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确诊消化道早癌的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白光镜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两组患者消化道早癌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检出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病灶切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检查符合率为97.22%,VS对照组消化道早癌检查符合率83.33%,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病灶切除面积较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缩小,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大大提高检查的符合率,同时对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对病灶位置更加精确,大大降低手术切除面积,降低患者的损伤,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病患术后化疗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意义。方法筛选出本院的96例宫颈癌病患,视术后化疗过程中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异,把病患分为常规组和风险组,每组均为48例,常规组开展护理常规管理,风险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其效果。结果对比常规组与风险组的护理管理质量,风险组护士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操作熟练程度评分都比常规组高,差异明显(P<0.05);对比常规组与风险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率以及病患投诉率,风险组都比常规组低,差异明显(P<0.05);常规组的护理好评率是89.6%,风险组是97.9%,风险组比常规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病患术后化疗护理管理中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有益于优化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降低护患纠纷率与病患投诉率,且可提高护理好评率,值得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指标水平。方法以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9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分别接受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术前和术后3d分别检测并对比肺功能指标,统计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3d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降低(P<0.05),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3d微创组上述指标与传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0.00%)远低于传统组(10.87%)(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手术相较于开放性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较轻,且能够控制肺部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去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方法选择中,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CK19与PTE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表达。方法EliVisionTMSuper法检测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4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CK19与PTEN的表达,分析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准确度(Acc)、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结果CK19与PTEN的以上指标分别依次为100%、69.45%、85.02%、76.27%、100%;93.77%、100%、96.87%、100%、94.11%,序列试验Spe为100%、Sen为93.77%。结论CK19与PTEN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主要分子标记物,联合检测效果更好。
简介: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放射性皮炎是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放射野皮肤照射5Gy即可出现红斑,20~40Gy就可形成上皮脱落及皮肤溃疡[1]。预防放射性皮炎有利于放疗的连续进行。我科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苏州东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和减轻放射性皮炎的损伤,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记录,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WAPL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病理科收集的9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宫颈癌组)、90例宫颈上皮瘤变组织(CIN组),收集时间2015年3月~2017年1月,检测两组标本中的hWAPL蛋白表达水平,探讨hWAPL蛋白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等指标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的hWAPL蛋白阳性表达率74.44%(67/90)显著的高于CIN组的12.22%(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Ⅲ期、低分化、间质浸润≥1/2、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脉管浸润的宫颈癌组的hWAP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高于Ⅰ和Ⅱ期、高和中分化、间质浸润<1/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未发生脉管浸润的公斤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WAPL蛋白阳性表达在≥50岁、<50岁的宫颈癌患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WAPL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3.0TMRI在宫颈癌诊断分期及分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的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均行择期宫颈癌切除术,且术前均实施3.0TMRI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MRI诊断分期与分化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25例诊断分期9例为Ⅰb期、14例为Ⅱa期、2例为Ⅱb期;分化程度14例中低分化、11例高分化。MRI诊断结果显示25例诊断分期8例为Ⅰb期、16例为Ⅱa期、1例为Ⅱb期,诊断正确率92.0%(23/25);分化程度以D值(扩散系数)为标准12例中低分化、9例高分化,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5.71%、81.82%;以肿块与正常宫颈标准ADC值为标准13例中低分化、10例高分化,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90.91%。结论宫颈癌术前诊断分期中应用3.0TMRI的价值显著,即诊断准确性较高,且肿瘤分化程度可采用IVIM技术参数中肿块与正常宫颈标准ADC值进行评价。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性肝癌的少见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率低,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较差。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是ICC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故本文就乙型肝炎性病毒感染与ICC之间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传统开腹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5%),(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