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VSD装置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外伤引起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0例。均采用VSD治疗后择期行游离皮瓣移植术。观察创面生长情况;记录感染例数、植皮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统计总有效率。结果拆除VSD装置,发现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红润且渗血明显;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感染,植皮手术开始时间8.5±3.6d,植皮后伤口愈合时间8.9±4.5d,所有游离皮瓣均存活;总有效率达90%。结论VSD是治疗四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1-2022年我院药品使用前10排名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品统计功能集成平台,收集我院2021-2022年药品使用数量和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进行数据统计,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院2021-2022年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的药品依次为维生素C片、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维生素C注射液、百令胶囊、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蓝芩口服液、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依次为小儿青翘颗粒、猪肺磷脂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地屈孕酮片、百令胶囊、注射用头孢他啶、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复方氨酚美沙糖浆、地佐辛注射液。药品使用科室多为妇科、儿科、内科(老年医学科门诊)。结论:我院用药情况基本合理,药物类型与科室相关,符合我院作为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用药性。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白细胞抗原G(HLA-G)、白介素-6(IL-6)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诊断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83例为IM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8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2组儿童HLA-G、IL-6水平变化;计算并对比血浆HLA-G、IL-6阳性率;分析IM组血浆HLA-G与IL-6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并对比血浆HLA-G、IL-6及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IM组血浆HLA-G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未经治疗的IM患儿中血浆HLA-G检测阳性率为90.36%(75/83),IL-6检测阳性率为87.95%(73/8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组血浆HLA-G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196,P=0.011)。ROC曲线诊断效能分析结果显示,IL-6诊断的灵敏度为68.90%,特异度为71.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血浆HLA-G诊断的灵敏度为74.20%,特异度为7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9.50%,特异度为85.70%,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结论:血浆HLA-G与IL-6联合检测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明确患儿病情进展发挥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为了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对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对20例供者G—CSF动员前后的外周血样品,加入佛波醇酯、伊能霉素、莫能霉素体外刺激培养4小时,以3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Ⅰ(分泌INF-γ、INF-α)、Ⅱ型(分泌IL-4、IL-5和IL-10)细胞比例。结果表明:G—CSF动员前外周血CD3^+IFN-γ^+、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2%(0%~45.9%)、1.3%(0%~23.8%)和1.5%(0%~22.2%),G—CSF动员后前述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分别为19.2%(0%~53.9%)、9.5%(0%~49.5%)和7.5%(0%~38.1%)。动员前CD3^+IL-2^+、CD4^+IL-2^+、CD8^+IL-2^+T细胞比例分别为1.5%(0%~31%)、0.8%(0%~30.0%)和0%(0%~5.3%),动员后比例亦明显升高,分别为25.7%(0%~51%)、19.8%(0%~39.7%)、4.6%(0%~20.9%)。T细胞各亚群的IL-4阳性细胞比例在动员后升高不明显。移植早期aGVHD发生组供者的Tcl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无aGVHD组。动员后高Tc2比例组,其受者中、重度aGVH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低Tc2比例组(分别为20.0%和77.8%)。结论:G—CSF动员使供者外周血的Ⅰ型T细胞比例增加,动员后高Tcl细胞比例与移植早期aGVHD发生相关.Tc2比例与中重度aGVHD发生率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血清胃泌素17(G-17)与胃黏膜抗原(MG7-Ag)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CAG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血清G-17、MG7-Ag、胃蛋白酶原(PG)I、PGII水平及其比值(PG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血清G-17、MG7-Ag水平与CAG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G-17、MG7-Ag水平与CAG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12,-0.578,P<0.05),血清PGII水平与CAG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34,P<0.05)。结论:血清G-17、MG7-Ag与CAG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估CAG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简介: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疗效最好。近年来,随着各移植中心技术的进步,单倍体移植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7例,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例。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系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9-18)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5.5(8-39)d,红系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6(11-35)d;移植后1个月骨穿检查均获得疾病缓解;②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0%,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0%。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生率90%,EB病毒血症发生率60%;③中位随访时间7.3(2.5-49.7)个月,总生存率达80%,同胞相合移植者总生存率为100%;④结果表明,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方法;缺乏同胞相合供者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以作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重要移植方式。
简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大量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性表现.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并发心、肝、肾、胰腺、腮腺等多脏器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壁增厚报道很少见,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IM患儿50例,其中10例合并胆囊壁增厚,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治疗的 68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均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研究组使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 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相比采用氨茶碱效果更为突出,改善肺功能的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价高血压患者 10年前后血压及心电图左室高电压的变化,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高电压随高血压病程的变化。方法:选取近 10年连续在我院体检的高血压患者 150例。记录他们的血压及心电图 R5+S1值,结果: 10年前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 R5+S1异常阳性率的 10%以下,但心电图 R5+S1的值升高,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控制血压的高血压患者中,左室高电压随病程进展。心电图检查在初筛高血压心脏损伤的临床方面阳性率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