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出现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158例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个人情况、给药途径、累及器官、不良反应表现等情况。结果在158例患中,男性88例,占55.70%;女性70例,占44.30%。患者以14岁以下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静脉滴注给药者149例,占94.30%;口服给药9例,占5.70%。患者发生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时间以静脉滴注35分钟内为主。结论临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需要重点关注儿童和老年人患者,静脉滴注给药者在35min内重点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 标签: 阿奇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因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反应问卷对大连市9所本科院校111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中,躯体情绪问题、消极厌世心态和性格偏执倾向3种反应,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理工科与文史利的大学生在性格偏执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有更严重的性格偏执倾向;大四学生在学习能力下降、躯体情绪问题和反应总均分上均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二本大学生比一本和三本大学生更具有消极厌世心态。

  • 标签: 学生 心理过程 健康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其对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用临床48例糖尿病患者,48例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与正紫组作对比。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糖尿痛组为39.5±12.7(me/L)。高血压组为52.3±15(mg/L),正常组为8.2±2.3(mr/L),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尿微论尿微量蛋白尿的检洲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尿微量蛋白尿 肾脏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PMEPA1基因表达与肺腺癌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公共数据库TCGA中检索出肺腺癌患者共450例。比较PMEPA1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人群中的差别。并以PMEPA1基因表达中位数为界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SPSS分析PMEPA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生存的差异并绘制K-M曲线。结果PMEPA1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TNM分期肺腺癌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生存曲线提示PMEPA1低表达组生存优于PMEPA1高表达组(P<0.05)。结论PMEPA1高表达能作为肺腺癌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 标签: 肺腺癌 PMEPA1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各41例,将糖尿病患者列为实验A组,将高血压患者列为实验B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的健康者41例列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尿检,分析比较其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的阳性率为65.48%,实验B组的阳性率为72.72%,对照组阳性率为11.65%,实验A组、实验B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时,可将尿微量白蛋白作为重要的参照数据,因此,尿微量白蛋白在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临床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的测定及临床竟义。方法5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本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进行分析。结果血糖GLU水平越高糖化血红蛋白(GHb)含量越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良好指标,是诊断需治疗之糖尿病的适宜方法,有助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GLU)测定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p53作为比较经典的抑癌基因,对诱导细胞死亡、上皮组织发育以及肿瘤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p53能结合并激活细胞分裂制动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对细胞增殖分化起负调控作用。但是,突变型p53基因不但丧失抑癌功能且具有恶性转化功能。本文从该基因的来源、结构、作用、以及其在口腔白斑中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p53 口腔白斑 抑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脑蛋白水解物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重症肺炎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方式,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观察组92.6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肺炎可达到更显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丙种球蛋白 治疗效果
  • 简介:(安顺职业技术学院561000)摘要目的探讨VHL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n二步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及20例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VHL蛋白的表达;结果VHL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6.55%(27例/58例),低于在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的95%(19例/2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中VHL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VHL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VHL蛋白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心对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份随机门诊病人组和82份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标本β2-mg含量。结果随机门诊病人组尿液离心前后β2-mg的结果不同,具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β2-mg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尿β2-mg的结果更准确。结论建议在测定尿β2-mg时应将尿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以免造成误诊。

  • 标签: &beta 2-mg 离心 放射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丝裂霉素C联合切除切除翼状胬肉的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的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对照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5.0%,对照组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2.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21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肾功能损害患者22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胱抑素C、尿素、血肌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胱抑素C、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胱抑素C与eGFR呈明显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902,P=0.000)。胱抑素C评估肾功能衰竭的AUC为0.991,胱抑素C较为敏感,可早期预测肾功能。胱抑素C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截断值为0.985mg/L,其诊断肾功能衰竭的敏感度为99.1%,特异度为86%。结论胱抑素C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胱抑素C 慢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素瘤和IAS中的价值评价,通过分析低血糖发生时血清免疫原性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找到合理的诊断切点,提高临床医生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以“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素瘤”、“胰岛细胞瘤”为关键词,筛选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小于3.9mmol/L,同时测定了胰岛素、C肽水平,且明确诊断的病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素瘤和IAS中的价值,切点的选择采用约登指数最大值。结果分析空腹及之后各时段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结论利用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检测中的差异表达,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对胰岛素瘤和IAS两者的区别和临床诊断水平,有效减少临床误诊率。

  • 标签: 血清胰岛素 C肽 胰岛素释放指数 胰岛素C肽比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丹红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00例由于丹红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结果40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30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22例出现药物热反应,8例发热及伤口出血。结论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在用药的过程中要保证科学合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三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的临床具体表现、不良反应名称、药品的名称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上。累及10个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0例次,28.99%)、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6例次,23.91%)为常见。上报的不良反应以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142例次,48.30%)及抗癫痫药物(71例次,24.15%)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奥卡西平、奥氮平。结论由于精神科及神经科疾病需要治疗的疗程较长,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广泛,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上述二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促进临床更加安全、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

  • 标签: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抗癫痫药物 不良反应 总结分析