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备皮方法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关联性。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手术患者共225例,行手术前采用传统备皮方法;实验组手术患者共225例,行手术前采用专用备皮刀备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与体温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比较后得知,实验组患者甲级愈合223例,乙级愈合2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89%;常规组患者甲级愈合217例,乙级愈合5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56%,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愈合情况与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给予正确的手术备皮方法,严格遵守手卫生等可明显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检验的114份免疫检验血液样本,采用质量控制方法前接收的血样为对照组,采用质量控制后接收的血样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血样在质控方面的差异以及取得的检验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血样标本中的C肽,Ca125,Ca199,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等变异指数发现,试验组血样标本中的变异指数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中的血样标本,其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的因素有血液样本的采集方法、检测仪器及不同的试剂等。因此,临床检验人员做好血液样品的质控工作很重要,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病患者,共14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西医的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升降并施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生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82.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中医升降并施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患者的满意率为95.71%;对照组进行传统西医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患者的满意率为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脾胃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升降理论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并发生症发生率低,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无痛人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无痛人流常见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对策;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护士培训;制订考核标准,逐级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无痛人流进行管理后,无痛人流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由9.5%下降至2%,患者满意度从90.5%上升至100%。实验组PDCA护理麻醉药物意外(恶心呕吐,误吸,呼吸循环抑制)、输液管道护理缺陷、人流本身并发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无痛人流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无痛人流的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收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药事管理模式来给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药事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药事管理,比较两种药事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观察组,药品差错事件、药事管理工作满意度、管理水平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药事管理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全面完善药事管理制度,提升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在临床运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在我院急诊科因严重车祸外伤所并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计25例相关患者护理资料。结果患者在护理之前PAS、PAD和血管外肺水指数分别为61.2±5.8mmHg、30.1±5.2mmHg、15.7±3.1mmHg,护理36小时后PAS、PAD和血管外肺水指数分别为30.3±4.1mmHg、14.8±2.6mmHg、5.5±1.6mmHg,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数据统计指标获得明显改善义(P<0.05)。结论对病情的细致观察、通气功能的合理改善、适度的氧疗、使用呼吸机以及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ARDS患者的治疗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经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500例进行研究,其中250例为对照组,未进行药学干预,入组时间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另外250例为研究组,实施药学干预,入组时间2014年1月-2015年12月。记录两组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用药合理情况与耐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期间8种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洛美沙星片、加替沙星胶囊、加替沙星注射液、莫西沙星注射液等方面(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耐药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药学干预处理后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率提高、耐药率则降低,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