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政权朱忠祥
[摘要]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是适应社会发展、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在社会文化、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加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发挥班级社团载体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效。
[关键词]团队合作集体主义培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其中“学会共处”就是要学生具备与社会共同相处、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所谓团队合作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一、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级增长,其规模和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个体所能消化吸收的限度,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分享信息资讯成为必修课和基本功。美国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对1901—1972年的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发现,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有185人。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41%;在第二个25年,合作的比例上升为65%;在第三个25年,合作的比例上升为79%。这些数字说明,合作也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成为一种必然[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分工协作使人们的联系更为紧密,重要事项的完成都是沟通合作的产物,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中国入世十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国企业需要更广泛地参与到世界分工中,并在与全球优秀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然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现实需要
集体主义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纠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重要法宝。“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因此,作为祖国未来和时代精英的大学生应该自觉树立集体主义观念,高校应该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然而,集体主义精神弘扬时常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效果欠佳。
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个人的兴趣和利益,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集体荣誉感,必须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紧密联系。由此可见,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核心理念是相通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基础,集体主义精神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升华。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出发点,可以增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可操作性和易接受性,使其更加生动化、具体化,有利于实现集体主义教育的效果。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措施
有利于大学生成熟心理的塑造。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要进行角色定位,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在此基础上强调协同合作、优势互补,这符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经历一番寒彻骨之后,团队目标的实现使成员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当团队生活遇到困难或团队目标难以实现时,成员之间相互安慰、相互分担,强烈的归属感、安全感使他们能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重新奋斗启航。
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前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中提到第五种人才就是“沟通合作者”。在当前世界经济依旧低迷、中国企业发展日显困难的背景下,用人单位都迫切需求具备奉献敬业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招聘面试过程中,“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时常出现,目的就是考察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及阅历差异,成员之间的冲突碰撞在所难免。正是有了团队合作精神的指引,这种冲突碰撞并非破坏性的,而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许多新观念、新方法应运而生。长期的团队活动能够营造出增加满意度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二、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不容乐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充分肯定了当代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状况,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笔者进行了问卷走访,发现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意识薄弱。部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较差,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漠视组织纪律,很少参加班级活动。调查显示,近60%的大二学生不愿意担当班委,他们认为担任班委会减少其个人支配时间,而且越是高年级这种现象越明显。此外,一些同学宁愿睡觉或者长时间玩电脑也不愿意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等集体活动,“舞台易搭,演员难请,观众更难请”的现象在各所高校普遍存在。
(二)宿舍成员关系紧张。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的综合性场所,学生在宿舍时间占在校全部时间的1/2以上。当“90后”成为高校大学生主体,宿舍成员的关系明显紧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希望调换宿舍的学生变多了。调查显示有12%的学生对个别成员不满希望调换宿舍,在申请调换宿舍的原因中67%的学生选择了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问及是否与有关同学谈及过生活习惯的差异时,多数学生表示没有,由此可见大学生沟通合作的态度及方法有待提高。
(三)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意识薄弱。教、管、学三者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合作模式。然而在每次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中,师生课堂互动、课外交流的缺乏一直深受批评。不少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辅导员很难接近,往往敬而远之,学业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只有自己默默承受。
(四)重竞争轻合作的观念较强。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单打独斗,习惯于个人奋斗,缺少合作的经历。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你回想一下,从小到大所得的荣誉有几个是靠团队合作赢来的?选择靠团队获得的只占5%[3]。许多大学生认为合作容易形成内耗,难以实现效率最大化,更无法估计个人在其中的贡献。
(五)团队合作的心理素质较差。大学生希望通过团队合作提升自身的学习绩效和综合素质,但在实际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值得关注。部分学生自负意识较强,他们自以为是、自我迷恋,对别人的能力和态度不信任,认为别人会把事情搞砸;部分学生宽容精神不够,一旦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他们首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全然不顾团队目标;部分学生自卑自闭,他们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总觉得能力有限低人一等,难以团队中找不到合适的定位。此外,嫉妒、猜疑、急躁、不想“便宜”了别人等心理问题也是合作心理素质较差的体现。
三、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现状的成因
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存在上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社会文化及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多元文化的并存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持续考验着大学生的明辨力和控制力。我国传统文化植耕于自给自足的分散封闭的小农经济,既有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精华,也有需要批判和唾弃的糟粕。“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窝里斗”等不良传统文化阻碍了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上世纪后期,从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对我国长期倡导的集体主义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对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出现了过度竞争恶性竞争、片面追逐个人价值最大化以致牺牲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消极现象。在面对追逐名利、不劳而获、不公平竞争等不良社会现象时,部分大学生缺乏明辨力和控制力,对人际关系心存芥蒂,影响了其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二)家庭教育及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影响
