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植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临床疗效观察

/ 1

穴位埋植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临床疗效观察

张雪锋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111)【摘要】目的: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的年龄多在20~60岁,但年幼者也不少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力劳动者增加,电子产品使用占据人们主要活动时间,颈源性头痛头晕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治疗采取休息、健康宣教、头颈部针灸、牵引、理疗、同时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大部分病人的病情可好转。但针灸、理疗治疗治疗方法疗程较长,往往需要10次一个疗程,患者疲于奔波于中医针灸科、康复科,故有必要应用一种长效针灸疗法—穴位埋线技术。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穴位埋植对颈源性头痛头晕的临床疗效,从而对穴位埋植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80例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二组均在一般健康宣教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穴位埋植方法治疗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每周3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对照二组患者治疗疗效及3月后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疗效,二组对照疗效相当。结论:穴位埋植技术对于颈源性头痛头晕有明显疗效,有起效快,不晕针的特点,减去了患者请假、路途奔波、排队就诊的麻烦。技术容易掌握,有可重复操作性。但对无菌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医者牢记。埋线后患者颈部酸胀感强于针刺组,持续1—2天,个别患者无法耐受选择放弃。总体来说埋线技术顺应患者需求,为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提供一种更便捷的医疗方式,值得在社区中医科推广。【关键词】颈源性头痛头晕穴位埋植针刺【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22-02一般资料及方法:颈源性头痛头晕诊断依据:头痛、头晕伴有同侧颈项不适,除外其它可致头痛的器质性疾病,多能迅速确定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上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及头部压痛点是诊断颈源性头痛的重要依据。但得注意的是,有相当多的患者有典型的颈源性头痛症状,但缺乏神经根性刺激的体征,影像学检查也无阳性发现。纳入标准:1)年龄40-60岁,符合颈源性头痛头晕诊断标准;2)近3个月或以上曾有头痛、头晕,颈项不适感发作,且达到平均每月发作一次的频率;3)纳入时VAS>3分;4)颈椎X线摄片(正侧位)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中X片的要求,或者MRI、CT显示有颈椎退变或颈椎间盘突出;4)7、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颈椎病相关治疗;5)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结核、肿瘤;合并有内脏器官急重症、孕妇、产妇;2)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测者,如已口服止痛药物及相关康复治疗;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方法:治疗组埋线组(40例):取穴:双侧风池、天柱及大椎穴,阿是穴,三阳络,穴位用碘伏局部消毒,用镊子夹取1小段PGLA线体(规格2/0长度1cm),放入一次性埋线针(9号针),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下,得气后压下弹簧将线体推入穴位。每周1次,连续3周为一疗程。注意:风池穴针刺深度1cm以内,患者有酸胀感即可。对照组电针刺组(40例):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常规治疗,深度以得气为度,其中风池穴针刺注意安全,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留针20分钟,风池穴通电针仪连续波,适度强度,隔日1次,连续3周,10次为一疗程。取穴同上。采用同期对照方法,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VAS视觉疼痛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的症状和体征等临床疗效变化,并随访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价。并采用SPA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纳入患者47例,脱落7例,对照组纳入45例,脱落5例,分析结果如下1方法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个阶段各个指标之间均数差别,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随治疗阶段变化趋势。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以各指标在不同治疗阶段间的变化差值为因变量,纳入年龄、性别、病程、患病位置进行调整,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治疗的持续效果的差别。2分析结果2.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埋线组、针刺组各40人,埋线组平均年龄为51.48±6.79岁,针刺组平均年龄为50.65±6.85岁,两组年龄均数无显著差别(t=0.541,P=0.59)。两组人群在性别构成、病程分布、患病部位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别。表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项目埋线组(n=40)针刺组(n=40)t/χ2P年龄(岁)51.48±6.7950.65±6.850.5410.590性别a男14(35.0)14(35.0)0.0001.000女26(65.0)26(65.0)病程(月)<517(42.5)18(45.0)0.0690.9665~13(32.5)12(30.0)8~10(25.0)10(25.0)患侧左侧12(30.0)13(32.5)1.0400.595右侧22(55.0)18(45.0)双侧6(15.0)9(22.5)注:a.括号外为例数,括号内为构成比。注:a.括号外为例数,括号内为构成比。2.2两组各治疗阶段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各治疗阶段埋线组与针刺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均数、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均数、VAPS均数均无显著差别,各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的NDI、VAPS呈下降趋势,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呈上升趋势,且随治疗阶段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F埋线组NDI=308.46,F针刺组NDI=334.52,F埋线组VAPS=443.46,F针刺组VAPS=677.53,F埋线组颈椎治疗评分=323.83,F针刺组颈椎治疗评分=330.67,均P<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时间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埋线组与针刺组NDI均数、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均数、VAPS的差别随时相改变无统计学意义(FNDI=1.109,P=0.299,F颈椎治疗评分=2.929,P=0.079,FVAPS=1.859,P=0.172)。表2埋线组与针刺组各治疗阶段各指标比较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F值P值NDI指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埋线组4024.80±5.409.18±3.937.33±4.263308.46<0.001针刺组4024.05±6.529.83±6.707.83±6.73334.52<0.001t0.56-0.529-0.397P0.5770.5980.693颈椎治疗成绩评分埋线组4014.83±3.0024.68±2.9025.95±2.61323.83<0.001针刺组4015.48±3.6723.83±3.7325.55±3.49330.67<0.001t-0.871.138P0.3870.259VAPS埋线组406.20±0.972.40±0.901.43±0.96443.46<0.001针刺组405.83±1.042.35±1.051.43±1.06677.53<0.001t1.6750.228<0.001P0.0980.8201.0002.3两组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回归结果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纳入年龄、性别、病程、患侧后,结合NDI、颈椎治疗成绩评分、VAPS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差异,以及治疗后的持续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在NDI与VAPS上无显著差异,而经过埋线治疗后颈椎治疗成绩评分升高要高于针刺组(β=-1.60,95%CI:-2.98~-0.23),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后的持续效果比较上无显著差异。表3各评分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多因素回归结果an分组对治疗效果影响b分组对治疗后持续效果影响NDI埋线组400.00(reference)0.00(reference)针刺组401.18(-1.06,3.43)-0.15(-0.65,0.34)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埋线组400.00(reference)0.00(reference)针刺组40-1.60(-2.98,-0.23)0.49(-0.17,1.16)VAPS埋线组400.00(reference)0.00(reference)针刺组400.28(-0.17,0.72)0.05(-0.19,0.29)注:a.调整年龄,性别,病程,患侧后;b.括号外为β值,括号内为β的95%CI讨论穴位埋植技术对于颈源性头痛头晕疗效明显,有起效快,不晕针的特点,减去了患者请假、路途奔波、排队就诊的麻烦。技术容易掌握,有可重复操作性。但对无菌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医者牢记。埋线后患者颈部酸胀感强于针刺组,持续1—2天甚至1周,个别患者无法耐受选择放弃,穴位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痛点进行加减,头皮部阿是穴埋线治疗容易出血,痛感强,可以不选。三阳络疗效显著,但有些敏感患者此穴埋线后出现上臂抬举受限现象,一般1-2天可恢复,给予说明。总体来说埋线技术顺应患者需求,为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提供一种更便捷的医疗方式,值得在社区中医科推广。参考文献[1]艾霞.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z1):230-230.[2]金诚久,陈勇.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推拿术后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159-160.[3]蔡勇,李永昭,赵万恒.综合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6):2274-2274.[4]祁适存等.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5]张明才,石印玉,王翔,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10):746-749.项目:穴位埋植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zyJXˉ2017O86)

