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妊高症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64例,第二组30例,第三组10例,在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进行麻醉。第一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第二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第三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三组患者麻醉后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从麻醉起效速度与阻滞效果来看,第一组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平均动脉与低血压发生率来看,其余两组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的发生观测,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妊高症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有效,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合适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水坐浴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OAB的65例患者进行热水坐浴治疗,疗程8周,通过分别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来评价热水坐浴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尿频、尿急、夜尿及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OABSS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显示其差异有意义。结论热水坐浴可明显缓解OAB患者症状,该方法简单、实用、廉价,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症间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选择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硬肿症等,合并症则选择听力障碍、发音障碍、视力障碍、智力低下、癫痫、摄食困难和流涎等项目。对患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症间的相关性加以分析。结果脑瘫患儿通常会同时存在多种合并症,且高危因素与合并症亦有重叠现象,不同临床类型的脑瘫患儿合并症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小儿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间密切相关,应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制定全面的诊疗方案帮助患儿康复,以提高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停育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经门诊确诊的80例胚胎停育孕妇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产检诊断胚胎发育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结果研究组孕妇流产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早期熬夜较多、用电脑时间较长、体育锻炼较少、吸烟者比重较大,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孕妇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余生殖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熬夜、吸烟、解脲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均是导致胚胎停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胚胎停育对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殖健康都产生不良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引起胚胎或者胎儿染色体异常,占胚胎停育相当大的原因,所以孕期妇女尽量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及避开环境中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患者立卧位醛固酮、醛固酮/肾素比值(ratioofaldosterone/rennin,ARR))相应的诊断切点,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90例,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100例,归为对照组,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开展病理诊断,给予血钾、二十四小时尿钾以及儿茶酚胺代谢物等临床检测,计算出具体的ARR值,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明确PA患者立、卧位醛固酮以及ARR的最优诊断切点,同时分析该疾病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血钾水平为2.78±0.6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0.48mmol/L(P<0.05);观察组尿钾水平56.58±37.61mmol/24h尿,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8±16.81mmol/24h尿(P<0.05);针对PA患者开展临床诊断中,立位醛固酮、卧位醛固酮、立位ARR、卧位ARR最优切点依次为0.221ng/ml、0.175ng/ml、19.5(ng.dL-1)/(ng.mL-1.h-1)、20.5(ng.dL-1)/(ng.mL-1.h-1)。结论与卧位相比,PA患者诊断中,立位醛固酮以及ARR所表现出来的敏感性较差,但是其特异性相对较好,在实际诊断工作中应针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全方位的激素检测,同时结合其立卧位激素检测状况,提高诊断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开放性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69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同期78例行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近期疗效等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3±0.7)cm,(202.8±16.2)min,(84.8±43.0)mL,(2.5±0.6)d,(10.0±2.0)d,与开腹组相比(21.3±2.5)cm、(168.0±16.6)min、(203.3±35.3)mL、(3.9±0.7)d、(15.9±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腹组清扫淋巴结数目(12.9±4.5)个,腹腔组清扫淋巴结数目(16.4±7.6)个,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50例。采取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A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为B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为C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α治疗的患者为D组。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观察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C组、D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当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其中,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具有最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