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0例,传统组接受西药治疗,责任组接受中医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传统组40.00%、70.00%,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责任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32.89±2.03)分,传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31.98±2.17)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责任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9.44±1.46)分,传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17.28±1.39)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与应用中医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加快患者的恢复。
简介:摘要: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由我院牵头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登记系统,以2020年1月—3月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117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面对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与患者生命质量总积分的关系,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到生命质量总分线性相关方程。结果患者WHOQOLBREF量表生命质量总分(75.79±13.80)分,生活质量自我评价(3.20±0.78)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2.60±0.79)分。对于生命质量总分,女性、后遗症分级高及有吸烟史的患者得分低于男性、后遗症分级低及无吸烟史的患者(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冠肺炎急性期分型(r=-2.12,P=0.022)、后遗症分级(r=-4.13,P<0.01)、性别(r=1.83,P=0.048)、吸烟史(r=-0.18,P<0.01)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有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后遗症分级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呈线性相关(R2=0.170,P<0.01)。线性相关方程:Y=94.179-9.153X。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的治疗方案也亟待整理与优化。今后,一方面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同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更有效的康复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医患线上交流平台的建立,以及时督促指导患者居家康复。
简介:摘要:在长期的化疗过程中,对骨髓造血细胞的破坏,导致了免疫功能的下降,进一步造成了粒细胞缺乏症。面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粒细胞缺乏症,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及时的讲解感染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并发症的具体表现。这将有利于患者自觉加强个人卫生的管理,配合护理人员工作。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加强心理上的疏导,进行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笔者经过研究发现采用新型的延续性护理的方式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方式,有助于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实行及时和人性化的管理,便于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于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1~2022.3月收治的7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估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变化,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其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