相关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头晕 穴位埋植 针刺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22-02 一般资料及方法 颈源性头痛头晕诊断依据头痛 头晕伴有同侧颈项不适,除外其它可致头痛的器质性疾病,多能迅速确定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上部颈椎旁 乳突下后部 及头部压痛点是诊断颈源性头痛的重要依据。但得注意的是,有相当多的患者有典型的颈源性头痛症状,但缺乏神经根性刺激的体征,影像学检查也无阳性发现。 纳入标准1)年龄40-60岁,符合颈源性头痛头晕诊断标准 2)近3个月或以上曾有头痛 头晕,颈项不适感发作 且达到平均每月发作一次的频率 3)纳入时VAS> 3分 4)颈椎X线摄片(正侧位)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中X片的要求,或者MRI CT显示有颈椎退变或颈椎间盘突出 4)7 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颈椎病相关治疗 5)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颈椎骨折 脱位 关节结核 肿瘤 合并有内脏器官急重症 孕妇 产妇 2)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测者,如已口服止痛药物及相关康复治疗 3)合并有心脑血管 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方法治疗组埋线组(40例)取穴双侧风池 天柱及大椎穴,阿是穴,三阳络 穴位用碘伏局部消毒,用镊子夹取1小段PGLA线体(规格2/0 长度1cm),放入一次性埋线针(9号针),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下,得气后压下弹簧将线体推入穴位。每周1次,连续3周为一疗程。注意风池穴针刺深度1cm以内,患者有酸胀感即可。 对照组电针刺组(40例)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常规治疗,深度以得气为度,其中风池穴针刺注意安全,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留针20分钟,风池穴通电针仪连续波,适度强度,隔日1次,连续3周,10次为一疗程。取穴同上。 采用同期对照方法,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VAS视觉疼痛量表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的症状和体征等临床疗效变化,并随访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价。并采用SPA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治疗组纳入患者47例,脱落7例,对照组纳入45例,脱落5例,分析结果如下 1 方法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