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识根深蒂固,不断强化高考的作用及其竞争的激烈,很少关注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当前高校大学生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人与其“争宠”,也就失去了与兄弟姐妹相互谦让、沟通合作的机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太多的关爱,父母包办大小各类事务,竭尽全力满足其各种需求和愿望。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处处事事优先考虑自己,缺乏与人团结合作的主动性。
(三)应试教育及升学压力的影响
大学生是如何炼成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要通过选拔性升学考试,应试成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最重要的事情。考试内容主要是书本理论知识,考试形式基本上是闭卷并要求独立完成。选拔性考试就意味着优胜劣汰,学生面临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的同学。在“分数”和“排名”的指挥下,在家长危机意识的的推波助澜下,谦虚礼让、团结合作等素质教育的目标被大大弱化,学生很容易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淡化团队合作精神,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
(四)高教目标及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功利主义的引导下,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志就是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面对持续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不得不专注于获得各种荣誉和资格证书。无论是获得奖学金,还是发展入党,还是申报课题,大学生都要与自己的同学竞争,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过于强调竞争,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多关注的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少开设与团队合作精神有关的专门课程,导致了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认知不够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方法仍然普遍存在,课程考核依旧以闭卷式的个人考核为主,以致学生缺少团队合作的实践经历。此外,部分教师不能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也是一种不良示范。
四、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途径与措施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推动合作学习
竞争与合作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辩证统一,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提出了“竞合论”,即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新龟兔赛跑是“竞合论”的生动案例:乌龟和兔子在三场比赛后协商决定相互合作再跑一次,在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穿过湖泊时乌龟背着兔子游,最后它俩同时到达了终点,节约了不少时间,感受到一种更大的成就感[4]。因此,高校应该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加强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团队合作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有序的竞争,用合作的方式消除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高校应在“竞合论”的指导下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努力,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互助互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交流和探讨,更是性格的磨合、思想的沟通。因此,合作学习不仅促进了学风改善和学业进步,而且提高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二)加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团队实践
完善培养方案,增加团队合作精神的专门课程。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和培训机构都设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专门课程,高校也有必要设置类似课程,规定必修学分。MIT斯隆管理学院从学生第一天入学就开始进行团队精神和技能教育,不仅强调团队合作观念的灌输,更强调在实战中践行团队合作,具有代表性的实战模块有头脑风暴、急流中的小岛等[5]。高校可以邀请奥运冠军、企业家、工程师等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开设讲座,现身说法为大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榜样。经过课堂灌输和实战训练,大学生可以系统地认识团队合作的内涵及外延,从而更好地付诸于行动。
改革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传统教学大多重视“教书”功能,重视个体素质的培养,淡化了“育人”功能,忽视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传授法,有的放矢地布置需要小组完成的“大作业”和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团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包括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在内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思政教育“两课”可以让学生自选主题分组搜集资料,全体成员分块进行汇报并接受师生答辩。如此,让团队合作精神融入普通课程中,让学生广泛参与团队合作的实践,充分发挥了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三)发挥班级社团载体作用,促进渗透教育
社会学习理论启示我们,人们的行为主要存在于个体过去的学习历史中,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将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班级、宿舍、社团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体育、文艺活动,让团队合作精神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
班级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单位,一个团结进取的班级能够使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团队的优势与合作的力量。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分析班级的问题和学生的需要、愿望及能力,与班委一起发动全体同学进行讨论,提出符合实际的鼓舞人心的班级奋斗目标,围绕奋斗目标安排好各项工作,经常督促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强化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作用[6]。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相对集中、成员相对固定的场所,在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在宿舍成员关系紧张时,大学生应该发挥“三自”作用,通过恳谈会等形式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高校应以“宿舍文化节”为主线,开展徽标征集、卫生评比、才艺展示等一系列团队活动,让大学生在求同存异、共同进退的过程中增进同学情谊、提高沟通水平,从而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社团是大学生展示才华的重要载体,更是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重要阵地。社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通过组织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社团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可以强化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社团拥有共同的目标,在其实现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大局意识。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社团建设的分类指导,落实社团的优胜劣汰、经费保障、实时监督等制度,以社团的蓬勃发展及其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当然,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培养合力。如此,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才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绽放出完美的人生。
注:
[1]贺淑曼.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3]俞俭.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武汉大学调查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19日,第5版
[4]邱世华.从新“龟兔赛跑”看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J].金融博览,2006(7)
[5]刘执中.TeamSkillsSeminar'99—清华MBA的团队训练[J].中外管理导报,1999(3)
[6]方正泉.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J].江苏高教,2006(5)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邮编:21181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加强养成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创新研究》(编号:08SJB7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