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探讨

李家辉

广东广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为了利于建筑在人们居住时的舒适性与环保性的相结合,进而为我国的绿化及健康居住的未来发展节约更多成本,建筑设计绿色化需坚持哪些原则,将达到哪些具体或长期的目标均是现今企业及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建筑设计绿色化进行简单概述,就建筑设计绿化需坚持哪些原则及达到哪些具体、长期的目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原则设计目标

社会发展带动科技发展,我国因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从建筑设计上来看,绿色建筑设计在其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虽然,对于我国建筑设计完全型绿色化还并不普及,但是,在不同类型建筑中对于绿色理念的设计、安排与融合还是较为普遍的。而且,无论是从利用率还是从市场受欢迎率及占有率上,建筑设计绿色化始终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分支[1]。从设计原则上看,建筑设计绿色化涵盖了宏观协调自然系统与人类性、因地制宜性、能源高效性、尊重自然性、居住健康性、适用经济性、适应发展性七个原则。

1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1宏观协调自然系统与人类性

绿色建筑区别于传统建筑在于,它不仅达到了和谐环保的整体优化效果,还从宏观方面平衡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的关系。

1.2因地制宜性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仅仅是因为不同地域间的人们居住生活习惯的差异性,还往往包括了当地的气候环境、降水量、是否存在恶劣气候、宗教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等其他因素的考量。当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新设计前期准备工作时,首先必须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长期或短期的考察,并做好详尽记录,收集较为完善的信息,结合这一原则性前提,使建筑设计与绿色化更好融合,最终制定出最为适合当地的绿色建筑方案。

1.3能源高效性

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发现,建筑总体能源消耗占据世界总体能源消耗的38%,因为,大多数建筑总体能源消耗在于建筑原材料的消耗,不可再生、土地及水资源的消耗等等。而建筑设计绿色化的理念在于,在建筑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提倡节约型、环保型工作法。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或避免不可再生、土地及水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大大降低了对建筑垃圾的排放。

例如:在设计建筑照明时,可根据当地日照时间的长短与建筑地面的地势走向相结合,在建筑外墙以太阳能面板替代普通镜面玻璃,吸收阳光,转化为电能,用以建筑内照明。

1.4尊重自然性

尊重自然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期间,无论是从建筑前期的设计环节,还是在建筑施工环节,建筑的基本构造与后期使用都应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设计根源上避免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尽力减少,因人为力量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损耗。建筑设计师在前期设计时,应主动考虑修复机制的运用。

例如:在设计建筑外墙时,尽可能的贴近自然环境,当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损耗生态环境系统的情况时,可视企业自身实力建立奖惩机制,重在修复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耗。

1.5居住健康性

健康性原则不仅要求在建筑设计前,外观上线条流畅养眼,还要求建筑在材料使用上,新型环保健康,更有利于人们的日常居住生活,更要求在建筑的室内设计上,明亮开阔,使人们走进建筑内部也能感受到绿色化设计带来的魅力。此外,对于居住健康性来说,还体现在办公、休闲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均需要对这些要素考虑进去,以此使绿色建筑设计能够真正意义上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

1.6适用经济性

对于建筑设计绿色化的前期资金预算及后期投入,包括制定建筑施工周期、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及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均是适用经济性原则的表现形式。首先建设绿色化建筑不代表投资方需要高额支出,企业或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可灵活运用现有技术及相对经济能力,提前做好资本预算工作,制定好施工周期,从而研究出适合该地区该建筑的可操作性方案。

1.7适应发展性

社会发展带动科技发展,因我国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又基于发展性原则来看,将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隐患,我们应以不断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思考相关问题的处理手段,从而最终在此类问题上获取想要的答案。

例如:在户外或户内设计时,对于不可避免的设计问题,我们设计时,理应留有一定的弹性或动态适应性空间,以便于后来其他设计师的改造或维修。

2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

2.1环境目标

因在建筑设计前期及施工环节,为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设计人员会优先考虑新型能源与材料的使用。在建筑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提倡节约型、环保型工作法。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或避免不可再生、土地及水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大大降低了对建筑垃圾的排放。把绿色建筑对自然的伤害降到最低值,降到生态环境系统可承受范围内。以此,保证人类起居环境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真正做到绿色造建筑。

2.2经济目标

首先,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保障经济需求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存在互相矛盾的;其次绿色建筑无论从设计到竣工交付使用,都应该满足经济目标;最后,在绿色建筑前期,我们就应考虑到后期交付使用后的经济运营可操作性问题,以绿色带动产业发展,做到新型绿色环保理念。

2.3社会目标

结合相关资料发现,建筑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初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便于人类更好地休息与生活。而绿色建筑所秉承着的尊重自然性、居住健康性与宏观协调性等原则,很好的表现了绿色建筑对于人类居住与自然环境的社会目的。相较于我们人类发展史上的刀耕火种,当代绿色建筑的理念更为先进,也更为人性化,也为了更好的实现和谐、环保、自然的社会目标而做出引导。

2.4适应性及普遍性

具体说来,适应性及普及性强,是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所具有的优势之一。相对于传统建筑设计时普遍性,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则显得更为珍贵,此类技术不仅能广泛运用于人类居住环境中,还能使生态环境与之和谐共存。绿色建筑不再是某个个别案例,而是可以运用在千家万户中。

2.5系统影响

成功的绿色建筑体系是完整的、可循环的、可利用的、绿色环保型的系统建筑结构。它不仅仅受建筑技术影响,还受当地政府或研发企业单位的财政经济、社会政策、管理理念等众多复杂因素影响,最终才是实现系统完整的手段所在。

3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评估体系

3.1相关行业专家及专业的评估人与评估机构评判

相关评估工作一般是由经过相关专业教育培训后持有专业评估执照的上岗评估人或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工作。对于还在设计阶段的项目,评估工作一般在设计临近结束时开始,行业内引用的典型性评估体系用以作为最终设计来源目标。例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日本的《建筑物中和环境性能评价体系》及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等[2]。

3.2参考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范围为: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及旅馆建筑和住宅建筑;一般以单体建筑为评价对象[3]。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主要包括其一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请该标识需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其二绿色建筑标识,申请该标识则需通过共存治疗验收并交付投入使用一年以上,且并未发生重大事故。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大指标,其一节约土地资源与保护室外环境;其二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率;其三节约水资源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四节约原材料及原材料资源的使用率;其五室内环境质量的高低;其六验收并交付投入使用后,建筑的运营管理。评价等级则按高低指数分为一星级至三星级三个等级。

4结语

通过本文探讨,认识到绿色建筑设计涵盖了宏观协调自然系统与人类性、因地制宜性、能源高效性、尊重自然性、居住健康性、适用经济性、适应发展性七个原则。要想使设计施工更加规范环保,如何将七大原则与实际建筑设计相融合,采取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最终有利于生态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刘抚英.厉天数.赵军.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J].建筑技术,2013,03:212-215.

[2]牟永春.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J].门窗,2015,03:37-38.

[3]王江.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目标解析[J].江西建材,2016,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