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出现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158例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个人情况、给药途径、累及器官、不良反应表现等情况。结果在158例患中,男性88例,占55.70%;女性70例,占44.30%。患者以14岁以下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静脉滴注给药者149例,占94.30%;口服给药9例,占5.70%。患者发生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时间以静脉滴注35分钟内为主。结论临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需要重点关注儿童和老年人患者,静脉滴注给药者在35min内重点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各41例,将糖尿病患者列为实验A组,将高血压患者列为实验B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的健康者41例列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尿检,分析比较其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的阳性率为65.48%,实验B组的阳性率为72.72%,对照组阳性率为11.65%,实验A组、实验B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时,可将尿微量白蛋白作为重要的参照数据,因此,尿微量白蛋白在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丝裂霉素C联合切除切除翼状胬肉的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的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对照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5.0%,对照组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2.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21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肾功能损害患者22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胱抑素C、尿素、血肌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胱抑素C、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胱抑素C与eGFR呈明显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902,P=0.000)。胱抑素C评估肾功能衰竭的AUC为0.991,胱抑素C较为敏感,可早期预测肾功能。胱抑素C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截断值为0.985mg/L,其诊断肾功能衰竭的敏感度为99.1%,特异度为86%。结论胱抑素C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素瘤和IAS中的价值评价,通过分析低血糖发生时血清免疫原性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找到合理的诊断切点,提高临床医生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以“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素瘤”、“胰岛细胞瘤”为关键词,筛选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小于3.9mmol/L,同时测定了胰岛素、C肽水平,且明确诊断的病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素瘤和IAS中的价值,切点的选择采用约登指数最大值。结果分析空腹及之后各时段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结论利用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检测中的差异表达,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对胰岛素瘤和IAS两者的区别和临床诊断水平,有效减少临床误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三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的临床具体表现、不良反应名称、药品的名称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上。累及10个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0例次,28.99%)、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6例次,23.91%)为常见。上报的不良反应以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142例次,48.30%)及抗癫痫药物(71例次,24.15%)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奥卡西平、奥氮平。结论由于精神科及神经科疾病需要治疗的疗程较长,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广泛,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上述二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促进临床更加安全、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