数,但是在初中我们引入负数概念后这句话就成为了错误的论点。诸如这类差异,教师必须要对其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解,才能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2.学习方法的衔接构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就是进行机械性记忆,然后完成课后作业,初中生刚升入中学,难免还是按照以前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认为数学学习就是多做作业、多做练习,学习的过程也较为盲目,所以我们必须要帮助初中生做好初中与小学数学学习的衔接,我们应当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缓冲期让其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然后教师应该将小学和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对比,找出适合学生学习初中教材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知识的学习,用以开拓自己的视野。

3.学习习惯的衔接构建。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但是跟初中数学教学又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进行学习解题的习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我们要对中小学之间存在的差异特别关注,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初中教学的效率。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转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时期注重的是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但是升入初中以后,就要转变为将未知数转变为已知数的方程思想。小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数学难题,利用方程这种方法都变得很容易解决。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进行改变,让学生领略到方程解题的优越性,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利用同一个例题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义务教育是一个整体,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考虑目标,只有做好了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构建,才能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

参考文献

[1]张小林何英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6,(37):71-72。

[2]李美良对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3,(89):78。

[3]黄青静浅谈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