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为首发症状2例,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4例,发热为首发症状1例。3例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史,1例患者有鸽粪接触史。2例无基础疾病者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而无呼吸系统症状,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3例有基础疾病者肺部影像学呈肺炎样表现,均有呼吸系统症状;2例学龄前儿童肺部影像学呈弥漫性改变,但亦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6例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治疗。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的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3例SAP患者腹腔内胰腺与胰腺周围采集的病原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7株,占77.9%,革兰阳性菌56株,占22.1%。所有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率最高,以不发酵糖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19.8%、13.4%和9.9%,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加,并出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率分别为13.8%和13.0%,其产ESBLs株分别占45.7%和30.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比率较低,但肠球菌在胆道感染中所占比率较高(31.8%);常见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性。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不发酵糖菌感染率和耐药率均明显上升,胆道阳性菌感染也有增加趋势,这些都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介:目的探讨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WHONET5.4软件对200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于泌尿道、伤口、呼吸道、血液等标本。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占47.5%,产AmpC酶者占19.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者占9%。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分离自泌尿道的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达40%~95%。结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时,需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应用阿米卡星或头霉素类抗生素。
简介:目的: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治疗的全过程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溶栓治疗,并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方法,同时在溶栓期间给予精心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的全编码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PCR产物克隆入pHSG398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JM109中进行表达,琼脂稀释法测定转化子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为一种新亚型,TEM-166(GenBank注册号FJ197316);与TEM-1相比,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Arg120→Gly);与TEM-1转化子菌株相同,TEM-166转化子菌株对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敏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克隆表达菌株的耐药性。结论TEM-166为TEM型β内酰胺酶的新亚型,是一种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简介:目的研究金葡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TSST-Ⅰ)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4株金葡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Ⅰ、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74株金葡菌PCR法对其行mecA基因检测,检出率为55.4%(41/74)。PVL阳性菌株的分离率为29.7%(22/74),PVL阳性的MRSA为15株(15/41,36.6%),PVL阳性的MSSA为7株(7/33,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T-Ⅰ基因检出率为6.8%,MSSA中未检出TSST-Ⅰ基因。结论MRSA呈多重耐药性,易造成医院内暴发流行,携带PVL和TSST-Ⅰ的金葡菌其致病力更强,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其播散流行。
简介:目的研究2012—2013年广东中山市中医院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72株CRAB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株CRAB分离自痰液(46株,63.9%)、伤口分泌物(19株,26.4%)、中段尿(5株,6.9%)和血液(2株,2.8%);药敏试验显示,CRAB对多黏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低于7.3%。结论加强CRAB的耐药监测,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CRAB的流行。
简介:目的考察替加环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潜在耐药性。方法测定替加环素对于药敏背景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防突变浓度(MP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MIC与MPC之间的相关性,考察是否能用MIC推测MPC值。结合MPC和防耐药突变窗(MSW)与替加环素药动学参数评估替加环素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潜在耐药性。结果碳青霉烯类耐药、喹诺酮类耐药组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MPC较碳青霉烯类敏感、喹诺酮类敏感组高出8倍。替加环素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MPC范围在4~512mg/L,MPC90为64mg/L,远高于替加环素血药浓度。结论替加环素长期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潜在耐药率较高,不宜单独使用,提示临床应加强监测替加环素菌株敏感性及替加环素疗效。
简介:目的研究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2003-2007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8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多重PCR检测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质粒携带的AmpC耐药基因,应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染色体AmpC酶基因和oprD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检出40株产口内酰胺酶的菌株,其中产AmpC酶、ESBLs、金属酶(MBL)和未知酶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分别是62.5%(25/40)、20%(8/40)、7.5%(3/40)和10%(4/40)。