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沿承清末,民国初期电话号码的位数多以四位数为主,同时存在三位数及含汉字的电话号码。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了五位数号码,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三、四位数号码并存。当时另有总机、分机运作模式。至于号码位数增加的缘由,一是电话装机数的迅猛增长,二是技术层面单线改双线的促动。公共服务号码出现于1935年,其职能以提供问询服务为主,此外还涉及救火、救护、报警、叫醒等,号码形式不统一,区域差异很大。"好号头"的标准与今天不同,除简单易记之外还要易拨,汽车租赁行业的电话号码最具代表性。此外,民国时期对特殊意义上的"好号头"也非常重视,主要体现在谐音电话号码上。

  • 标签: 民国时期 电话号码 电信业 好号头
  • 简介:民国时期,北京京剧的发展经历两个不同阶段。自1911年至1927年前,京剧发展至巅峰;1927年后,京剧剧坛开始步入衰退、萧条。

  • 标签: 民国时期 京剧 北京 1927年 变迁 演剧
  • 简介:一论争的概况本世纪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美术领域中,中国画有无存在的真价值?中国绘画的命运与前途牵动着每个画家的心,并因此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论争。大凡稍知广东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广东画坛在二十年代曾发生过“方(人定)黄(般若)之争”,由于当年报纸公藏的已不复存在,私藏的资料又遭人为的毁灭,给研究带来了困难。不过,我们仍可从一些回忆文字中感受到当年论争的硝烟。

  • 标签: 民国时期 中国画 新国画 日本画 《中山日报》 文人画
  • 简介:1912年1月,陆费逵与沈知方集资创设中华书局于上海,以“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采人道主义、政治主义、军国主义;注意实际教育;融和国粹欧化”为宗旨,甫一诞生,即开始为新生的中华民国振臂呐喊。1912年春节开学前,他们编的《中华新教科书》已经印成,初小国文第一册即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五色国旗作书本封面。在《中华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和《中华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课文中,即注入了“我国旗,分五色,红黄蓝白黑,我等爱中华”等思想内容。中华书局一成立,就立即向出版行业的龙头老大──商务印书馆发起了挑战。她的中、小学教科书一经问世,立刻以强劲无比的势头,几乎独占了当时国内教科书市场,先后出版小学课本44

  • 标签: 民国时期 中华书局 小学教科书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大字典》 中华共和国
  • 简介:摘要国民政府时期,为了解决省、县二级地方体制所导致的政令不通、权力不集中,国民政府逐步建立起针对县长的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对县长的监督管理。奖惩考核制度以时间为界限分为年考、三年考成和平时考核。三种考核奖惩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基层政治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时政治腐败的社会大环境下,县长作为一个下层官阶,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不由己频繁更动。这就使得民国时期的县长奖惩制度最终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南京国民政府的灭亡而消逝。

  • 标签: 民国时期 县长 考核奖惩制度
  • 简介:秦汉至民国时期广西建置沿革初探雷坚(广西通志馆)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在岭南设置郡县至民国38年(1949年)的2163年中,今广西境内县级以上行政建置的总量、特点及其与政治、经济、地理和民族的关系,是本文探讨的对象。由于研究不深,...

  • 标签: 行政建置 民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 广西 建置沿革 南北朝时期
  • 简介:通过以古籍精装合订本《新刊凤双飞全传》为修复案例,介绍这类装帧形式产生的原因、特点,同时探讨了此类图书破损后的修复方法,指出在制定文献修复方案时,不能生搬硬套文献修复原则和文献修复标准,需针对不同的破损状况来区别对待。

  • 标签: 古籍 民国图书 修复原则 古籍精装合订本
  • 简介:发行改革是目前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报纸发行体制开始摆脱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单一性与行政性,各家报纸在发行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实际上,这种包含市场特征的发行制度,民国时期已有所体现。民国时期,报纸发行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直接订户,即直接到报馆订购报纸的用户,本埠的订户由馆中派人专门送到,外埠的由邮局寄送;二是间接订阅的,即经过报贩或其他机构订阅报纸的,本埠一股靠报贩批购,外埠的则由分馆或代派处代发。

  • 标签: 报纸发行体制 民国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模式 市场化特征 报纸改革
  • 简介:摘要民国时期,随着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一时西南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边疆教育也随之得到繁荣发展,且受到国民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边疆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民国教育政策、法令以及措施对边疆民族教育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且创造了民国边疆教育的辉煌,为当今民族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标签: 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教育民族教育
  • 简介:通讯社在传播国际新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政治宣传的利器。近代上海是全国的新闻中心,也是中国通讯社的发祥地。本文初步勾画民国时期塔斯社上海分社的创建背景、人员结构及其与时代出版社的渊源等情况,有助于学界了解此一时期苏联的对华宣传政策的特点。

  • 标签: 通讯社 塔斯社上海分社 苏联 新闻传播
  • 简介:民国时期河南水灾频发,灾荒严重,究其原因,有河南地形、气候、河流分布等自然因素,更有社会经济乏力、政治腐败及战争影响等社会原因。

