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从本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的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抽取1000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普通食物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普通食物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导尿管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辅助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普通食物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导尿管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生理及心理进行护理,给予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 46例患者通过实施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是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的非常重要的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是术前对患者心理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术前的准备、术后的护理以及出血和一些其他的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术后包括生理护理、身体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给予整体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总结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并且随访患者3个月。结果128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全部康复出院,全部没有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很高。结论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见的重要微创手术1,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术后的生理护理、身体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以及给予整体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关键要点,值得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腹腔镜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常规个体化协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到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进行试验,按照病历密封抽签法将此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接受个体化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更好的调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腹腔镜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常规个体化协同护理不仅能有效调节心理状态,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可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方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T0)、插管时(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等时间点动脉压(MAP)、心率(HR)、血压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MAP、HR、SpO2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T1时MAP、HR、SpO2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比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更好的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较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应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行宫颈癌切除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武警海警总队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下行宫颈癌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按照床位号奇偶数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静脉麻醉(丙泊酚泵注),观察组使用静吸复合麻醉(七氟烷吸入加丙泊酚泵注),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见效时间[(1.62±0.30)min]、拔管时间[(15.68±3.26)min]、患者苏醒时间[(8.69±3.68)min]均比对照组短[依次为(4.68±0.91)min、(27.46±4.03)min、(20.36±4.58)mi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h、6 h两组的MMSE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1 d观察组的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6.67%(2/30)]比对照组[26.67%(8/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静脉麻醉,给予腹腔镜下行宫颈癌切除术老年患者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能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干预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于2017年1月开展研究,直至2018年6月结束,期间选择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以及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确定护理价值。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术后各项指标(除镇痛情况,P<0.05)均无显著差异,且各项对应措施对比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经实施有效围术期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由于疼痛造成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子宫肌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在围手术期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B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临床治疗的实际时间进一步缩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因阴道不规则出血,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分别实施宫腔细胞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取材满意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两种方式对患者的痛感评价。结果细胞学检查的患者中仅有16例患者出现取材过程中出血过多、细胞采集过少,满意度为92.00%;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中,有46例患者出现取材过程中出血过多、细胞采集过少,满意度为仅为77.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方式诊断过程中患者取材满意率,我们发现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方式取材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度,我们发现经细胞学检查的患者,无痛患者有174例(87.00%),未出现明显疼痛患者;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中,有178例患者出现明显疼痛(89.00%)。结论综上所述,宫腔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普通检测过程中患者的不适,而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简介: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联合孕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