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3月1日与美国宇航局负责人在华盛顿签署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教科文组织将利用美国宇航局空间技术加强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对生物保护圈的监测,同时有关技术还将应用于教科文组织在自然灾害和教育方面的工作。

  • 标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宇航技术 文物保护 世界遗产 合作协议
  • 简介:英国历史学家D.K.菲尔德豪斯关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著述甚丰。他的《殖民帝国:十八世纪以来比较通论》(以下简称《殖民帝国》)和《殖民主义(1870—1945)》①两书,对殖民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地位等理论问题有相当独到的见解。《殖民帝国》侧重于史,《殖民主义》侧重于论,两本书可以互相参看、互为补充。②《殖民帝国》将十八世纪以来的各殖民帝国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

  • 标签: 殖民帝国 英国历史学家 D.K 豪斯 殖民主义史 殖民地经济
  • 简介:在锡伯族西迁240周年之际,沈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从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与精神的形成、发展和贡献;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促进各项民族事业蓬勃发展。

  • 标签: “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研讨会” 综述 民族团结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德国学者桑巴特的命题: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开辟了欧美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尽管其最初是由欧美工人运动史的比较研究而引发的。这一命题的核心意义是美国与西欧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针对国内学者对这一命题的认识不足和对西方工人运动研究中存在的思想僵化问题,作者提出桑巴特命题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但作者对这一命题的回答是:很多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内化在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了。

  • 标签: 社会主义因素 桑巴特 命题 美国 工人运动史 联想
  • 简介:本文回顾了1976至1988年间的中国博物馆事业。文中叙述了这个时期一系列博物馆方针政策制定的背景和一系列重要专业会议的成果;用较丰富的村料和数据说明了从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间中国博物馆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对博物馆事业建设的经验教训,也有若干评述。本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今后博物馆事业建设应该采取什么方针政策,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陈列展览 革命博物馆 博物馆工作 专业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 简介:“认同”一词是从英文identity而来,是近数年来从国外传入的众多新词汇之一。目前,这一概念基本为我国学术界所接受并广泛应用。如对文化、价值观念、民族、政党和政权的认同等。名词性的“认同”概念涉指身份、属性等,而具有动态意义的“认同”,则指“自我”在情感、信念上与他人及其他对象连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认同是指“我者”具有从属于某个群体的身份。

  • 标签: 国家认同 马克思主义 国家观 民族精神
  • 简介:<正>一、西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西藏自1951年和平解放后,经历了1959年的“平叛斗争”和民主改革,1965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以后又先后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牧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时,西藏不但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而且也确立了以生产资料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西藏经济 少数民族 经济问题 商品经济
  • 简介:反对封建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但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情况下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手段和措施,其中有变革的成分,有发展的部分,也有让步的性质。因此,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此时期采取的反封建主义措施,如减租减息、发展私营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等,会使我们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时所掌握的原则: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时代特征和长远目标相统一。

  • 标签: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反封建主义 经济措施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农牧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甘肃是欠发达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做的事情很多。从甘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省民族地方农牧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工业返哺能力差,因此,建设新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甘肃民族地区即存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又存在牧业,牧民、牧区“三牧”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比其它地区更艰巨,更复杂、更繁重,重点和难点都比其它地区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牧区,为甘肃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 标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甘肃民族地区 农牧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 生产力发展水平
  • 简介:五四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李达先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共同努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 标签: 李大钊 陈独秀 李达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对毛泽东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观作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毛泽东、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观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过渡学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其实践目标相同,精神实质相通,都是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两者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主要是对“过渡”的理解不同;两者体现了不同的理论特色,即稳定与活跃.

  • 标签: 毛泽东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社会观 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 过渡学说
  • 简介:何伟亚的《怀柔远人:清代的宾礼与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引发了一场关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争论.何伟亚对其书题目和一些重要清史料的'误读'折射出了后现代主义对分析历史文本复杂意义层结构所持的令人深思的理论.何伟亚对具体史料的解读是否准确是可以继续争论的,然而,他从'历史诗学'的角度,对马嘎尔尼使华失败背景和原因的新诠释可能会有助于破解清代占优势地位的政治文化心理及其符码.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清史 国际关系史
  • 简介:土族在历史上被称为“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尔”(白蒙古),自称“蒙古勒”和“蒙古尔昆”(即蒙古人)。主要分布与青海的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居住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石塬乡宋家沟村和三二家村崖底社的土族,据当地土族老人讲,是明朝中后期从青海省民和县中川宋家庄迁徙过来的,主要为宋、王两姓。由于通婚关系,在大河家、刘集、柳沟、关家川等乡镇亦有零星分布。

  • 标签: 土族 火葬习俗 民族文化 结构主义 中国
  • 简介: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作用、影响的关系,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努力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民族 和谐的民族关系 和谐社会
  • 简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给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正确指导;它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的理论结论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揭示了21世纪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问题;它指出了21世纪多模式社会主义新的共同本质规定性;它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 标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 21世纪
  • 简介:彭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他长期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并分管政法战线的工作,对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卓越贡献。1980年他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直接主持了宪法修改工作。1979年以来,他领导制定了一批基本的重要的法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0月12日,是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缅怀彭真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时,探索彭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

  • 标签: 彭真 社会主义法制 宪法修改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形成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