  • 标签: 民国 河南 水灾
  • 简介:首都高等法院是民国时期江苏的省级审判机构,院址在今南京朝天宫。朝天宫是明朝贵族朝见天子时学习朝拜礼仪的地方。现存建筑物是清朝同治年间重建。民国时期,在朝天宫“棂星门”3字之下悬挂着“首都高等法院”招牌;高等法院的法庭就设在大成殿,殿中设朱红大案桌,桌后并排5张椅子,背衬紫色布幔。大成殿内梁上高挂“明镜高悬”4个大字的横额:两旁大庭柱上,书有“听讼期无讼,明刑复恤刑”的对联。首都高等法院成立之后,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审理汉奸案。每次审判汉奸,法庭内外都是人山人海,群情激愤。首都高等法院先后审判的汉奸有汪伪国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兼中央党部组织部长梅思平,汪伪中央宣传部长、安徽省省长林柏生,汪伪南京

  • 标签: 民国时期 周佛海 高等法院 朝天宫 剥夺公权终身 蒋介石
  • 简介:平民化是近代公园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公园的平民化是民国时期公园建设的发展方向。对于宁波而言,民国时期公园的平民化主要体现为:将旧时象征封建权威的官府衙门改建为公园,以凸显平民的地位和价值;立足于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目的,明确公众拥有的公园性质,以使广大平民成为游园的主体;启发民智和规训民众的目的是较之休闲娱乐更为重要的,推进公园的平民化进程的思想渊源和现实需要;强调公园分布注重普遍,活动安排和设施上的贴近平民,服务和满足平民的需要。然而,此过程中尚有精英话语、政党意图和其他实际困难的交织其中,反映出公园平民化的复杂性。

  • 标签: 平民化 公园 民国时期 宁波
  • 简介:20世纪20-40年代是民国上海服装表演业发展的辉煌期,本文借助于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分别从服装表演的举办者与性质、服装表演的表演类别与特点、服装表演的从业者等角度,架构起民国时期上海服装表演业的基本历史图景,还原其历史面貌,以期对民国设计史的完善,对当今中国服装表演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服装表演 时装 商业 公益 名媛 明星
  • 简介:一、建教合作产生的背景所谓建教合作,指的是为提高教育效能,在原本相互分离的职业学校与厂矿、企业、公司、商业等实业机关(在20世纪30—40年代通常称之为建设机关)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民国十二年(1923年)十月“第九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大会”,

  • 标签: 民国时期 职业教育研究 合作 建设机关 教育效能 职业学校
  • 简介:民国时期,青海职业教育经历了萌芽、缓慢发展的曲折历程,虽然力量单薄,问题纷扰,仍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对青海民族地区在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情况进行脉络的梳理,并分析探讨其迟缓发展原因、特点及社会影响,以期对这一阶段青海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对现代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 标签: 民国时期 青海 职业教育
  • 简介:从医学史的角度,一般将1840年~1949年的中国医学划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医学",现代各医学史专著均是这样划分的.这种划分是合理的,无庸争议的.但就中医药著作的编撰和出版情况来看,与上述分期并不完全吻合,似乎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尽管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医学就开始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特殊历程,但学术的演变应该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完成或者会有显著表现的,往往还会由于惯性的作用而表现出前一时期的特点.1840年以后的大约半个世纪,除少数医家如王孟英等人进行过中医和中西医的比较外,沿着传统轨道的发展仍然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流.

  • 标签: 民国时期 中医药著作 中医药教育
  • 简介:医政是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较为久远,且相对保持稳定。1934年,陈果夫创建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将卫生教育、卫生行政与卫生医疗三者融为一体,奠定了医学与政治的新关系,实现了医政与教育的新融合,联接了当下与未来的新通道,实现了医政新变。

  • 标签: 医政变革 陈果夫 民国时期 江苏
  • 简介:辛亥革命后,宝安县从清末脱胎而出的旧教育弊端百出。为了推进国民政府实施的义务教育,宝安县在发展公立初等教育,实施宽松的文化教育方针政策,吸引华侨和传教士办学的同时,根据国家教育法令对旧学校传统私塾进行艰难的改造,使之能够与公立初等小学一道携手完成普及教育大业。

  • 标签: 民国时期 宝安县 初等教育
  • 简介:澳门总督是葡萄牙国家机构在澳门的代表,也是澳门地区最高行政机构,他直接受命于葡萄牙国王或总统,在澳门执行萄萄牙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从1616年起,澳门便有了澳督之设。300多年中,澳门前后共经历了127届总督。据记载,第一任澳督名为马士加路,1623年到任。历届总督中除了曾三任澳门总督的巴波沙和第125任总督的马俊贤、126任总督文礼治为文官外,其余均由军人担任。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第84任澳督基马良士,共连任12年。任期最短的分别是第81任澳督官也和第83任澳督贾多素,他们的任期都不满一年。复任次数最多是巴波沙,先后担任第107、111、114等三任澳督,而且是首位在任内病故的澳督。“末代总

  • 标签: 民国时期 澳门经济发展 总督 葡萄牙人 澳葡政府 中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