25株产AmpC酶菌株均有不同程度AmpC酶基因表达量升高,其中,仅1株细菌携带DHA质粒型AmpC酶基因,12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减低,这些菌株均对亚胺培南耐药,13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正常,其中仅5株菌对亚胺培南耐药;7株菌(占产AmpC酶菌株的28%,不产金属酶)的酶粗提物能微弱水解IPM,这7株菌AmpC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其中5株菌同时伴有oprD2基因表达量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AmpC酶可做弱水解亚胺培南,且其水解亚胺培南可能与AmpC酶产生量有一定关系;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可能是细菌AmpC酶表达量增加和oprD2表达量减低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介:目的建立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使之具有吞噬能力,分别用胞内分枝杆菌(M.intracellulare)、结核分枝杆菌(MTB)、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感染已分化的U937细胞,于感染后0、4、8、24、48和72h提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膜TLR2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U937细胞感染后72h时细胞内总TI。R2的含量,并观察阻断TI。R2后U937细胞感染分枝杆菌后的凋亡变化。结果M.intracellulare、M.abscessus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4h后凋亡率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MTB感染后的细胞凋亡率也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abscessus、M.intracellulare和MTB。U937细胞的TLR2表达量在分枝杆茼感染后4h内迅速升高,8h后TLR2的含量稳定下来,不同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TI。R2的表达并不相同(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TB、M.intracellulare和M.abscessus。阻断U937细胞的TLR2可以明显降低感染分枝杆菌后细胞的凋亡率。结论TLR2并不直接引起巨噬细胞的凋亡,但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简介:目的了解2010-2014年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所有血培养分离菌用纸片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各类病原菌871株(剔除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1.8%(451株),革兰阴性菌占47.0%(409株),真菌占1.3%(11株)。居前6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5%)、大肠埃希菌(17.8%)、肺炎克雷伯菌(9.9%)、不动杆菌属(6.3%)、肠球菌属(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4.9%)。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各自菌的37.2%和60.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43.2%和29.1%;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10%以下,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耐药率在20%以下;出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1%以下,但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20.8%-22.4%。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仅对替加环素尚无耐药,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33.3%、34.2%和44.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以上。结论血培养分离菌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血液标本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6年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的不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0662株,分析探讨其分离率与分布、耐药性变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结果2009-2014年逐年铜绿假单胞菌总分离率分别为13.8%、17.6%、15.2%、15.7%、14.4%和12.6%;主要分布在ICU(46.0%)、呼吸科(21.0%)、普外科(15.0%)和内科(11.0%)等;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74.7%)、血液(5.9%)、分泌物(5.7%)等;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逐年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2.5%、22.6%、26.0%、30.9%、32.5%和33.0%,呈升高趋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较快,应加强监测以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简介:目的探讨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病患者血清Dectin-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粒细胞缺乏的曲霉病患者22例(肺曲霉病组),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组),留取血清,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Dectin-1水平。分析Dectin-1水平与血清1,3-D葡聚糖抗原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和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肺曲霉病组血清Dectin-1水平为(427.2±42.6)pg/mL,对照组为(280.8±39.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ctin-1水平与血白细胞计数、G试验、GM试验无相关性。结论在非粒细胞缺乏曲霉病患者血清中,Dectin-1水平明显增高,提示Dectin-1是重要的抗曲霉免疫分子。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后血清铁及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感染程度与血清铁、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只远交群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3组为试验组,经口气管插管注入低、中、高3个梯度的菌液(通过菌量梯度反映肺炎感染严重程度),同时设1组未经口气管插管注入菌液对照组,观察第3、5、7天4组大鼠平均血清铁及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各试验组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均值之间的关系。结果中、高菌量组血清铁水平第3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即显著下降(P=0.009,P=0.005),低菌量组第5天时血清铁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中、高菌量组血红蛋白水平第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46),低菌量组血红蛋白第3、5、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菌量梯度与血清铁含量平均值呈负相关(r=-0.65、r=-0.53、r=-0.61),不同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导致大鼠血清铁及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铁水平存在相关性(感染越重,血清铁水平越低),与血红蛋白水平无明确相关性。
简介:近年来新药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及早发现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合理评估药物的研发前景对药物研发十分重要。其中药物引发的心电图QT间期延长,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潜在危险性大,心电复极化延长可潜在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pointesventricularheartbeattachycardia,TdP)。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心律失常,易致猝死[1]。国内外对此问题已达成基本共识,因此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及时发现和综合评估对加强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认识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为此于2002年11月发布了非抗心律失常药潜在致QT/Qrrc间期延长和致心律失常的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评价两个指导原则的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